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凄美情缘 第二章

凄美情缘 第二章

博客

第二章 

 

七七年元宵节后第一天的上午,全县十几万民工三五一群,拉着平板车,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赶往工地。这些男民工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十多岁不等。他们的平板车上装着麦秸、木棍、粮食、包袱和挖河用的铁铲、铁镐等。云州,也是这几十万民工的一个,正与几十个村民们拉着平车,说着笑着,兴匆匆奔赴几十里外的工地。

 

到了指定的工地地点,他们卸下车上的工具及各种物品,以生产大队为一个营地,在河边冰冻的农田里,各自搭建自己的草安子。每个小队各派出几人共同搭建木架食堂和工地指挥部,其余小队民工各自搭建三角形木架草安子,安子内铺上麦秸,麦秸上铺上褥子,夜间他们就在安子里睡觉,两人一个被窝,一头一个,每个人的头都顶着安子的底边。

 

云州和他的一个堂哥云波,多年来情同手足,出门总是形影不离,自然是一个被窝。云波容貌俊美,性格刚直豪爽,富有正义感,臂力过人,可以单手抓住树枝,上挺几十次,几年前有幸念完高中,其父母本来是在外地教书,六六年全家被遣返原籍,从此与云州亦亲亦友,成为莫逆之交。

 

也许是因为云州的思想早熟,喜欢与之密切交往的多是年龄大几岁的,有知识的,甚至还有一个忘年之交。云波比云州年长六岁,又是高中毕业,知道的东西比较多,他经常把自己看过的书籍,再转借给云州看,云州常常向他问些问题。冬天夜晚,云州经常和他在家东河边练武、对打棍棒、空手对打、太极推手等,谈论杨氏太极拳的几代宗师杨露禅、杨班侯、杨澄甫的事迹。夏天夜晚,他们常常坐在河边,望着皓月星空,谈论《牛虻》、《水浒》等书中人物,谈论尼克松、基辛格等,也谈论世事和人生。

 

去年中秋后的一个傍晚,他们并肩坐在家东小河干燥的土岸上,望着稀疏的星空和冉冉升起的月亮。突然,南边一里外的小河上空传来了空灵悠远的天籁之音,那是云州的二爷爷的箫声。二爷爷是云波的爷爷,身材修长,消瘦的瓜子脸型,慈眉善目,睿智平静的眼神里总是隐约有些抑郁和无奈,是个典型的饱学之士,早年曾经是解剖学专家和高级手术师,后来被遣返原籍,接受劳动改造,为了抒发心情的郁闷,天气好时,经常夜晚独自到河边吹箫。他的箫声总是低婉悠长,似乎向星空感叹,诉说着命运的无常、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奈。小时候,云州和云波经常听爷爷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生命和宇宙的起源等。

 

箫声停了,云波望着星空叹道:”有时候我想,活着还不如个傻子,因为傻子不会有烦恼和痛苦。“

云州也叹道:”是啊,没有思想的人没有痛苦。可我们偏偏又无法停止思考。”

“真想做个糊涂人,像郑板桥那样,但又难得糊涂啊。”云波叹道,顿了顿,问道:“你说这宇宙中是不是有一个造物主?”

云州思索了一下,答道:“不知道。”

云波望着夜空说:“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那么大爆炸之前又是什么呢?所以我觉的宇宙中还是应当有一个造物主。”

云州也望着夜空问:“如果有造物主的话,那么造物主又是谁造的呢?”

云波说:“也许造物主本来就存在,是自在永在的。”

云州说:“大爆炸之前,或造物主之前,人类永远都无法追溯到真正的起源,因为起源之前还会有起源,永无穷尽,也许根本就没有起源,整个宇宙或许是自在永在、无边无际的。人们之所以对任何事物都执着于起源或因果,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或只能在被设定的思维范畴内思考。就像我们所说的天上地下、东西南北,只限于我们现在地球上的位置,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就没有天上地下之说,也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比如,你说天在上面,地在下面,那么地球下面又是什么?难道不是天空吗?准确地说,天空不是在上面,而是在我们周围,在地球的周围。“

云波感叹说:“是啊,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啦。宇宙远远超出人们所能想像的范畴,是人类思维永远无法理解的。”
云州叹说:”其实,我真希望有一个超然的造物主,能为世间主持公义,惩罚一切罪恶。“

