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命运组合论 第二章 命运环境论 第三节

命运组合论 第二章 命运环境论 第三节

博客

人是时间的产物,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落里。或者说,每个人都生存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与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上说,人的命运又是社会人文环境的产物。人们通过各类主观活动能动地作用于社会,而又受到社会运行各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命运因此自然具有浓厚的社会特征、时代特征。

人们常说,时势造就英雄。时势是什么?就是格局,就是态势,就是特定的时间段所具有的社会客观形势。如社会变革、朝代更替、战争爆发、社会动荡等等。在旧的时代的利益格局下,一个人的命运可能是固定的,卑贱的,永远无法得到某些东西,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现有的生存状态。我国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典型的时势造就的历史英雄人物。如果不是秦失其鹿,天下反秦之势汹汹如潮的话,刘邦这个沛县的小吏,如何能够拉起一支队伍,逐鹿中原?朱元璋本是一个要饭的叫花子,还曾做过和尚,如果不是元末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对立严重,各地反元斗争空前激烈的话,朱元璋就没有机会参加起义军,更不可能成为起义军领袖,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是中山靖王之后,正宗汉室“血统”,但无奈家道衰落,只得编织草席为生,尽管志存高远,也苦于无门崛起。恰逢黄巾军起义作乱,朝廷张榜征兵。刘备面对榜文长吁短叹之时,来了豹头环眼的黑大汉张飞,又来了枣红脸丹凤眼的美男关羽,三人搭话,相见恨晚,于是在张飞家的桃园敬香盟誓,结为兄弟,并共同组建了一支小队伍。经过几年的打拼,刘备之军虽然颇有气象,但仍然很弱小。经徐庶举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决定出山之时,透彻地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确立了先取荆州为本,后取西川建国,北拒曹操,东联孙吴,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的战略构想。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顺应天下大势,夺取西蜀五十四州,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取其一。可见,刘备也是一个因时势造就的历史英雄人物。

时势造化弄人。它可以助人乘势而起,如大鹏之展翅,直上云霄九重,展现英雄的命运光辉;它也可以似泰山压顶,将某些看似强大的人物,挤压成粉末,落一个凄惨惨的命运结局。“苦命皇帝”崇桢,就是被大势所毁灭的一个大人物。崇桢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十七岁登基,当时国家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外有清军的侵扰和觊觎,内有全国性的大饥荒,以及各地饥民的揭竿而起,而给明朝以致命打击的,是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的起义造反。崇桢皇帝在位17年,曾立志复兴国家,梦想做一代明君,他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的勤奋简直可以评定为帝王中的楷模。但是,他却生不逢时,在一个错误的时期被推上帝位。时代给予他特殊的身份,却没有给予他强健的体魄和坚毅的性格。历史为他提供了舞台,却是一个摇摇欲坠、无法一展身手的舞台。积重难返的国势和日益加深的危机,使得一度踌躇满志的他难以振作精神,生性多疑和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注定无法演绎中兴之君的梦想。公元1644年3月18日晚,在大顺军攻城的炮声中,崇桢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吊死在煤山寿皇亭旁的树上。崇桢之死,标志着明王朝的灭亡,也标志着崇桢悲惨命运的落幕。著名明清史专家孟森在他的《明史讲义》中曾经这样评价崇桢皇帝:“思宗(即崇桢皇帝)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以矣。”可见,明朝之亡,非崇桢一人之亡;崇桢之死,非崇桢自身一己之因而死。明朝之亡,崇桢之死,乃天下大势使然。

