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可以量化的!
近些年来,有一个特别的时髦的词叫做:内卷。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内卷,口语化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字:卷。
我们这一带的老中,真的是卷的特别厉害,而且,那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那种无名的紧迫感,让孩子丫丫学语的时候就就背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刚刚开始走路的时候就让孩子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刚刚拿起来蜡笔的时候就让孩子学素描学油画学点彩派,刚刚能听见点儿声音的时候,就让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家长们那个急呀,生怕自己的孩子拖了中华民族的后退。
我们这里的那些个老中的父母那个卷呀,卷到我都不理解的地步了。很多孩子连走路都走不稳,就去了 Kumon 学“高等数学”了。还有其他各种补习班,补英文,补中文,补数学,补写作,补钢琴,补提琴,补这个,补那个,那些补习班,把愚昧的中国父母给补的不轻,哈哈哈。
我见到一个特别卷的项目,就是卷网球。当年我女儿打网球的时候,每周一个小时的私教,每周两次大课每次两个小时,剩下的那几天我带着孩子练习练习每次也就是一个半小时(因为我们这里的场地只能订90分钟),每个月打两个比赛,这也就是我“卷”的程度了。当时,像我这样“卷”的老中不多,我也算是卷的比较厉害的家长了。
但是,现在带孩子打网球的父母内卷的程度是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看看下面的统计数据吧:
我们这疙瘩有一个老中青少年网球家长群,这个群是满群了,也就是说有500个群员,另外一个二群是半满群,250个群员,这样一共就有七百多个家庭的孩子在这两个微信网球群里。据说,还有另外的网球群,那是我不知道的。圣地亚哥这个在中国的人口只能排在500名之后的城市,居然有这么多的网球家庭,我觉得是够凶的!
我家娃当年打网球,跟一个教练几年,然后跟高水平一点的教练,然后再跟更适合的教练,打了十年网球,也就跟过那么三两个教练。而现在的孩子,一个星期跟好几个教练上私教课,好像是教练越多,提高越快,教练越多,水平越高一样!
现在的网球娃上私教,一周两次都是刚起步。我知道有的孩子,每天都要上跟两个不同的教练上私教课,第一是有钱,第二是卷,这么努力这么卷,如果赢不了几个250K的比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打网球了。
有一个词叫做“躺平”,好像和“内卷”相对应的,自从有了躺平,那些内卷的人就更内卷了。
我看了当今内卷的那些人,感觉到内卷是可以量化的。
(父母的期待值)乘以(父母在卷的过程中花的时间)乘以(父母在卷的过程中投入的资金的平方)除以(孩子的天赋)除以 (孩子努力的程度)加上(孩子的运气)等于孩子卷的最终结果。
据说,这几个群里的很多人,都拿我做标杆,拿我女儿当榜样。但是,每当看到那些孩子那么辛苦,看到那些孩子的父母们每天那么严肃地卷,我心里特别的惭愧。
不说了,这个周末,我去花点时间,写一首:“卷之歌”
《版权内卷所有,翻印躺平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