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App会不会成为数字货币的粮票?
大数据像吸血虫一样吮吸着每一个人的信息。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其实并非从现在开始。比如个人学历,成绩单,人事档案,医疗记录这类文档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都被记录在不同的媒介上。当时的档案可以是牛皮纸袋的纸片,甚至竹片。在进入电脑时代,随着存储媒介的大量生产和价格变得便宜,于是乎大数据开始越来越多地收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收不到的信息:比如消费信息,酒店信息,去过哪里,喜欢吃什么,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电话通话记录,电子邮件记录,。。。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设备,那么它们就会忠实地搜集你的信息并向收据采集者告密。
就算你不用电子设备,你开车或者走路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公路上,市中心的交通摄像头捕捉到你的行踪。
数字化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种类很多,但绝大多数的此类新生事物都依靠着电子设备才能进行交易,假如消费者没有携带电子设备,那么在数字货币时代,就等同于没有带钱包。这就制造了对货币以外的东西的依赖性。很多人在喜爱数字货币的同时忽略了它潜在的风险。
在数字货币时代来临之前,无论是消费者使用纸币还是银元,铜板,金币,他们全部需要的就是货币本身。这一约定在今天存在着悄悄变性的可能性,甚至是已经在技术上造成了风险。在大数据时代,实名制让每个人的电子设备注入了他/她的DNA。你的设备就代表了你。把大数据和数字货币联系起来,就可以方便地对数字货币的持有者加以限制,甚至取消他们消费的能力。比如,官家可以以你是坏人的理由,锁住你的账号,让你有钱也花不出去。甚至在你被定罪以前,就是说你究竟是否违法还没有被确定以前就让你寸步难行。表面上看,大家都在自由地行动,但是电子锁分分钟可以让人被定在原地,就像画了一个铁罩一般。
人类在历史上曾经进行过这类实验。在没有发达的数据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年代,在世界一些地区发行的各类票证就是当时的锁。当你需要去买粮食,需要粮票;要去买油要有邮票,去买肉需要肉票。当时的初衷更多是为了平衡民众的需求和物资短缺。但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各省的地方粮票,多少具有限制人员流动的意思。没有粮票,你有钱也买不到餐馆里的主食。那时的低技术无法阻止票证被转让,所以无法真正地锁住老百姓。
数字货币本来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便捷,卫生。但前提是必须和纸币同时流通,而各个部门和商家必须对二者一视同仁,不得拒收纸币。这不是笑话,在美国大额交易几乎必须通过电子交易。你很难用一口袋现金去买车或者买房子。当然有关部门的理由是,现金会滋生贩毒。。。
这里面真实的理由是政府需要监管草民,防止偷税漏税。罪犯只占人口的极少一部分,但却成为了拒收现金的理由。同样的道理,各国政府在大力推动数字货币的同时,在竭力打压他们很难控制的比特币。在本豹看了,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掌控一切的感觉多爽啊。
不少国家历史上都经历了政府规定的旧币兑换新币的事件。历史上的苏联,俄罗斯,朝鲜,津巴布韦,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据说朝鲜最近一次的旧币换新币的规定是设定上限,每个居民只能兑换一定限额的旧币。超过的部分嘛就自己留着纪念品了。
这样的以旧换新的变化是一种经济的重置“reset”,以求以新的开始摆脱历史上的包袱。可以设想,在大数据和数字货币的组合拳之下,这样的旧币换新币的措施可以被政府方便地用电脑程序完成。举例来说,假如A君有5个账号,在5家不同的银行。这一切在大数据下都无处可藏,完全透明。假如某国政府规定1000元旧币换1元新币,A君5个账户的资产总价值为100万旧币。那么在程序更新后,A君账户里自动有了1000元新币。假如政府规定兑换上限为50万元旧币,那么A君账户里只有500元新币了。
美国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公民对不受控制的数字货币抱有警惕的怀疑。这也是在很多人为了微信支付宝能够捆绑外卡的边界而欢呼时,本豹宁可用现金。因为捆绑外卡的门槛很高,你要提供很多个人的信息。而这些在我看来是过度的,无关的。我绑定信用卡,这本来就够了。信用卡交易的风险是我和信用卡公司间的问题,和这些社交App有何关系?为了需要其他的个人信息?当然,谁觉得自己的信息可以随便给别人,那是你的选择。只是提醒各位,在现金时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在方便的噱头下,一个交易不仅要你的钱,还要你的个人信息,还会储存你的个人信息。这已经是质变了。
在本豹刚刚来美国的时候,在校园里,看见申请信用卡就发免费的T恤衫。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申请了。很快,我就发现这样的事儿不能干。为了一件几元的廉价T恤衫,竟然我们都出卖了个人信息。
当一件事情听上去好的难以令人置信时,冷静一些,因为它一定有猫腻。
豹子土狼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