有道是,时代朝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袁世凯的最终命运结局,也十分典型地证明了逆大势而行的悲惨下场。袁世凯是历史上的一位大人物,北洋军阀头子,满清末年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政府差不多全部的权力。当时南北议和,袁世凯表示愿意顺从民意,推翻帝制,拥护共和,从而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可是,袁世凯坐稳总统宝座之后,竟以一国总统之权威,巧设机谋,费尽心机,登基做“洪宪皇帝”,结果全国共讨,万人痛骂,短短的83天就呜呼哀哉,一命归西。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与整个社会比较起来,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犹如大海浪尖上的一片树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如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1968年的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以及1977年的恢复高考。这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给全国广大百姓的命运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普遍的。1957年的反右运动,有50多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戴上“帽子”,开始了各自痛苦的人生。有的坐牢判刑,有的被遣送到偏远地区的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也有的由机关、学校、医院等下放到农村工厂,由群众监督劳动。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这批知识分子无疑是国家的精英,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假如没有这场反右派运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将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人生历程将是一片光明与美好,命运肯定比一般人要好得多。可是,这场反右派运动,由于他们的直言,由于他们的冲动,也由于别的一些什么原因,他们的命运一下子从云端掉到泥潭里,受他们影响和牵连的还有他们的妻儿父母,亲朋好友。这里面演绎的苦难人生,可谓千姿百态: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老父床上奄奄待毙,幼儿流落街头……后来的影视作品、文艺作品和许多回忆性文章,都作了真实的描述与诉说。老刘是1951年的大学毕业生,据说解放前还是学校共产党组织的外围成员,这一点一直未得到证实。老刘大学毕业后,不知道怎么弄的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做的是写写画画的宣传工作。他不满意这份工作,加之为人耿直,也有点自傲,与周围同事的关系不够好,与领导也有不少矛盾。在1957年大鸣大放的时候,他表现很积极,既大鸣又大放,还写大字报,言辞颇为尖锐。这里面既有怨恨情绪的发泄,也有真诚帮助党组织克服缺点的意思表示。运动后期,风向突变,各级党组织开始布置抓右派,老刘第一个被定为右派。老刘的人生轨迹由此彻底改变了。这天,他正要举行婚礼,突然来了一群保卫干部,将他带到会议室,宣布他为右派分子,并对他的右派言行进行揭露与批斗。他不服,甚至愤怒地争辩质问,结果招来一顿拳脚,破了头皮,断了肋骨。晚上,他拖着疼痛的身体,独自躺在床上,望着窗玻璃上的红喜字,手里拿着一张纸,那是与他领了结婚证尚未入洞房的妻子写的告别留言,心中的忿恨与不平,疑惑与无奈,如潮水般汹汹而来。老刘由于不配合不认错,在单位被批斗了好多次,身上留下的伤疤数不胜数。他被打成右派后,首先受连累的是他那位在公安局做政治保卫干部的弟弟,他弟弟是党员,是单位培养的干部苗子,本来已内定为政保科副科长。他的事出来后,弟弟的副科长告吹了,而且公安系统也不能呆,被调到商业部门当了一名普通干部。他的父亲知道了两个儿子的事情,急火攻心,血冲脑顶,口吐白沫而亡。老刘成了右派,办公室不能坐了,被安排到猪场喂猪。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批斗“地富反坏右”和“走资派”愈演愈烈。文革前期,工厂里隔三岔五就是一场批斗会,十场批斗会七八场有他,甚至经常由陪斗变为主斗对象。有一次批判会,有人检举揭发,说他经常偷偷地在猪栏里记变天账,还经常买报纸看,窥探方向,寻找机会,企图变天翻案。他反驳说,没有变天账,所记的都是养猪的一些体会。这一下人群激愤,检举者和另外几个冲上台来的群众,一齐动手,将他一顿暴打。他倒在地上,流了好多血,满口的牙齿全打脱了。从此,他只能吃稀的和软的食物,凡是需要咀嚼的东西,一概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右派分批摘帽平反,老刘是最后一批摘帽平反的人。平反后的老刘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状况也不好,单位将他从猪场调到工会,管理图书报刊,直到退休。他终身未娶,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谁愿意嫁给他这样的右派分子?他没有子女后代,弟弟和侄儿侄女们也不愿意与他往来,都说他是毛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六十七岁那年,老刘孤苦地走完了一生。

