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灵魂的详细计算:结果完美吻合!!!!!!
灵魂就是现在天文学家寻找的暗物质
- 时空阶梯理论:物质-暗物质-暗能量
- 中国:精-气-神
- 印度教:我-梵我-超梵我
-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 佛教:我-无我-神识
暗物质是能量场气场,暗物质的动力学:F=m(E+vQ),m是肉体,能量场强度,v就是人行走的速度,Q是气感应强度。(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公式已经完美计算出银河系的自转曲线,也就是暗物质影响的自转曲线。)
1千克力 = 9.8 千克×米×秒²
就是说,要让1千克运动,必须有 9.8 米×秒²的加速度。
我们让E=vQ,而v可以定义为:
步行的平均速度通常以每小时公里数为单位。根据知乎上的回答,人类的正常行走平均速度为 5公里/每小时 。因此,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1.39米/秒.
2vQ= 9.8 米×秒²
算出气感应强度Q=3.525179856/s.
人体经络的平均频率是4.639Hzhe 5.964Hz,而人体最平常的步行,需要的气感应强度是:Q=3.525179856/s.
所以,人体的气感应强度是足够的。
人类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选手尤塞恩·博尔特于2009年在德国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创造的,成绩为9秒58。这个成绩相当于每秒跑约10.44米。
这个速度,需要的加速度为:
2vQ= 73.6057554 米×秒²
我们倒回去,按照步行速度不变,看看,人体到底有多大的气感应强度:
Q=204.624/s
从以上脑波频率可以看出,Q=204.624/s,已经超出了脑波的lambda波,进入P300波。
普通人的脑波在25-100Hz,在gamma波。
一般人的100米跑步速度因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而异。根据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大多数男性在15-16秒之间,而女性则在17-18秒之间。
按照男性是15.5秒,女性是17.5秒算:
气感应强度为Q1=126.4516129/s,Q2=112/s.
普通人的脑波在25-100Hz,在gamma波,而在极端条件下,就是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计算处的顶峰值在:112/s 到126.45/s之间,是合理的。
-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明白一个事实:
- 人的行动是由灵魂控制的,就是由人的暗物质控制
- 的,而暗物质动力学,一计算,完全符合我
- 们的日常表现。
- 特殊人才的暗物质气感应强度可以达到:
- 204.624/s
- 普通人的暗物质气感应强度可达:
- 112/s 到126.45/s之间
顺便算一下飞碟光速运动需要的气感应强度:
Q=5.88x10^9/s
微波,是频率范围300MHz~3THz的电磁波(1THz=1000GHz),也就是说,波长范围是1米~0.1毫米(光速=波长×频率)。
飞碟的气感应强度,在微波范围内:0.3x10^9/s-3x10^12/s.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全宇宙的微波,全宇宙到处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未来的地球科技,就是找到可以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飞碟装置。
灵魂
灵魂,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寄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超自然现象;灵魂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当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亦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是影响人类对灵魂观的三个文化主要范畴。
