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久违了
有近40年没去纽约了。80年代初去了一次,住在朋友家,匆匆忙忙,走马观花。纽约在记忆中已经淡漠了,印象也不怎么好,脏、乱、地铁站的臭味、车厢里的涂鸦…
最近有机会再访纽约,是坐火车去的,入住火车站旁边的New Yorker饭店。一出车站就看到帝国大厦,纽约,久违了。
这次来,感觉纽约即亲切,又陌生,城市的喧闹一下把记忆带回到40年前,两条古稀之腿像恢复了青春,开始满街乱串。靠着谷歌地图,旧地重游,也找到没去过的地方。
纽约还是从前的纽约,高楼大厦,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汽车喇叭声、警车和救护车的警笛声,声声入耳,路边摆着垃圾袋,从路边井盖冒出热气,街头艺人到处展现才华,脚下传出地铁的隆隆声…
地铁比过去干净多了,没有涂鸦,没有臭味,但整个结构还是那么陈旧。如果熟悉纽约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出门非常方便。尽管事先做了很多功课,真的要坐地铁了,还是犯傻,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不少冤枉钱。
上次没去时代广场,这次亲自领略了时代广场晚上眼花缭乱的灯光,街头艺人播放的粗犷高昂的音乐。时代广场,热闹非凡,纽约的真诚流露;人潮涌动,有人在为生活打拼,有人在享受夜生活;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于此,说外国语的人比说英文的人多,特显纽约独特的多元文化氛围,也让人感受到了纽约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大都会博物馆是纽约的精华,上次朋友带着去过,已经忘了都看到了什么。因为自己的艺术修养比较差,这次没有安排再去参观,只是逛完中央公园后路过。中央公园生气蓬勃,跑步、骑车、遛狗、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有照结婚相的,还有练法轮功的。
布鲁克林大桥建于1883年,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悬索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意义。大桥采用悬索结构,为当时工程技术的杰出典范。布鲁克林大桥已经成为纽约的著名地标和景点,有人说,不徒步走过布鲁克林大桥就等于白来纽约。走在大桥上,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深感纽约的壮观。
旁边的曼哈顿大桥没有布鲁克林大桥那么有名气,可是从曼哈顿大桥下面的一条小街观赏布鲁克林大桥,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纽约一个热门景点,招来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不断。桥下有一个公园,也是观赏曼哈顿的好地方。
9-11以后,曼哈顿南端变化最大,在世贸大楼遗址修建了纪念水池,盖起了新的世贸中心,旁边还修建了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Oculus,外观酷似飞翔的海燕,代表了坚韧和希望,内部空间开阔,是连接纽约和新泽西的火车系统的主要枢纽。
纽约的老火车站很漂亮(Grand Central Terminal),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除了火车外,现在也是地铁站。有一部分的古典造型让人想起莫斯科的几个地铁站,只是没有那么华丽。
爱丽丝岛,一百多年前新移民梦开始的地方。当年检查站的建筑现在是美国移民历史博物馆,可以乘坐轮渡参观,同时登上自由岛观赏自由女神。
上次为了感谢朋友的接待,请朋友在中国城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服务员说不收信用卡。手里没有那么多现金,很尴尬,结果还是朋友付款。那是纽约中国城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其他什么都不记得。这次花了小半天在中国城走街串巷,还是有些失望。
纽约中国城虽然占地面积很大,但不像旧金山中国城那样集中、繁华。饭馆、药房、诊所、理发店、杂货铺、超市、教会、各类商行分散在40多条街道上,包括几条繁忙的主要交通道路,把中国城切割开。可能是疫情的后遗症,许多店铺都上了门板,给人一丝萧条的感觉。有不少卖瓜果蔬菜的摊位,分布也很零散。整个中国城的界限很不明确,谷歌地图给出的范围远远小于中国城的实际地界。美国各大城市的中国城都有一个牌楼,作为中国城的地标。华府的中国城很小,牌楼却最大。堂堂纽约中国城竟然连个牌楼都没有,实在令人遗憾。有一个林则徐铜像和一个华裔军人忠烈坊,位于中国城的边缘。总体感觉纽约中国城很“散”,没有“凝聚力”。
在中国城看到一位在街上拉二胡的长者,想起一位老海归的儿子常在曼哈顿一个地铁站拉二胡(写过博文介绍)。后悔没做好功课,忘了是在哪个地铁站,不然去会会这位老海归二代,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或许就是这位长者挪地方了?
这次去纽约感受到了文化大熔炉的寓意,看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一个年轻的西班牙裔母亲,背着孩子,在地铁的车厢里一个车厢一个车厢串走卖零食,就是梦的开始。纽约,美国的灵魂,希望的摇篮。
看更多纽约照片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