1966年至1976年发生在我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与动乱。这个非常时期,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命运,也纷纷发生了非常态的变化。各级各地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被打倒,许多身经百战的老革命、老干部从高位上被拉下来,戴高帽,进牛棚,遭批斗,挂牌游街,身陷囹圄,甚至死于非命。曾经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贺龙元帅也不能幸免于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含冤蒙屈,竟无处诉说,无处申辩,任人宰割,饱受非人折磨,凄凉弃世。在遗体焚烧场上,连个真实的姓名也没有。人生如此谢幕,命运给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伟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那个非常的年代,人斗人,人整人,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为敌,如此种种之怪状,随处可见。在那个政治混乱,思想狂热,法纪废弛的岁月,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各种荒唐的悲剧惨案轮番上演。例如,1967年8月初,广州城突然掀起一股打“劳改犯”的热潮,使广州市民陷入“红色恐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对于这股潮流,当事人和受害人至今还噤若寒蝉。据2013年4月22日《文萃报》转载的文章称,进入1967年夏季,武斗正酣的广州街头忽然传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说是粤北“劳改犯”大暴动,将会很快前来洗劫广州城。消息传开之后,广州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广州公检法机关也是一片大乱,仅8月6日,公检法机关就多次受到冲击。8月8日,传闻市郊茶头一个农场的“劳改犯”500多人走掉400多。最权威的是《广州地方志》记载,8月10日,市收容遣送站放走84名收容人员和拒收樟木头收容所送来的两车共83名偷渡人员。之后,“释放劳改犯”的谣言不胫而走。据广州一位居民回忆:“当时,一德路商铺林立,由于害怕被洗劫,在顶层用杉木搭起天梯,互相联通联防,成了广州怪异一景。”此时,“不管什么人,打了再算”,“打死都不出声”,“劳改犯打死活该”等论调大行其道,形成一个“劳改犯就该人人喊打”的氛围。但若不是劳改犯呢?照打!谁也没有想到群众的思维已经落入危险的陷阱之中。有人于1995年开始调查,找到可能是第一例被杀害的人。文章这样记述死者家属的控诉:我哥“文革”前是广州七中的毕业生,本来他初中、高中的各科成绩一直很好,还特别喜欢唐诗宋词。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哥哥当时不可能被录取上大学。他那时想得多,精神渐渐不正常了。那天晚上,我哥吃完饭像往常一样去散步,谁也没有料到一夜未回。当时到处都搞“街道联防”,街街巷巷安了闸,晚上见生人过就打锣、追杀。全家人在焦急不安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出去找人的父亲回来说,见到我哥在东山口一路车总站,被吊死在电线杆上。并且不是由我们收尸的,是政府处理,没有骨灰。广州培英中学一位教师回忆起另一个事实:“1967年8月12日早上,我从惠福路家里出来,走珠海中路到西门口,乘19路公交汽车返白鹤洞学校。上车之前,发现这路段有一个吊尸,上车后,沿路看得就多了,中山七路、中山八路,过珠江大桥、芳村……一直到白鹤洞,仅是从车上一侧(人多挡住,看不见另一侧),就数出10具尸体。那个年头,人们对“阶级敌人”充满了“阶级仇恨”。“劳改犯”属于“阶级敌人”,逮住就往死里打,毫不手软。好好的一个人,有人叫一句“这是劳改犯”,立刻就会有一帮人围上去,用木棍、铁管甚至用枪去消灭他。从人们的回忆看出,许多死者都是平民百姓,并不是劳改犯,而且就是广州市居民。事后,广州“红警司”曾组织公安刑警和中学生,分两拨点数各地的尸体,得出180多和190多这两个接近的数字,应该比较有参考价值。实际上到底有没有劳改犯逃脱这回事,谁也没有得出结论,成为“文革”时期的一宗悬案。