云波叹道:“只是我们这么渺小和短暂,造物主会管我们吗?地球虽大,在无限大的宇宙里,远不如一粒沙大。地球上有多少粒沙?宇宙中有多少星球?有谁能知道?“

 

云州若有所思地说道:“用人类的思维来理解造物主,和用人类的思维来认识宇宙,无疑只能局限在人类有限的思维范畴内,可是人类又无法跳出人类有限的思维范畴,所以,人类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宇宙或造物主。与其花费精力思考注定没有结果的问题,不如多思考一些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和前途,做些可能有结果的事情。“

云波道:“是啊。相比于永恒的宇宙,人生之短暂不值一提,但现实中的无奈,又让我们感到人生如此漫长,甚至度日如年,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相对论吧。你说得对,还是多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吧。”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十几万民工陆续来到工地,各民工小队找到自己的工段准备挖掘。这是一条从南向北的小河,河水几乎被排尽,河底少量残留的水结着冰,河岸河坡仍然冰冻着,今天民工们要把小河第三次拓宽挖深,以便增加流量。很快,十几万民工聚集在两岸河坡上,人头攒动,异常热闹,黑压压的人群向南北伸展,望不到尽头。这种场景,都是发生在冬天农闲季节,云州过去几年已经历过多次,只是每年在不同的河段继续加宽,对民工们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工地上的扩音器开始播放着有关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文章,然后又播放《人民日报》《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社论播放后,接着便是革命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南泥湾》等等。

 

各小队找到自己的工段后,便开始挖掘,他们用铁镐刨开冻土,然和用铁铲把泥土装上平板车,拉车的人再把车上的泥土运到河岸上倒掉。这天阴云压顶,雪花开始慢慢飘落,很快便是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飘落在民工们的头上、脸上、棉衣上,顿时间,工地上的十几万民工,便被笼罩在苍茫弥漫的风雪之中,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铁镐声、铁铲声、喧嚣声,合着拉车民工的号子声,响彻几十里工地上空,奏成了一副宏伟的人海动态景观。

 

播音喇叭应景传出《白毛女》片段《北风吹》歌声:“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

 

挖河是个苦力活。挖泥的或拉车的,都很累。因为一铲的湿泥土,轻则十几斤,重则二十多斤,从地上挖起,翻倒车上,挖到深处时,车子在高台上,还要把泥土举过头顶,才能翻倒车上,一天千多次,臂力若不够,根本端不到车上,即使勉强端起,那也是费力缓慢,影响进度,所以挖泥的多是中壮年人,臂力过人,云州的父亲就是和其他几个民工负责挖泥。过去几年挖河时,云州和其他年纪小和年纪大的都是拉车或推车,五人一组,其中一个是把车的。今年云州更强壮了,有时也轮番挖泥。拉车也不是个轻松活。拉车人把一千多斤的泥土从河底拉到河堤上,然后倒下,挖到后期时,坡度可达35度,从河底到河堤顶部,落差高达十几米,每人使出的是牛力,从天刚蒙蒙亮到天黑,一天十几小时,天天都累得腿算腰疼。但挖泥的,除了腰酸腿疼,还有膀臂手腕的酸疼,手掌经常被磨出血泡来。从挖泥到拉车,犹如流水线,任何人想慢都不行,特别是拉车的,上坡时必须一鼓作气拉上坡,否则车子就会显得更沉重,甚至会退下去。幸好民工们都还能吃饱饭,较以前有些改善,仍吃黑馒头、杂面馒头,伴有白菜粉丝,偶尔生活改善,还能吃顿白面馍和白菜粉丝加猪肉。

 

每天上工时,大队主任身着体面的灰色棉大衣,戴着火车头式的军帽,穿着棉鞋,身边还有个测量员,不断地在河岸上来回巡视、督工。

 

“同志们加把——劲——哟。“驾车的童军兴致地喊起了号子。

”嗨——哟。”

“赶快往上——拉——哟。”

“嗨——哟。”

”到顶再回——头——哟。“

”嗨——哟.“

”再拉另一——车——哟。“

“嗨——哟。”

”一天拉它三千——回——哟。“

”嗨——哟。“

“一年拉它三百——天——哟。”

“嗨——哟。”

“直到沧海变桑田——哟。”

“嗨——哟。”

……

 

