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会
今晚在路德教堂听了一场古典音乐会: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这是我们城市教会献给民众的一场精致音乐会。
路德教堂不算漂亮,很朴素,年岁估计也不大,我还是喜欢我们Lennep小镇上的教堂,又古老又美丽,许多木刻木雕,很温暖。但是路德教堂够大,所以有大型的活动,多选择在这里举办。
今天参加演出的是一个30人的合唱团,还有城市管弦乐团伴奏。合唱团里都是老头老太,我真佩服德国人,音乐修养极好。这些老人走在路上,也许步履蹒跚,头发花白,毫不起眼,可是他们都能读乐谱,放喉歌唱,复杂的声部,合起来圆润饱满层次丰富,富有感染力。德国学校里教学生音乐,每个城市每个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的合唱团,这是欧洲的特色。合唱真是太神奇了,让人灵魂升天。
今天听的海顿作品,这个海顿不是那个著名的约瑟夫海顿,而是他的弟弟米雪儿海顿(1737-1806)。不过,他也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有许多作品留世。今天先听了他的一首合唱《Laudate populi》(Offertorium pro omni tempore),德文意为:Lobet den Herrn. 这是200年前的音乐。据说他们用五个声部演唱。
还听了莫扎特的作品:Exsultate, jubilate, KV 165。《欢呼,欢乐》)是莫扎特为女高音和管弦乐队创作的拉丁语主题曲。莫扎特在 1773 年 1 月在米兰的最后一次意大利之行(1 月 17 日首演)创作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由当地的“primo uomo”在莫扎特的歌剧《卢西奥·新罗》中首演,即《卡斯特拉托·韦南齐奥·劳齐尼》。难怪,我听起来都像莫扎特的另一部歌剧《魔笛》。作品分为四个乐章。缓慢的第三乐章直接进入第四乐章。乐队中包括17件乐器:
2个双簧管(或2个长笛),2个圆号,2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巴松管,管风琴。
乐章:
其中二个双簧管手是一对夫妻:男的德国人,女的中国人。女人长得小巧玲珑,很漂亮,头发染成了栗色,脸色惨白。带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儿来,大约孩子在家里没人看。在德国小于12岁的儿童不能单独留在家里,小女孩很乖,坐在角落里看书。曾经看到她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大约是来德国探亲,也到剧场来看戏。小女孩像纯种中国人,不太混血。
下面这段唱词是机器人翻译的,有点好笑,勿见怪,大家有个概念就是了。
欢喜,喜乐,
你们快乐的灵魂啊,
唱甜美的歌;
为了回应
你的歌,让天上和我一起唱诗篇。
友好的一天照耀着,
云层和风暴已经逃离;
义人已经
到了意想不到的安息之地。
到处都是黑夜;
终于带着
你一直害怕到现在的喜悦起床,
满手喜气洋地把花枝和百合
花交给幸福的黎明。
你,圣母的王冠,
你,给我们平安,
你,使心灵叹息的激情
沉默。
哈利路亚。
今天一共听了三段莫扎特的作品。另外二个是Epistelsonate C-Dur, KV 329
Missa C-Dur "Kroenungsmesse", KV 317
这段音乐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登基典礼敬拜弥撒》,这个名字在莫扎特死后很多年1804年才用的,因为它真的用于了奥地利皇帝弗朗兹一世的登基典礼上。莫扎特有一段时间到处找工作,他去了慕尼黑、曼海母、巴黎、还有许多其它城市,1779年他回到萨尔茨堡,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创作了这首乐曲。估计这部作品在当年的复活节上演出。
今天来了四位歌唱家: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
这些音乐家,都是自由职业者,也就是没有固定工作位置。等待工作合同,有人请演出,就去走场。他们拿到的合同都是短期的,一年左右。用完了,又要开始找新的。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年轻时必须拿到奖学金才能上得起课,艺术学院是很贵的;而且他们必须与不同的教授学习,都是一对一的,同普通大学课程不一样。他们虽都是万里挑一才选出来的,但毕业后工作都不理想。主要是竞争太厉害,市场需求毕竟有限。只有真心爱好这份工作的人,才能走下去。
女高音:Danuta Debski
次女高音:Margit Diefenthal
男高音:Daniel Tilch
男低音:Alesander Kalina
今晚的指挥,我们城市教会音乐职务中最高位者:Ursula Wilhelm
个子小小的,很精干。
别看一个城市教会音乐者,大约水平要胜过中国的专业团体。她指挥棒下的老头老太,唱出了莫扎特音乐的精髓。我们今天坐第一排,注意力很集中,从来没有这么深刻地体验过合唱与管弦乐团的这种刻骨铭心的表演。回望了当年莫扎特的灵魂,把他的乐曲从头至尾深层地体验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