电影《安娜 -卡列琳娜》
电影《安娜 -卡列琳娜》
读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著小说《安娜 -卡列琳娜》还是我上山下乡之前,那时也就15岁左右,应该没有真正看懂这近100万字的巨作,但记住了开头的那最经典的一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当时,我以为贵妇人安娜和年轻骑兵军官沃伦斯基的爱情悲剧仅仅是人类众多不幸中的一个而已。最近闲来无事看了改编自英国当代杰出的剧作家Tom Stoppard的2012 年版本的电影《安娜 -卡列琳娜》,加深了对这个悲剧的认识。原来,“家庭的幸福”是由很多个因素来集体衡量的: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是所有的因素都比较靠谱,所以它们都相似;而一个不幸的家庭只要有任何一个因素不靠谱就会不幸,所以它们各有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是一部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社会百科全书,诞生于1873 - 1877。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一百多年以后居然有人第十三次把它搬上了银幕。那么,是什么让人们还愿意花钱去在看托尔斯泰笔下这个“堕落”的妇人的故事呢?很显然,是大师用如花妙笔塑造的一个时代女性 -安娜。是这个善良、纯洁、真诚、妩媚、充满生命活力的女性和她的爱情,穿越时代的束缚,穿越政治和社会学的范畴,直刺人心。爱情的力量,人类原始的欲望,两性的互相吸引,女性在面对社会的抉择以及自由的价值和代价,都在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幸福的家庭”的意义。
2012 年版本的电影保留了原著中男主角列文的部分,托尔斯泰笔下的形貌平凡但高大的列文其实就是他自己。这部分似乎是为了照顾原著而保留下来的,他与安娜的互动在影片中基本没有得到体现。因而,普通观众能够记住的依然只是故事的核心 – 安娜和她的出轨。原著的女主人公 – 安娜是一个为爱牺牲,飞蛾扑火的令人同情的角色,但电影在处理安娜和渥伦斯基的自然真诚的恋爱的场景时显得平淡无奇,还删去了沃伦斯基为了爱不惜开枪自杀的关键场景,更涉嫌把安娜塑造成一个逃避责任,自私任性,自作孽不可活的荡妇。把安娜推向毁灭深渊的实际上不仅是那个比她大20岁的典型的封建官僚的丈夫 – 卡列宁。正如安娜所言”人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卡列宁)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是他,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们对叛逆者的惩罚。但渥伦斯基也逃脱不了干系,他虽然是安娜的天使,带给她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幸福,激活了她沉睡的爱情,并给予了她极大的满足。但他与安娜之间关系最后趋于冷淡,并不是因为他爱上别的女人而感情破裂,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内含,即一个封建贵族社会的叛逆者与一个归顺者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决裂。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并不玩弄男性,她渴望被爱也义无反顾的去爱别人,为了爱情而走向毁灭。她同时渴望被被道德救赎,挣扎矛盾的她最后走向了绝路。因此,安娜是新旧两个时代决裂的缝隙中出现的一个女人,她在旧世界的母体中孕育而成,她所承受的痛苦是一种分娩的痛苦。安娜极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努力探求生命原生态的存在方式,热切呼唤人性的回归,这种行为方式和人生理解本无可厚非,但她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实践人性解放的同时,矫枉过正地陷入了纵欲的感性误区。她痛苦地挣扎于个性解放与传统道德之间,她面对的并不是卡列宁一个人,而是她赖以生存的整个上流社会。最终,她挣脱不了贵族社会的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
工业革命所孕育的最为著名的怪物是火车,它加速了新旧世界的裂痕和分裂。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火车车轮滚滚的大特写,不仅仅起到转场的作用,还暗示着安娜最后的命运。火车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串联起来: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车站上相遇;影片最后安娜跳到铁轨上终结了自己的生命。火车既是爱情的开始,又是爱情的终结(最后的仪式)。
重温《安娜 - 卡列尼娜》,观众的褒贬不一可以理解。我以为安娜追求个人的幸福没有错,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或是同时兼顾“家庭的幸福”。托尔斯泰一百多年前看到的问题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似乎仍然没有完美的答案。
二零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