到了后期,主任感到工期逼近,便下令各小队晚饭后加班到深夜,以保障按期完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劳动,到了挖河尾期,民工们只等着验工,必要时修修补补,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吃过早饭,太阳开始暖和些,路旁的积雪开始融化,路上开始有些泥泞,云州和几个民工踏着泥泞的土路,到临近的村里逛游,走到一家门口,见一中年农妇和一下女孩坐在门口晒太阳,妇女手里拉着鞋底,小女孩上身穿着紫红花棉袄,下穿黑棉裤,脚穿一双黑布棉鞋,长着一副充满稚气的瓜子脸,两个可爱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屋檐下一串串冰溜融化后落下的水滴。农妇见到他们,便招呼他们进来坐坐。他们答应着来到门口,里面的中年男人也招呼他们。小女孩见他们要进来,便跑到里面站在那男人身前,好奇地看着这几个陌生人。

 

”大哥贵姓?”带队的副队长董文忠问。

“俺姓鲁。”那男人答道。

”你这女儿长得好好看啊,几岁了?“董文忠又问。

”闺女七岁了。“大嫂见人这样夸奖女儿,便抢着答道。那男人则抿着嘴笑笑。

“叫啥名啊?“副队长问。

”叫杏花。“鲁大哥回答。

”鲁大哥,你是刚从河工上回来的吧?“云波插话问道。

”是,我们只留几个人在工地上等着验工,其他人昨天都回来了。“鲁大哥说。

”你们的工地远吗?“副队长问。

”不远,往北走两里路。“鲁大哥回答。

 

聊了一阵,大家便离开了。第二天,他们又来到鲁大哥家。董文忠大约三十岁,几年前娶了媳妇,媳妇很漂亮,现有一个五岁闺女,长得可爱,看到董大哥家的漂亮闺女,却提出要认干闺女。鲁大哥大嫂以为董文忠随便说说,没有答应,也没拒绝,只是笑笑。心想,大家本来就无缘无故,河工一结束,大家都各自回家,相隔几十里,哪还有什么往来,当然不会把话当真。

 

不久河工通过了验收,明天大家就可以拔营回家了。在拔营的前一天,民工们都在自由活动,有的打牌,有的三五成群在周围溜达。

 

扩音器里播放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云州和云波沐浴着暖融融的阳光,漫步在高高的河堤上,河堤外田野边杨树枝已经隐隐发青吐芽,麦田里的麦苗,经过雪水的滋养,长得绿油油的。南北望去,笔直的河道上已经不见民工的踪影,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喧嚣。本来一条几十米宽的小河,今天却变成了一百多米宽的大河。

 

“如果我们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南走,走八十里,就能走到我们的家啊。”云州说。这话并不夸张。这条河到城南二十里处往西南拐去,但在拐弯处却衔接着另一条小河,那条小河南接一条大河,正好流经云州的家旁边,那条小河与眼前这条大河相连成一条南北直线。

“是啊。不过如果我们沿着河一直往北走,就会遇到另一条大河。”云波说。

“如果我们乘船沿着大河东行,就会进入太平洋。”云州讲。

“进了太平洋,有朝一日可能到达地球的每一个海角。”云波说。

”哎呀!真是神奇啊!没有想到我们眼前的一滴水,竟然能流到世界上每一个海角。可在平时,谁又能想像到呢?”云州惊叹。

“地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有朝一日,说不定眼前的水周游世界后又回到我们身边。”云波说。

“何止地上的水相通,和天上的水也是相通的啊!说不定我们眼前的水进入大洋后,变成水汽,升到天上,又变成云,海风把云又吹到我么头上,再变成雨滴,落在我们的脚下啊!”云州兴奋地说道。

“哈哈哈!”二人开心地大笑起来。

“然后呢?”云波问。

“然后,又开始另一次循环,周而复始,永无穷尽。”云州说。

“哈哈哈!”
“水,除了地球上的生命靠它,就连人们的交通也离不开它。水,促进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水,载着探险家们发现了新大陆。”云波说。

“走,我们到水边看看。”云州建议。

 

他们顺着河坡来到水边,用手拨动着冰凉的河水,水还不太深,大约半米深。

“多么清澈的水啊。”云破说。

“这大多是地下渗出的水,所以这么清澈。“云州道。

”你看,还有鱼呢。”云波惊喜道。

 

他们看着,遐想着,静静流淌着的河水,从南向北,带着融化的雪水,带着几十万民工几十天洒下的汗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河,最终流向大洋,流过马六甲海峡,流过直布罗陀,流到伦敦,流到好望角,流过麦哲伦海峡,流到纽约,流过巴拿马运河,流到地球上每一个海角......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danhelee2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