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沈颢|他与约恩·福瑟,没有故事

沈颢|他与约恩·福瑟,没有故事

博客

沈颢|他与约恩·福瑟,没有故事

Original 沈颢 天使望故乡 2023-11-27 19:30 听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yvjIPL9U6tkcKOrwdjVsmQ

 

那时候他的正式名称是一串数字代号。

当有人喊这串数字的时候,就说明有事找上来了。那天,他就听到了自己的代号。

他立马放下手里的书,站起来,按规矩立正,手掌心贴着大腿两侧,抬起头,侧脸对着铁门,目不斜视。

到。

 

行过仪式后,气氛相对缓和。

是一位陌生的警官在铁门外等他。警官带他穿过大厅,在另一扇大一点的铁门外停下,那儿是楼梯口,有带铁栏杆的窗户,他们靠近窗口站着。

窗外楼下是铁丝网与更大的铁门,再外面是几棵广玉兰,以及绿茵的操场,操场上没有一个人,竖着没有网的足球门,门框上站着一只白鹭。

警官表情友善,说自己是负责心理矫正的,想在这个区做一个课程,针对的是某个特殊群体。并说了解过情况,知道他曾经给这个群体讲过一门传统文化的课,所以希望他也参加,从这个角度给出建议。

传统文化这个,不能说是讲课,只是一种辅导,目的是一起学习。至于心理矫正,我也很需要。

 

他这么说,并不是出于谦虚,或讨好,而是真实的想法。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这点他很清醒。

虽然传统文化接近他的专业方向,但他觉得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并不比别人对此理解得更深刻一点。相反,很多古典在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了更受欢迎的民间说法,他认为这也是传统的一部分。

他选择了《论语》。他的方法很简单,每周,他在一块大白板上抄录一章节,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这个字这句话在孔子时代是什么意思。他并不做价值观上的延伸,以免引起误解。

对于关键字,他力所能及地写出它的篆体,并说,孔子当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图形,而不是我们现在写出来的汉字。大篆还比较接近象形文字,他让别人用直觉去理解它,并展开讨论,这里面稍稍带有一点游戏的性质。

在这过程中,他加插了一些墨子和名家的内容,以作对应,但他发现,墨子比孔子更受欢迎。

他尽量把孔子讲得像是身边的普通人一样:孔子并不知道自己是个圣人,他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他也鼓励别人用这种眼光去看待孔子。这样,《论语》里的有些内容就显得比较接地气。在别人的反馈中,他觉得自己也受益匪浅。

有人开始期待。有一次,在卫生室,一位警官还跟他说,想去听他的讲解。

刚开始他按章节顺序讲,后来意识到这样进展很慢,在自己回家之前是讲不完的。于是就挑选部分章节,他想先把孔子的基本生平讲完。

孔子在生命将尽之际,大唱哀歌,并梦见了自己的死亡:作为商人的后裔,不能容于当世,死后安坐两楹之间接受酒食祭祀,也不知该魂归何处。当讲到这段故事时,他发现下面有人在偷偷地抹着眼泪,自己也感觉心有戚戚。

这可能是最安静的一次听讲,大家都支着耳朵在听孔子之死。

下面坐在小塑料凳上的几十人,其中有些人余生也很难走出四周的高墙。

 

一个阶段以后,由于原有时间另有安排,这门课就停了。

接下来的心理矫正训练,安排在另一时间段,而且限定在小范围内。一次不超过十人。

在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封闭空间,警官让大家围坐在地上,成一个正圆形的圈,先沉默几分钟,谁也不许说话,然后随意指定一个人讲一段人生经历,或者某种动机。

讲完后,其他人作出点评或说出自己的故事。一圈下来,有时要用半个下午的时间。

刚开始时大家磕磕绊绊、畏畏缩缩,警官鼓励大家说出心中所想,说如果羞于启齿,就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吧。几次下来,大家发现交流后心理压力确实得到了一些释放,于是稍稍放开了一点。

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克制与拘谨。原因是,记忆对这里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资产,但他们的记忆只减不增,时间久了,有些自我记忆流失的人,会偷走别人讲述的故事,然后当成自己的经历,用第一人称再讲给另一群人听。有时候,他在不同场合,听到不同的人,却在讲述几乎相同的个人事迹。

警官很认真,用录音笔录下来,大约两周后的下一次,一坐下来就先给每个人发一张复印纸,上面有上一次交流时的发言梗概,用于复习与再讨论。

每当他收到那份记录时,总是急不可待地细细看一遍,作为曾经以文字表达为职业的人,他对任何纸面上的内容都有一种天然敏感性。每次看完后,心里总忍不住发出感叹:

这是多好的戏剧脚本啊。

 

当然这不能说出声来。那张复印纸也不能带走。

纯粹出于巧合。又过了一段时间,正在指定点打开水时,又有一位高个帅气的警官忽然走上来问他:

你懂戏剧吗?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问一句:

哪一类?传统戏还是现代剧?