灵魂观
不少宗教相信灵魂来自于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分);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分。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苏美尔神话
苏美尔的地下世界的居民以影子的形式继续的生活。这个地域被称为库尔(Kur)。所有的灵魂都去往同一个冥界。死者的家属举行仪式,通过粘土管将祭酒倒入死者的坟墓中,从而使死者得以饮酒。富人坟墓中的宝藏是供奉给乌图和阿努纳奇的。苏美尔人认为库尔(Kur)的入口位于东方的札格罗斯山脉,每个灵魂都需要通过库尔的七个大门。埃列什基伽勒的信使是纳姆塔尔。伽卢他们多次出现在与魔法有关的文献中,有些文献称其有七个,有几篇诗歌描述了伽卢将牧神杜姆齐德逮捕至冥界的故事。后来的美索不达米亚居民用东闪米特语的名字称呼冥界:伊尔卡拉。在阿卡德时期,冥界之王的角色由死神内尔伽勒担任,而不是埃列什基伽勒。阿卡德人使内尔伽勒成为埃列什基伽勒的丈夫,来构建两人对冥界的共同统治。
古埃及
在阿比多斯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的浮雕上,Pe和Nekhen的灵魂拖着皇家驳船。
古埃及宗教认为人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有些是物质的元素,有些是精神的元素。古亚述和巴比伦的宗教中也有类似的想法。库特姆玛碑是公元前8世纪Sam'al王室官员的葬礼碑,描述了库特姆玛要求他的送葬者用宴会来纪念他的生命和死后生命,“为了我在这块碑上的灵魂”,因此这个石碑可以佐证当时认为灵魂可以和身体分开,而且是很早期的佐证资料之一。此石碑是玄武岩材质,高三英尺,宽二英尺。是在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的Neubauer Expedition第三次发掘中发现的。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认为,灵魂是上帝的标志,是一颗天上的宝石,最博学的人都无法掌握它的真实性,他的奥秘无论多么敏锐,都无法指望解开。巴哈欧拉指出灵魂在人死后仍然存在,灵魂不会死亡。天堂可以视为是灵魂亲近神的状态,而地狱可以视为是灵魂疏远神的状态。灵魂的状态是各人属灵发展后的结果。巴哈欧拉认为个人在地球上生活之前是不存在的,并且灵魂总是会往神靠近,总是远离物质世界。
古希腊
在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单纯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被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灵魂是会轮回转世。其后的新柏拉图主义都有对灵魂作出描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将灵魂与心理学一同讨论。亚里士多德将《论灵魂》(或译作《灵魂论》)列为“第二哲学”的范畴。对灵魂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只是质料,灵魂才是实体。灵魂分为三个部分,有营养、感觉和理性的机能。此三魂分别是生魂(vegetative/nutritive soul)、觉魂(senetive soul)、灵魂(rational soul)。
天主教神父利玛窦《天主实义》中所叙述的三魂观即源自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西士曰:人有魂、魄,两者全而生焉;死则其魄化散归土,而魂常在不灭。吾入中国尝闻有以魂为可灭,而等之禽兽者;其余天下名教名邦,皆省人魂不灭,而大殊于禽兽者也。吾言此理,子试虚心听之。世有生、觉灵三魂彼世界之魂有三品:草木之生魂下品名曰生魂,即草木之魂是也。此魂扶草木以生长,草木枯萎,魂亦消灭。禽兽之觉魂中品名曰觉魂,则禽兽之魂也,此能附禽兽长育,而又使之以耳目视听,以口鼻啖嗅,以肢体觉物情,但不能推论道理,至死而魂亦灭焉。人类之灵魂上品名曰灵魂,即人魂也。此兼生魂,觉魂,能扶人长养及使人知觉物情,而又使之能推论事物,明辨理义。人身虽死,而魂非死,盖永存不灭者焉。”