社会的不理性或非正常化状态,往往是思想狂热的杰作。在那种岁月里,仿佛一脚踏入了虚幻离奇的洞穴,所经所历,在今天看来却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出身压死人”,“黑五类”(即地、富、反、坏、右分子)及其子女或近亲属,被打入“另册”,剥夺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无法正常主张自己的命运。不少有才华有思想的无辜青年,在争取应得的政治权利的过程中,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潭。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阶级歧视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文革”兴起之初,一曲《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歌曲,把这种歧视更是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革”时期因写《出身论》而在青年中引起强烈震动,最终也因此而遭枪决的遇罗克的遭遇,在当时出身不好的青年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遇罗克的父亲原是水利电力部华北电力总局的工程师,母亲是一家公私合营工厂的私方副厂长,1957年双双被划为右派,当时遇罗克十五岁,他的操行一下子就从“优”变成了“中”。1960年夏天,遇罗克高中毕业,虽然他的文理两科成绩在班级和年级里是拔尖的,报考志愿时他还是只敢填报地质专业,以为报考这个冷门也许比较容易用优异的成绩掩盖父母的政治问题。结果,他还是榜上无名。后来有人查看了教育部存档的成绩单,证实他考得确实很好,但因家庭问题而未予录取。遇罗克此时家境已十分困难,父亲去劳改,剩下一家六口,全凭母亲几十元钱的工资度日。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就响应号召,自愿上山下乡,成为北京市最早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之一。在生产劳动之余,他同几个境遇相似的伙伴刻苦攻读,此时他对自己的前程,还抱有些许幻想,“少年幸遇读书风”,就是他那时写下的诗句。1962年,大学扩大招生的消息传来,他和伙伴们非常振奋,以为作为社会青年去报考,就不会再有人作梗。他积极报考,考后觉得很有把握,不料又是名落孙山。这时,传来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的消息,征兵开始了,他又立刻报名,“大学不要,我们上前线去,战斗会证明我们有一颗赤子之心!”然而,他们连检查身体的资格也得不到。新打击落在旧伤口上,使他倍觉疼痛和惶惑。1964年初,他因病离开农村。两个月后,他被分配到科技情报所做翻译资料的合同工,后来又到一个小学代课,始终未能得到一个固定职业。无论他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表现出多么出色的能力,但没有人敢要一个右派的儿子。正是因为多年来为出身问题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使他在“文革”时大胆写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出身论》。这篇文章发表在1967年1月18日《中学文革报》的创刊号上,这份报纸只出了这一期就停刊了。文章开宗明义就提到出身对青年造成的伤害:“特别是所谓黑五类出身的青年,即‘狗崽子’,已经成了准专政的对象。他们是先天的‘罪人’。在它的影响下,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文章提到,每年大学招生完毕,高教部总发表公告:“本年优先录取了大批工农子弟、革干子弟。”不少大学几乎完全不招收黑五类子女,大学中的重要科系就更不用提了。学校以设立“工农革干班”为荣,上了大学的,也是出身好的受优待,不少大学还设立“贫协”一类组织,与团组织并列。文中说街道办事处印制的无职青年求业登记表上,也有出身这一项,用工单位来挑人,没有不挑出身好的。要不,放着出身好的你不挑,单挑出身坏的,是什么思想?所以,不被学校录取而在街道求职的青年,历年积淀下来的,大多是出身不好的。文中敢于公开大胆地宣称,盛行一时的那副著名的血统论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不是真理,而是绝对的错误。他说,它的错误在于,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而实际上,社会影响也罢,家庭影响也好,都是外因,而人是能够选择自己前进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感召力。唯家庭出身,强调血统,这貌似立场鲜明,貌似有阶级观点,其实,这是阶级偏见。“按照他们的观点,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共产主义就永远不能成功,所以他们不是共产主义者。”当时关于阶级政策,最权威的解释是:“一我们有成分论,二不唯成分论,三重在政治表现。”甚至不少高级领导人谈到出身问题时,也以这段话教导青年。遇罗克却指出,这是不看对象,是把背叛本阶级的个别分子讲的话,用在这些分子的子女身上了。而成分和出身,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哪里有一种没有剥削的剥削阶级呢?其次,他提出出身和表现关系甚小,他揭穿了当时最流行的“既看出身,也看表现”这一观点的虚伪,他说:“出身是死的,表现是活的,用死标准和活标准同时衡量一个人,能得出同一个结论吗……究竟一个人所受影响是好是坏,只能从实践中检验。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表现。表现好的,影响就好;表现不好的,影响就不好。这和出身毫无牵涉。”在中国整个社会将阶级斗争之弦绷得紧而又紧、官方媒介反复强调不同阶级之间不仅谈不上什么平等和爱,甚至也绝不能存有一丝调和和温存的时候,他却敢于公开宣称:人的政治权利,应该是平等的。这实在是太超前了!然而,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至今读来,仍让人对他思想的深刻、批判锋芒的尖锐感佩不已;而文章中声声血泪的控诉,尤令人感到不平和沉重。遇罗克为自己这篇思想解放宣言而遭逮捕,并被枪决,付出了所能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生命,以及全家被株连。