从中学时他就喜欢阅读剧本,古今中外的什么都看,大学时,去人艺看演出是他最美妙的体验之一。他不爱说话,有些内向,所以不擅长阅读别人的表情,但他却着迷于简洁而意义深远的对话,以及微妙而精深的肢体语言。

说话的那种,现代剧。

读过一些剧本吧。他有一丝紧张。

会写吗?

可以试试。

那你知道戏剧疗愈吗?

也知道一点点。

他松了口气,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了,而且疗愈性的内容相对好办一点。然后大概描述了一下,怎样通过角色扮演提升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如何通过模拟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去反思这种关系。

那你想想。

 

他想到的第一个方案,是《哈姆雷特》。

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莎士比亚版本,而是在原有角色关系基础上的一个改写版。

他想抛弃以哈姆雷特为主线的男性视角,而是改成女性视角,是的,就是以奥菲莉亚为主角,但又不是原来的那个奥菲莉亚。

因为手上没有资料,他想着用这种方法反而可以摒弃原剧本的束缚,重写故事线与对话,原有的情节只作为一个模模糊糊的背景。

他想着可以大幅度地弱化情节,而强化对白。故事的一开场就是溺水而亡的奥菲莉亚的幽灵,她不再温柔软弱,而是蜕变如女巫一般强大。开始是她一段漫长的独白,宣告自己的新使命,从纯爱女神变身复仇女巫。

接下来的几场戏其实都是奥菲莉亚的幽灵与其他幽灵之间的对话。在莎士比亚原剧最后,重要角色都以各自方式死去了,现在,他们重逢于幽灵之国。

先是奥菲莉亚幽灵与哈姆雷特幽灵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奥菲莉亚幽灵与哥哥雷欧提斯幽灵的对话,再是奥菲莉亚幽灵与母后乔特鲁德幽灵的对话。

最精彩的是最后,奥菲莉亚幽灵与老国王幽灵以及新国王幽灵的三人对话,其中包括新老国王幽灵间的决斗,失败者将逐出幽灵之国,并被彻底遗忘。

每个对话他都设计了一个主题,比如与母后的那场,讨论的是女性权利。如果可以,他甚至想把整个剧写成诗剧。

至于表演,因为大幅度地弱化了情节,他想直接用读剧本的方式来代替。这里只有男性,所以他想干脆用一个小群体,而不是一个人,来代表一个角色。用一个小群体的朗读,来代表一个角色在说话,六个角色需要六组人。而所有参与者如往常开会一样,整整齐齐地坐在小塑料凳上,没有舞台。

群体朗读的想法来源于他对中学时代的回忆。上早自习时,课堂里人声鼎沸,乡村的孩子,找不到读英语课的调子,没有自信,一般都很小声,各人读各人的,但读着读着,总有几个同学的声音,会相互靠近,相互信任,变成小群体朗读,声音也会逐渐增大起来,听上去至少朗朗上口。

 

以上只是他发呆时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大脑中跑过一万匹天马行空。

难道,他要在这里,开始做他的戏剧梦了。想到这儿,他就在心底里苦笑。

赋予弱者一种超能力,打破原有的秩序,以此重新观察人性。他知道,虽然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从弱者角度看待世界,就像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那样,但实际上并不可行,所以他甚至没有写下来,因为没人能理解,所以也没有和谁说过。首先,复仇这个主题就容易引起误会,他倒是想过把它改成忏悔,但又觉得风马牛不相及。于是,他放弃了这个白日梦。

第二个方案,他觉得应该主题先行。所以,他先想到了一个词:和解。

和解,尤其是与自我的和解,最适合这里的需要了,他见过太多因无法与自己和解而陷入痛苦的人。

不过,他首先想到的还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暴风雨》。一个始于背叛,终于和解的故事。