主张阐发“五教”(儒、道、佛、基、回)圣人之奥旨的“儒宗神教”的鸾书文献,其三魂之说或源自《天主实义》的三魂之说。“儒宗神教”的鬼神观里,人是万物之长,因此认为草木仅一魂,曰生魂,禽兽有二魂,一曰“生魂”能知生长走动,二曰“觉魂”能知痛苦与喜乐哀鸣之情。人则有三魂,生魂、觉魂、灵魂。人死之后,如系在世作恶多端之人,乃下地狱,按其罪过受种种磨炼。
新柏拉图主义关于灵魂的见解随着基督宗教的盛行而流传到全世界,导致现今社会普遍受其灵魂观影响,相信如果灵魂存在,就能够离开肉躯而活动,毋须通过身躯便能够与外界互动。
犹太教
希伯来语的 (nefesh,字义是“活物”)、(ruach,字义是“风”)、(neshamah,字义是“呼吸”)、(chayah,字义是“生命”)、和 (yechidah,字义是独一)都有用来代表灵魂。
犹太教认为神将灵魂给了亚当,正如《创世纪》所记载: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创世记》第2章第7节参。
犹太教认为灵魂的好坏和人遵守诫命有关,若遵守诫命,对诫命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亲近神,会称为义人,因此犹太教不会纪念生日,反而会记念人死去的日子(忌辰),因为只有在一生的挣扎、试验及挑战结束之后,才能判断人的灵魂是否为义。犹太教很重视对灵魂的研究。
卡巴拉以及一些犹太教的教派对灵魂有更进一步的诠释。卡巴拉派将灵魂分为五种元素,对应五世界[22]:
Nephesh,指人的自然本能。
Ruach,指智能以及对神的认识。
Neshamah,指情绪以及道德。
Chayah,是神的一部分。
Yechidah,在本质上即是与神合一。
卡巴拉也有转生(gilgul)的概念[来源请求]。
有些犹太教传统认为灵魂是在Luz骨内,不过也有其他传统认为灵魂是在脊椎最顶端的寰椎,或是最下方的骶骨[来源请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灵魂观所根据的是《古兰经》。有两个词来指代灵魂:rū?(翻译为精神、意识、气或“灵魂”)和nafs(翻译为自我、自我、心灵或“灵魂”),是希伯来语“nefesh”和“ruach”的同源词。这两个术语经常互换使用,尽管“rū?”更常用于表示神圣的精神或“生命的气息”,而“nafs”则表示一个人的性情或特征。在伊斯兰哲学中,不朽的 rū? “驱动”凡人的 nafs,其中包括生活所需的世俗欲望和感知。
《古兰经》中提到的段落:
他们问你精神是什么?你说:“精神是我的主的机密。”你们只获得很少的知识。
——古兰经17:85
人们到了死亡的时候,真主将他们的灵魂取去;尚未到死期的人们,当他们睡眠的时候,真主也将他们的灵魂取去。他已判决其死亡者,他扣留他们的灵魂;他未判决其死亡者,便将他们的灵魂放回,至一定期。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古兰经39:42
其观点认为灵魂是真主(阿拉)所创造的,真主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灵魂是不朽且永恒的,会依是否通过真主的考验,最终会到詹纳(Jannah)或火狱,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复合。
基督教
参见:灵 (基督教)和三元论 (神学)
中世纪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为每一个新身体造生一个灵魂。这想法受到更正教归正宗等克尔文派信徒支持,也为天主教所接受。另一个观点则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虽然大部分基督敎徒相信灵魂不朽论,这可能受到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即灵魂能够离开肉躯而活动,但是也有小部分基督敎徒相信灵魂非不朽论,如基督弟兄会。一部分灵魂永存论者试图调和矛盾,认为灵魂一旦离开肉躯便会失去活力,可被视为没有性命之物,故非不朽,但并不会完全消亡,而会进入休眠状态,直到复活的日子到来,因此灵魂是永存的,以确保个体的同一性不会消失。
萨满教
菲律宾巴拉望省Tabon Caves中,新石器时代的陶瓮棺,描述灵魂和psychopomp坐船在灵界旅行(c. 890–710 BCE)
Soul dualism(也称为multiple souls或dualistic pluralism)是萨满教中常见的信念,也是灵魂旅行、灵魂出窍、宗教狂喜、魂灵投射等概念的基础 。此信念认为人有二个或多个灵魂,可以分为body soul(或life soul)以及free soul,前著在人清醒时控制身体机能,后者可以在人睡眠或发呆时离开人的身体。甚至在有些情形下,可能会有多个不同功能的灵魂。
