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毫不犹豫纵身跳下大桥,悲哉!
昨天,我妹妹在微信里发给我了一段视频,我打开一看,视频的内容把我惊呆了,我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我盯着视频,自言自语说了三遍 “OMG!”
视频是重庆市的一座大桥,我一看就知道是哪座大桥,因为我以前经常开车或坐车经过这座大桥,它是重庆市区一座交通很繁忙的大桥,叫做“嘉华大桥”,是连接市中区和江北区的人与车通行的公路桥。
视频显示可能是高峰期,桥上车流速度比较缓慢。突然,一辆红色车的右车门在车缓慢行驶中打开了,一个男子(大概是十几岁的少年)从车上跳出来,由于有车速,他摔倒在地上。但他迅速从地上爬起来,没有任何的停留,直奔右手边的大桥。我当时看着视频,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见男孩快速用手抓住大桥边的护栏,像体操中单杠运动那样,从地面上跳起来,翻过护栏,纵身跳了下去。从他跳出红色轿车到跳下大桥,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那瞬间,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一点点停顿,甚至没有半点的回头望一望红色轿车一眼,迅速跳下大桥,坠入江中。嘉华大桥属于高架桥梁,桥面与江水面的距离有近百米高,这一跳绝对是一命归西。太惨烈了!
那一刻,我惊呆了!到底发生了怎么的事情致使一个少年如此的奋不顾身去死,对人世间没有丝毫的留念,对亲人没有丝毫的不舍?我当时就猜想,车上开车的人也许是他的父母,也许刚刚在车上发生了争吵,孩子的情绪顿时失控才愤然开车门跳下车,直奔大桥边。同时,我又不愿相信视频是真的,我知道,现在很多网上的东西真假难辨,人们为了流量什么都能造假。
我赶紧上网查询,结果发现,这个视频是真的。今天,重庆市公安部门简单公布了,这个少年14岁,本身有心理障碍,家住重庆市外的区县,父母这次是带他来市区看心理疾病的。网上一些说法是,当时父亲开车,母亲坐在副驾驶,他坐在后排,母亲在车上一直对他唠叨了一阵,他情绪激动,最后情绪失控跳车、跳桥。
这两天,我大学微信群对此事讨论热烈。
同学A说:“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孩子的压力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家长们不要逼迫孩子了,学这学那的,从小灌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人们应该反思。”
同学B说:“ 这些家长喜欢赶时髦、凑热闹,别个孩子做个什么,立马回来就要自己的孩子如法炮制,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那块料。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恩威并重,当爹妈的只管自己那个孩子出人头地,也不管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更有甚至还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或发泄到孩子身上,一旦不顺心或者不满意,说话尖酸刻薄、语言伤人不计后果。遇到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最多就是给你又吵又闹或者阳奉阴违。遇到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日里不声不语,逼急了,直接就从楼上、桥上跳下去。这悲剧结果其实有大半都是这些不合格的家长自己制造的。”
鉴于现在的家长们要求孩子从小学这学那,同学C说:“家长们忽略了孩子们首先要学会做人。”
还有同学D说:“看到更离谱的报道,国内很多家长只为了让孩子能长高,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不管有没有打生长激素的适应症。他们不怕给孩子打出糖尿病或其他副作用,这不是在害孩子吗?”
同学E说:“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国内的家长们,急功近利,希望孩子成凤成龙,不考虑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教育。”
当然,我们现在不得而知,这位少年与父母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可调和、不可妥协的矛盾,但我相信,当他的父母亲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跳下大桥的那一刻有多么的伤心欲绝,多么的后悔不已。
现在,国内青少年的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因素很多,除了人们经常认为的基因遗传因素之外,家庭、社会和媒体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以及父母如何跟孩子理性沟通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技能。有机会我想再对这方面做一些专门的介绍和讨论。
有人说,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沟通是一座无形的桥梁,人与人之间的良性沟通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有了良性沟通,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顺便推荐一本书《赞扬与责备》(Passing Judgment: Praise and Blame in Everyday Life ),作者是英国心理学家Terri Apter。
愿这位不幸少年的悲剧不再重演!
我不会发视频,就截屏发两张
推荐书的中文版封面
6/25 写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