这次他仍然想以女性为主角,米兰达,一个以和亲化解仇恨的姑娘,一位牺牲者,以德报怨,博爱宽广。

但不久以后他又放弃了。他忽然觉得不应该陷入在一个古典的叙述语境里,应该找一个时间感没有那么明显的故事。

有个插曲。大概一年多以后,他在报纸上看到,他因读了《使女的故事》而喜欢的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就是根据莎士比亚《暴风雨》,写出了一本《女巫的子孙》。情节设定与他所处的环境居然有些类似,但他后来一直不敢读那本小说。

当时他觉得应该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剧本,他想到过贝克特,但又觉得贝克特的底色太绝望了。最后他给自己一个决定,找一个在命运的黑暗中微微闪着希望之光的故事,找不到就自己写一个。

 

有一天,在他经常看书写信的桌子上,出现了一份刚出版的《文学报》。这让他感觉瞬间穿越到了中学时代。他很好奇,就打听这是谁订的报纸,但没有人知道。

有人说,好像几年前有人订阅过,但那人早就回家了。也有人说,或许是邮局赠送的。在那儿,时间似乎是非线性的,他经常看到有人在津津有味地读十几年前的报纸,上面的新闻似乎也并不过时。

就是在这份崭新的报纸上,他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约恩·福瑟,以及一篇书评,介绍这位挪威人的两本剧本集:《有人将至》、《秋之梦》。

无法找到更多关于作者的消息,但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应该读一下这两本剧集,这里有他需要的东西。

但在那儿,定向地找到一本书并不容易。按当时的规定经过各种努力申请,三个月后,他拿到了。在此之间,他正醉心于阅读几本奥地利学派的书。

一拿到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第一遍,还好,第二遍,很好,读到第三遍的时候,他已经有点着迷了。

尽管那时候他已经预计,戏剧疗愈的想法可以放弃了。但他仍然不由自主地往那个方向琢磨,觉得约恩·福瑟的剧本特别适合那儿。

情节简单,甚至无需情节化的表演,但强化了对白,而剧中人即使是在对白,也仿佛是在无依无靠地独白,在孤独中偷窥微光。这样的戏放在哪儿都可以演,具有普适性。而且约恩·福瑟抛弃了书面挪威语,使用了基于口语的新挪威语,几乎放弃了修辞,松驰的语感即使翻译成中文仍清晰可闻,这些带有实验性的方法,都和他对戏剧的初始想法非常类似。

他甚至还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抄写过剧本中的一些片段。比如《有人将至》中的这段,当然,现在它被大量引用,但要真正弄明白它并不容易:

想想看当天黑的时候

想想看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

当风乍起

穿透墙壁

当你听到大海的咆哮

惊涛拍岸

白色的巨浪和黑色的大海

想想看屋子里会多么冷

当风乍起穿透墙壁

想想看这里是多么的远离人世

会多么黑暗

会多么安静

想想看当风乍起

惊涛拍岸

想想看秋天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在黑暗中

在暴雨和黑暗中

白色的巨浪和黑色的大海

只有你和我

在这房子里

如此的远离人世

......

但是我肯定有人

在这里

是的

有人在这里

有人会来的

我知道有人

将至

那时,按照许可,可以每个月给家里寄两封信,他每天都会写一点,所以每封信很长,经常近一万字,密密麻麻地挤在信纸上。而在信纸的背面,他会抄上写给妻子的诗。

他就是在这种每日的写作中,维持着与家人的情感交流,以此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有时,获许站在可以遥望故乡方向的某个窗口时,他会想起,或许,他的父亲,正在给母亲读着他的信,也许,也是每天读一点。

父亲曾经也是他中学的语文老师,批改过他的作业与作文,可能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要阅读儿子这么多铺天盖地的文字。

 

但对约恩·福瑟的兴趣很快淹没在其它的阅读挑战中了。那时,在一堆废弃的扫描件中,他居然发现了两篇海德格尔导读荷尔德林两首诗歌的长文,大为吃惊。

尽管白天很大一部分时间不能接触书籍,但一有机会,他便如饥似渴,尽量记住每一行读过的文字。仿佛要以此填充自己的记忆空间,而要把那些痛苦排挤出来。

找书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他也并不随意,尽量找一些值得一读的书,有时智识的较量会带来愉悦,尽量在思考中消磨时间。在他回家前,他做了一个大概统计,发现自己在那个环境里至少也读到了430多本书。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读书的真正价值又在哪儿呢?它们,会不会是另一种枷锁呢?他也时常问自己。

