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一》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一》
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已是晚上。即使搭错了进城的地铁,仍感觉到维也纳地面交通的便利。下车再换线,没有几站就到了旅馆。整趟行程没用到三十分钟。旅馆就在老城的环城路上。自1858年起的三十多年里,奥地利皇帝弗兰兹·约瑟夫一世扩建城区,将中世纪的残墙推倒,改成这条林荫道,再在路的两边改建新建了维也纳大学,市政厅大楼,城堡剧院,议会大厦,博物馆群,和国家歌剧院等。弗兰兹·约瑟夫的执政期正好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对应重合。他的妻子茜茜公主确实美丽,光彩照人。但弗兰兹·约瑟夫本人却不像荧幕上那样英俊倜傥。他甚至比妻子还矮两公分。弗兰兹·约瑟夫一生勤勉但又痛苦。他见证了独生子的自杀,妻子的遇刺。准备接他王位的侄子费迪南大公爵在萨拉热窝的历史惨剧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去世两年后,奥匈帝国轰然倒塌。
旅馆的对面就是国家歌剧院,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著名地标建筑。音乐是无形的,但维也纳是感观的。除了莫扎克,贝多芬,施特劳斯化身为雕像,维也纳的古典建筑显得庄重,巴洛克建筑透出华丽。只要你用心,就不难发现街边的小旗幡上有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的字样和标志。旅游纪念品商店里充满着他的绘画的印制品,卖价也不便宜。这时,维也纳是属于克林姆特的。事实上,我对维也纳的第一反应和联想就是克林姆特。我要去寻找这位奥地利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
1862年克林姆特出生在维也纳的郊区。父亲是一名金匠,波希米亚裔的外来人,做工的机会少,艰难地维持有着七个孩子之多一家的生活。小时候的克林姆特从父亲那里接受美术启蒙,也体现出天赋。十四岁时,克林姆特靠奖学金进入维也纳工艺学院学习。一年后弟弟恩斯特跟随而来。克林姆特原本想从事父亲的行业,后来又想成为一个中学的美术教师。他先学建筑绘画。老师注意到他观察细致的秉性,绘画逼真的才能,让他转向古典绘画的训练。他也时常被送到更高等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听课。这时对克林姆特影响最大的是当时杰出的历史主义画家马卡特。他甚至会偷偷地从马卡特那儿学艺。
在维也纳工艺学院,克林姆特和弟弟恩斯特认识了马特什。三人结伙,通过老师和他人的介绍,接到一些美工的私活,挣些小钱。1883年,二十岁出头的克林姆特毕业,三个人办了一个“艺术家公司”,主要做剧场的室内装饰,开始出名。1886年,新的城堡剧院正在营建中。克林姆斯,马特什和恩斯特三人受委托绘制大台阶上的天顶画。其中,克林姆特创作完成了这两幅《陶尔米亚的剧场》,《泰斯庇斯的行车》和《酒神的祭坛》,《莎士比亚环形剧场》。这些都是关于戏剧的传统和历史的主题。从画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卡特风格的轻亮色彩和古典构图。1888年城堡剧院落成。弗兰兹·约瑟夫授与克林姆特金十字勋章。如今这座巴洛克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市政厅的对面。它的四周空旷。进门后是个环形的走廊。剧院晚上有戏剧演出,白天安排定时定点的参观。因为時间的缘由,我没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同一时期,克林姆特还创作了这幅有趣而特别的水彩画《雕塑的寓言》。强烈的象征主义意谓发出他未来绘画艺术的先声。
-写于2018年12月13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