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对欧洲港口码头的控制权
中国扩大对欧洲港口码头的控制权
据北德广播公司、西德广播公司和《南德意志报》报道,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BSI)已将汉堡港福地码头(Tollerort)列为关键基础设施。
该码头的运营商汉堡港口及仓储物流公司(HHLA)经询问对此予以了证实。该公司表示,任何每年吞吐量达327万吨的海港和内陆港都被视为关键基础设施,而福地码头的吞吐量2023年将明显超过这一数字。经过与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BSI)的商议,福地码头从2023年初起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
这一划分的后果目前尚不清楚。德国经济部一位女发言人表示,由于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该部正在研究相关影响。她不愿就可能的研究结果做出预测。
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BSI)所属的德国联邦内政部出于安全考虑,不愿对这一最新发展发表评论。
去年10月26日,面对大量保留意见和警告声,德国政府仍然批准了一项妥协方案,允许中远海运控股旗下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收购汉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装箱码头24.9%的股权。德国总理肖尔茨当时强调,缩水版的中远入股汉堡港方案"是正确的",不会让外部势力获得不当的影响力。中远原计划收购该码头35%的股份。除了被允许收购的股权减少外,中远集团还将被禁止拥有对福地码头的战略参与权以及对人事决定的否决权。当时,福地码头还没有被列入关键基础设施。
引中资 是福是祸?
欧洲议会交通委员会3月2日针对中国投资欧洲联盟境内港口现状,邀请欧盟执行委员会官员接受询答。
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和运输的副主任玛西琪(Maja Bakran Marcich)指出,2008年以来中国国营港口物流业在欧洲的投资活动明显增加,尤其是货柜码头,目前中国业者持有控制性股权的相关企业约占欧盟港口总吞吐量10%。
她坦承这对欧盟安全和稳定带来风险,因为即使只有少数股权也有机会获取情报、进行监视甚至干扰运作,包括追踪军事布署移动讯息等。为此欧盟近年要求审查外国投资会员国境内基础设施案件,并推出反制外国强迫劳动等政策和法规工具来因应。
玛西琪特别提到中国政府正在推动连结全球港口资讯的“国家物流平台”(LOGINK),但欧盟倾向的资讯共享平台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且中立的。
面对议员忧虑,她强调,目前中国拥有的欧盟港口只有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其他都是码头、物流等投资,而其中取得多数股权的有3家。
贸易总署(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de)副总署长鲁比纳奇(Leopoldo Rubinacci)则表示,在欧盟要求会员国申报外国投资基础建设案件后,2021年共审查了414案,其中只有3%被执委会提出安全风险疑虑;投资来源以美国占4成为最多,中国则是占7%的第3大来源国。
荷兰籍的欧洲议会议员柏伦琛(Tom Berendsen)说:“我们把(欧洲)门户的钥匙交给外国势力。”他指出问题不仅来自外力,欧盟各国的港口也彼此竞争中国资金,例如德国汉堡港就担心拒绝中资会让荷兰的鹿特丹港抢走。
比利时籍的议员冯安兰(Kathleen Van Brempt)则质疑中国企业若在欧盟港口从事军民两用的活动,欧盟如何掌握情资并应对?她批评执委会虽已“停止天真”却仍缺乏策略。
斯洛维尼亚籍议员诺瓦克(Ljudmila Novak)则提醒不只港口,航空物流也值得留意,她说自己国家就有一些小型机场,虽然机场本身仍为国有,但周围的土地都被中资拿去。
有的议员希望能重新审查已投资案件,也有的担心中资对欧盟数位基础建设影响力。 法国籍议员李克(Dominique Riquet)说:“这不只攸关商业,更是攸关主权。”
(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