有时候他觉得,其实是书在读他。有些书鼓励他的耐心,有些书陪伴他的孤独,有些书嘲笑他的贫瘠,有些书,挑战他的执念,有些书,纸里包着的是火焰。

有时,他想,等自己恢复自由,要抛开所有的书籍,去荒野里漫无目的地走上几年,做一个野人,无需一砖一瓦。他甚至非常羡慕鲁滨逊,同时也因此领悟了那本小说的深意,笛福真是伟大。

回家前,他在心里给自己列过一张余生清单,不长,也不短。

 

如果不是疫情所限,他应该在挪威游荡。

当他刚回到久别的家,朋友们来看他,并聊起这几年的变化。当一位朋友说起转行做了戏剧制作人、并组建了一个小剧团时,他忽然想起了约恩·福瑟,遗忘了这么久,他还有点遗憾。

他兴冲冲地把约恩·福瑟推荐给这位朋友,说这位剧作家的作品风格非常适合小剧团。但对方很茫然,从来没听说过。

后来他碰到更多的戏剧专业人士,但没有人听说过这位不是易卜生的挪威剧作家。轮到他有些茫然了,开始有点不太自信起来。

他的妻子有一位闺蜜,嫁去挪威很久了,回国探亲,有一段时间住在他家。一见面,他就向她打听约恩·福瑟,好像那是挪威国宝似的。

对不起,没听说过哎,他很出名吗?”

哦,那大概没有吧。

他有些沮丧。感觉自己与外界还是有些信息偏差,或者,可能封闭太久,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些问题,把二流作家当成了顶流。

不过这时,他又想起了另一个人。

那你知道豪格吗,一位诗人,是种苹果树的。

豪格是他在高窗下读到的另一位挪威人,他非常喜欢的一位田园诗人。

也没有哎,你想找他吗?我帮你联系。

想找啊,但豪格已经死了。

约恩·福瑟,以及豪格,其实都是他余生清单里的名字:与约恩·福瑟聊一次天,在豪格的苹果园里住一段时间。他把这个曾经的想法告诉了她。

过了一段时间,她说:

豪格的苹果园已经找到了,那儿有小屋子,确实可以住,已经跟你联系好了,明年春天开花的时候可以去。

她把约恩·福瑟忘了。他想着,只能到挪威再说了。

 

假如有一天

陶潜来看我,我要

给他看看我的樱桃树和苹果树

这是豪格的一首仿俳句。和约恩·福瑟一样,挪威人的文字就是这么直白、可爱,它的深度来自于语言内部的张力。

和年轻时不同,这是他现在偏爱的语言方式。

他非常耐心地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但等来的是一场空。疫情清空了他所有的计划。

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但荒野并不需要人类出示绿码。他不得不作了调整,想起了余生清单里的另一项,去往无依之地,做一个逆行的鲁滨逊。

在路上,他认识了一些新朋友。非常偶然地,他与一位摄影师和一位戏剧导演聊起了戏剧,并凑在一起,在自然环境中开始一些即兴实验,它有戏剧性的内核,但以影像呈现。

起初他向他们说起约恩·福瑟,但是没有反应,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提起。他有些犹豫,自己对于这位剧作家的热爱或许只是一种个人偏爱。

当他向他们说起彼得·汉德克,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的奥地利戏剧家,才算找到了一些共同话语。他也是在高墙里读到了《形同陌路的时刻》,回家后才开始到处找彼得·汉德克的剧本,旅途中,他经常随身带着一本《缓慢的归乡》。

当然,他们聊得最多的是契诃夫与彼得·布鲁克,这就不用多说了。

渐渐地,他以为把约恩·福瑟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他从香格里拉洛吉乡,穿过一个狭窄的峡谷,到达四川木里的俄亚大村,在冲天河畔,沿着山坡,有一处密密麻麻的蜂巢式建筑群,居住着250多户人家,他们都是五百年前移民此地的纳西族淘金客的后裔。