“文革”是一个特定的混乱年代,也是思想专制最严酷的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中国大地上,流传着一种故事梗概完全相同而文字长短不一的读物,被称之为手抄本。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一本是描写归国科学家的爱情故事《归来》,另一本则是淫秽读物《少女之心》。《归来》的作者是湖南长沙人张扬,他于1963年根据真实故事写成了一本描写知识分子曲折的事业、生活和爱情的小说初稿,小说主人公苏冠兰的原型就是自己的舅舅。这部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手抄本小说,与其作者张扬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几经磨难,履死地而后生。从小说的初稿《浪花》到《香山叶正红》再到《归来》,小说三易其名,历经十几稿,张扬也从一名中学生成为一位知识青年。1965年,张扬插队到湖南省浏阳县的中岳公社。在劳作之余,在乡村的土屋里,张扬怀着对文学的热情不断修改着小说,直到1970年第一次入狱,才不得不停下来。那时,张扬因为对“文化大革命”提出怀疑,跟浏阳一中的一个红卫兵小将在通信里头说了一些黑话,什么“要砍倒那淋漓的偶像”,“识破蒙太尼里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红衣大主教”,其实很明显都是指向林彪及彻底否定“文革”的。后来这个红卫兵小将被捕,抄他的家时发现了张扬的信。张扬因此被抓,作为反革命送进浏阳的看守所。后来林彪叛国逃跑摔死了,张扬就承认通信里恶毒攻击的就是林彪。由于情势所变,1972年底,张扬被释放了,回到原来的乡村土屋,继续埋头改写小说。他竟不知情的是,这部小说初稿经他弟弟的手已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名,《氢弹之母》、《归来》、《归国》等等,其中有一本流传到北京,是一位工人从湖南衡阳带过去的,没有封面,也不知道叫什么书名,他看完以后,就做了一个封面,取名《第二次握手》。结果以北京为辐射点向全国扩散的时候,书名基本上都叫《第二次握手》。在当时“批林批孔批周公”的风声中,张扬在小说中对周恩来的赞颂,引起了姚文元的注意。姚文元在电话里做了这样的指示:我翻了一下,这是一本很坏的东西,实际上是搞修正主义,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不是一本一般的坏书,要查一下作者是谁?是怎么搞出来的?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帮助查。就这样,在大人物的关注下,1975年1月,张扬“落网”,被关进长沙某监狱,被内定为死刑。在狱中,张扬认定自己的小说是歌颂真善美的,自己是无罪的,不断地给有关部门写信申诉。在多次申诉未果之后,绝食是张扬狱中斗争的一部分,身体成了文字以外的又一件斗争工具,两次绝食,最长的一次竟达十四天之久。1978年,中国结束了“文革”动乱,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该案平反获得了胡耀邦的支持。1979年1月18日,时年三十五岁的张扬终获释放。四年的牢狱之苦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到了崩溃的边缘,体重不到四十公斤。可为了《第二次握手》的公开出版,张扬在北京结核病医院的病床上支起小书桌,短短的五十多天,完成了二十五万字的定稿。1979年7月22日,《第二次握手》终于由手抄本变成沉甸甸的铅字,在北京王府井书店首发。这本书累计印数达四百三十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三天后,《人民日报》为小说的出版发表了题为《正义得到伸张,冤案得到平反》的文章。

