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两个爱书如命的人。。。

两个爱书如命的人。。。

博客

台湾电影界领军大导演李行导演最近去世,他好多作品是台湾电影的先驱代表作,提携、合作过的演员、明星、电影人无数---不过,他五十年代的处女作《王哥柳哥游台湾》的编剧萧铜---才是我要写的主角。

萧铜(1929-1995),香港当年的文青都喊他“萧叔叔”----我最初只晓得他爱好京剧和曲艺,在台湾戒严时期,竞非法出境到香港--只为观赏北京京剧代表团访港的演出,结果,台湾当局不许他再入境----对他这种不顾一切的忠实于自己的爱好的个性和传奇---我深表敬意。

回台湾的门关上了,香港的门为他敞开了。。。

后来逐渐知道,萧叔叔曾是大导演李翰祥黄梅戏《梁祝》的编剧---那可是破香港记录的港产片---虽然,时过境迁,80年后,他在电影界不再受到重用,可是,他丰富的经历和真挚的感情,以及“老白干”熏陶下的独特个性---写的散文、杂文,在香港文化圈十分出彩,不少报刊向他约稿。

我当时正在为胡局菊人、陆铿创办的杂志《百姓》当美术编辑,每期先睹为快的就是萧叔叔的嬉笑怒骂文章,一个字:爽!他的相声作品,也是一个字:“乐”!----埋头编辑、画插图时,总是叫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总编辑胡菊人自然比我先看原稿---他知道我欣赏由他邀请的作者---我们一起被萧铜的作品感染着。。。

某日,他来湾仔编辑部交稿子,嗓子沙哑,可是中气十足---是老白干的功力?还是走南闯北的痕迹?他的国语节奏性很强,估计受京剧影响,但是,又不如京腔那样婉音饶舌,干脆利落,不带半点含糊---我最喜欢他用国语喊我的名字,特自然、爽朗----好像我是他的老朋友,而不是小辈青年--他喊总编辑、社长---也是一个样。估计,他在油麻地旧书摊也是这么个随性地和人交谈---那是个比较本土、平民化的地区---他笔下的油麻地风情人物,鲜活而且立体---他相声作品的笔名就叫“尤玛蒂”。。。

他拉开嗓门开始骂人了--用的词汇全是萧铜叔叔式的幽默,但很准、很凶---因为,他去拜见自己的偶像侯宝林老先生,左派机构居然安排他们睡招待所的上下铺!---而香港邀请方给出的代价,绝对是符合大师身份的价钱。。。骂完、笑完,他走了,可是他留下的活跃气氛,我们还在慢慢消化中。。。老社长陆铿说:萧铜这个人真不错!可惜,穷了点。。。胡菊人不以为然接上去:穷,又不是什么缺点。。。。

梵高很穷,葛饰北斋也很穷,毕加索也曾穷过---可是,他们的作品从来没有穷酸气。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遇见的男性的文人、作家、诗人、总编等---无论名人还是新人、无论收入丰厚还是平平无奇,也无论左、中、右---他们身上多多少少少都有点文人的酸气---而两袖清风的萧叔叔身上---我从来没有发现过。

有人公开说,为了改善萧叔叔的生活,希望给他多点机会在某报写稿----被萧叔叔几次电话责骂----他不要任何人的同情和怜悯----哪怕你是出于好心。

有个女性后辈作家、名编剧,就非常欣赏、敬仰、了解萧叔叔的个性----曾用自己的版权费接济他,可从来不让他知道来自何处。。。直到他死。

萧叔叔爱书,出了名--他在家吃饭,只顾看书,只吃书眼前的菜,他的太太,只能将不同的菜,轮流换在他的眼前。。。他生活不讲究,唯一爱好:水饺和白干。

他收藏了好多书,包括小人书(连环画),油麻地的蜗居堆满了,都舍不得丢。。。某晚,喝着白干、下写着稿子、半醉半困,吸着香烟着火了。。。屋子烧着了,人已经逃出屋来了,想起几本心爱的书,又冲回火屋里---结果,重伤不治。。。。

临别已不能留遗言,只有遗笔:水饺。。带二两白干。。。

生前,他的杂文很受欢迎,可是,(zt)萧铜自己说:“在我看来,这些杂文的缺点是松散、琐碎、重复,真像是流水账。”与金庸、倪匡、黄沾并称“香江四大才子”的蔡澜却说:“我一直看萧铜先生写的专栏,他所谓的缺点,其实是他最大的长处,散文就是应该松散,应该琐碎。在松散和琐碎之中,我读到他真实的感情,一句废话也没有,是多么地动人!称什么萧铜先生,应该是萧铜老师才对。”

=================================

香港人多地少,任何行业和居住,最大支出是租金----曾经是世界首位的贵。

全港中文书店,除了大集团,一般的都开在二楼,甚至阁楼。1970末-1980年初,我曾为香港湾仔的“一山书屋”做过美术编辑---那是位于湾仔谭臣道一家胶片制作公司的阁楼---没有窗户,我的头几乎顶到天花板。不过,因为经营者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高材生张嘉龙,书店虽小,却号称文史哲最全的书店---因为他出版和促销中港台各类书籍,在左右分垒还很明显的时代-----当初他们的“新潮i文化”、“文化新潮”口号---吸引了不少文化精英,我就在那时认识了在“一山书屋”的阁楼的一角创办《号外》的陈冠中、冯伟才、邱世民、胡君毅、杨凡、张叔平、邓小宇。。。

随着经济发展,和主将张嘉龙的移民,书店经营结束。。。也许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后来的日子,我对阁楼书店情有独钟,几乎逛遍了九龙、香港的阁楼书店。

过了几年,某日,在“一山书屋”旧址后面的电车路旁,抬头看到“青文书店”的招牌,两脚自然跟了去,踏上狭隘的楼梯,两旁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宗教活动的宣传和海报---推开玻璃门,十分亲切---因为,堆书的格式与“一山”差不多,只不过大了不少,沿街的窗为了堆书,封了起来,但是,还是有光来自街上。。。

书店收银台有个小伙子埋头干着自己的活,个子不高,低着头,几乎看不到他的肩膀了。后来看到他出来整理书,大概不到一米七十,架着眼镜,神态自若,相貌普通--若是走在湾仔的行人中--大半的香港人都像他那样,毫不起眼。可是,他默默地经营这家书店,还帮人出版诗集、小说--都是限量版---因为很少人会买。他的书店展销的书比当年的“一山”更丰富、更另类、更具争议性---也更没商业价值。。。。

某次,我在他的书店看到一本台湾出版的精装本人像写真的画册,很是喜欢---他给我的优惠特价,我有点意外,根本没法拒绝。

后来遇到另一位书店行家,闲聊时讲起这件事,他惊讶地说“怎么可能?!---这个价连批发价都不行啊?!。。。”这时,我在感激中,同时为他的经营担心了。。。

果然,二楼书店也经营不下去了,因为租金起的太厉害,他被逼在郊区租了约个一百平方尺的小仓库,将书店的存书,都搬去小仓库,堆积起来---希望有朝一日,租金下降,可以东山再起。。。。。然而,他进入小仓库后,再也起不来了----在整理堆积如山的书籍时,两边的书架倒了下来,沉沉的书箱压在他弱小的身躯上,砸昏了他、压死了他。。。直到遗体发出异味,才被仓库管理人员发现。。。

我和他并不熟悉,可是,他勤勤恳恳、默默无声、不像生意人的忠厚模样,很难忘记。。。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江上一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