村子里依山而建的屋顶,一层一层连接在一起,走在上面,不知为啥,可能是感受到了一种流浪的气质,他先是想起了库斯图里卡,以及他的电影《送牛奶的人》。然后很自然地,他又想起了约恩·福瑟。

他觉得这些连绵的石头屋顶是一个天然的剧场。很适合某一类戏剧。

他把想法告诉了两位合作伙伴,并在群里推送约恩·福瑟的书,建议他们尽快阅读。

又过了一段,他又在群里催问他们读得怎么样了,并留下一句:

我估计约恩·福瑟今年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半个月后的十月五日傍晚。

他正和一位纪录片制作人在咖啡馆聊天,那位朋友听到手机信息推送的声音,顺手拿起来看了一眼,忽然一脸疑惑,问他:

你知道约恩·福瑟吗?

知道啊,还挺熟悉他的作品。

啊,你居然知道啊,他刚拿诺奖了。

哈哈,我还真猜到了。他有点兴奋,但并不惊讶。其实,彼得·汉德克拿这个奖前他也猜到了。

但他并没有兴奋到跳起来的程度。这确实是他的真实判断,要么约恩·福瑟,要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两选一,但他更看好约恩·福瑟。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下一年吧。他曾经也非常看好阿摩司·奥兹,那本《爱与黑暗的故事》给过他很大的勇气,但很遗憾,在他回家那年年底,就听到奥兹去世的消息。

他想,大概没有人比他更用心地读过他们的书。而且,有些时候,他感觉自己与他们是一体的,不知道是谁附体了谁。这种微妙的感觉只有在读某类书时才会自然滋生,无法预判。

他确实非常高兴,并不是因为猜中了结果,而是更隐性的东西。他觉得某种无法言明但又莫名存在的自我怀疑终于得到了释放,内心的隐秘选择,曾经自以为个人偏爱,终于被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所认可。

那晚他特地蒸了一条金鲳,还煲了苦瓜黄豆排骨汤。独自吃完,他给正在外地的妻子打电话,说起了这件事,并问她是否还记得送书的事。

妻子追问他,这个人为啥得奖呢?

他顺便用手机查了一下。授奖辞说,为不能言说之事发声。

这个评价让他想起彼得·布鲁克对神圣戏剧的定义:让隐形事物现形。

你觉得你俩有类似之处?妻子又问。

好像是。

那么,相似的本质是什么?

他想了一下,大概十秒钟。

普适价值。

 

那晚他睡得很晚,心里一直在嘀咕,当对方拿到了诺贝尔奖,余生清单中渴望见面聊天的机会,看来就十分渺茫了。除非,除非……

于是,他坐到电脑前,开始回忆。

 

沈颢

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冬绿
相关阅读
约恩·福瑟诺奖演讲:好的写作与所有说教相对立揽获70亿美元,他与Lululemon的爱恨情仇 |【经纬低调分享】再相聚,又传奇命运组合论 第二章 命运环境论 第三节如何做到有故事性的剪辑?一个超级大国的道义形象,在他的笔下瞬间崩塌宾州福吉谷(Valley Forge),秋景画卷奇特的天鹅兰,太美了闲话红楼 (8)文革红八月铁证渗血 - 被北大附中打死的工人陈彦荣长子留下清华附中红卫兵让他前去北大附中领尸体的介绍信又一份节日礼物抵达王友琴博士,记录者的安好 与读者有关 与记录历史的温度有关无眠|约恩·福瑟无形的苦难《木棉红》&《好好》深度对话《奥本海默传》作者、普利策奖得主凯·伯德:奥本海默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与今天的我们密切相关日常鲜花与节日装饰(外一篇)科学有故事!覆盖中小学全学科知识,颠覆了你对科普书的刻板印象…小学四年级时在食堂吃饭SpaceX与约翰迪尔签署协议,为农业设备接入星链网络;宁德时代、比亚迪强推降本,动力电池将进入每瓦时0.3元时代丨智能制造日报逻辑的三次觉醒:自洽|他洽|续洽| 商业分析家Suri戏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我们家的第一位“医生”不明白播客:Ian Johnson/江雪 - 星火 Spark震惊|他突然去世!去年才订婚……Mountlake Terrace 小镇过圣诞吕洪来谈科学养生之九:科学养生需要克服陋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支持以色列救命|他怎么变成这样了!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鹤鼎莲方壶: 第二十节家居修理系列:保温篇(2)外墙的保暖充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