Soul dualism及multiple soul的信仰在许多传统万物有灵的信仰中都很常见,像是南岛民族、汉族(魂魄的概念)、藏族、大部分的非洲人、大部分北美原住民、古代的南亚人、北欧亚大陆的民族、以及古埃及人(古埃及对灵魂的概念、ka和ba)。
在许多南岛民族的传统宗教中, 可以看到soul dualism的信仰。目前重建的原始南岛语,body soul对应的字是*nawa(呼吸、生命或是vital spirit),其位置是在腹腔内,多半是在肝脏或心脏(原始南岛语中的*qaCay)。free soul则是在头部,原始南岛语是*qaNiCu(鬼、亡灵),这个词也用来描述人类以内自然界的灵。free soul也会用字义上为“二倍”的字来表示,原始南岛语是*duSa。符合道德的人,这二个灵是协调的,而坏人的这二个灵会彼此冲突。
soul dualism的信仰认为free soul会在睡眠、恍惚、谵妄、疯狂及死亡时离开身体进入灵界,在南岛民族萨满巫医中也可以看出soul dualism,他们认为生病是free soul不见了(可能是被其他恶灵偷走,或是在灵界迷路了),因此若要医治,需要让free soul回来。若free soul无法回来,患者可能会死亡,或是永远发疯。
有些民族认为灵魂不只二个,像塔格巴努亚人认为人有六个灵魂,一个是free soul(也是真正的灵魂),其他五个有不同的功能。
许多因纽特人族群认为灵魂不只有一种,有一种和呼吸有关,另一种会以影子的形式呈现,有时这也和因纽特人的萨满信仰有关。卡里布因纽特人也认为有几种不同的灵魂。
萨满巫医治疗的方式,是在灵界将灵魂失去的部分找回来。萨满也会清除人身上过多的负面能量(会影响或污染灵魂)。
道教
道家的创立者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是精神不亡说。现代学者认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哲学等精神财富源自于人类的心智,随着时势的变迁而日益丰盛,并且试图以此说明肉身可能会死去,但精神不亡。
印度教
印度教宣称众生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梵我,不同于假我(Aha?kara)、质多(citta)或具身(Prak?ti),而是众生真正的自我。印度教认为梵我被困在轮回之中,只有通过梵我合一的方式才能够脱离轮回,此外, 印度教部分教派相信超梵我(Paramatman)存在,它是克里希那神在众生当中的超然表现,是梵我的监督者。
中国:精-气-神
印度教:我-梵我-超梵我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佛教:我-无我-神识
耆那教
主条目:我 (耆那教)
耆那教认为“命我”(jiva)相当于生物(人、动物、鱼、植物等)的灵魂,不会死亡,在身体死亡后仍然存在。耆那教中的Ajiva是指“非灵魂”,表示物体(包括身体)、时间、空间、运动及非运动[53]。耆那教认为命我有可能是受轮回束缚的(samsari),也可能是不受束缚,自由的(mukta)。
依照此一信仰,灵魂只要还没脱离轮回的束缚,就会依灵魂所造的业在不同的身体之中。不论灵魂的状态为何,其特性以及本质没有改变。若灵魂不受束缚,已得自由(siddha),表示已克服了业力的束缚,其特性和本质可以完全显现,而受束缚的灵魂只能显现部分的特性和本质。若灵魂仍在身体内,而且已胜过邪恶,会称为是征服胜者[56]。
有关耆那教灵魂的观点,Virchand Gandhi曾说
灵魂过自已的生活,不是为了身体而活,相反的,身体是为了灵魂而活。若我们相信灵魂是受身体控制,那么灵魂就失去其能力了
佛教
参见:我 (佛教)、无我和神识
佛教抱持无我论观点,不认为有“永恒不变的神我”,应破四相。
超心理学
许多超心理学家试图透过科学实验来确认灵魂是否可以离开身体,不过这处的“灵魂”比较是用宗教上的定义,而不是指精神或是思想。Milbourne Christopher(1979年)和Mary Roach(2010年)指出超心理学家的实验目前还没成功。
灵魂的重量
邓肯·麦克杜格尔在1901年进行了量测灵魂重量的实验(21克实验),在患者死亡时量测其体重,他指出在死亡时体重会减轻,以其减轻的量即为灵魂的重量,其结论是灵魂重21公克,不过这是根据单一病人量测的结果,其他与其矛盾的数据没有列入考虑。物理学家Robert L. Park认为他的实验“在今天来看,没有科学价值”,心理学家Bruce Hood则表示“因为重量减轻的结果不可靠,也无法重现,他的研究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