遇罗克和《出身论》,张扬和《第二次握手》,其命运的遭逢际遇,令人唏嘘感叹不已。时代的大起大落,带给芸芸众生的是大灾大难、大悲大喜。时代风云变幻这只无形的手,又常常是那样的强硬,使人无法抵御它的捉弄,身不由己,命也不能由己。

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特定时代的社会大背景而自主作为。在那所谓革命的年代,同时也是封闭的年代,形成了一个独特命运形态的群体——“老三届”(即1966年、1967年、1968年初高中毕业生),老三届这个命运独特的群体,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的成长经历大致相似,生命底色大抵相同,头上顶的是同样的太阳,嘴里唱的都是同样的歌曲,心中秉承的都是同样的意志,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同样的鲜血,可就是每个人都不知道,命运会在何时把自己遣送何方。对于老三届人来说,不可能理解,不可能选择,不可能超越的东西太多了。反过来,历史又要他们用命运去承负过重的责任。这的确是一个残酷的事实。1968年掀起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的命运。老三届毕业生,怀抱单纯的热情理想,落藉到中国社会最底层,历经各种磨难,使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广大乡村和农民的真实情况,还体会到社会人生的诸般严酷世相,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群体的独特个性,以及一个独特的共名——“知青”。知青的命运,就像一杯定额分配的苦酒,喝与不喝,都由不得自己,“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为不可选择的现实。这场前后历时10年的知青运动,共有2000万人卷入其中,若按家庭计算,估计约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城镇家庭受到波及。

老三届那代人有着浓厚的“生不逢时”的味道,出生在激烈变革的1949年前后,那时他们的妈妈们可不会像今天的准妈妈们,还懂得保胎期及胎教之类;到了十来岁长身体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身体发育受损;到了该上大学的岁数,又碰到“文革”和“上山下乡”,学历因上帝的笔误和历史轨迹的偏差,被定格在初中、高中,虽然后来的高考恢复以及“电大”、“自考”等,改写了一些人的学历,但所占比例很小;好不容易“文革”噩梦结束,又集中面临返城、考大学、找工作、找住房、找对象、结婚生子,然后,还要为今天已和当年自己同样年龄的儿女考大学、找工作操心,等一切奋斗得差不多了,也到了该下岗回家的年龄。他们那一代人的最可悲处,就在于人生的每个年龄段,都不能做那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时空断代,人生错位。至今,几乎每个人内心深处都留有各自在那段历史时期的抱撼和隐痛,一些人谈起,还会对当时被裹挟在社会剧烈的变动中,被强行拿走自己的未来而心有不平。如果把老三届这个群体放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观察,明显感受到他们的整体命运始终伴随中国现代政治而跌宕起伏。几乎每次社会大动荡,他们都成为主要载体,或者说是主要的牺牲品,凸显出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所大学中的实验班角色。如果把他们这个群体放到同时代的国际社会中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整体经历不仅绝无仅有,而且具有不可复制性。他们是在国际社会都在向都市化发展迈进中,主导了一场反历史前进方向的社会大迁徙。上山下乡是这代人并不幸运的历史,但这一难忘的经历磨砺与奠定了他们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品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人生经验最丰富,从而精神世界也相当丰富的一代人。甚至,许多不能写进教科书里的人生哲理也由特殊的生活经历教会了他们。因此,上山下乡多少弥补了他们所受教育的不足。他们的偏执狂热,在那些偏僻乡村,在那些贫穷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中间逐渐冷却下来。他们的人格缺陷,也是在那种严酷艰苦的环境中,多少得到一些纠正和改变。并不是说贫下中农比知青更先进、更文明,而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越是偏远的乡村,其遭受政治风浪的波及就越少;那里人们的生活也越正常、越接近人生的自然常态,这是扭曲的时代才特有的扭曲的纠正方法。所以,“接受再教育”的历程,造就了共和国历史上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格和优良品质:即不贪婪、不谗佞,更不会因一己之私利而背叛自己坦荡做人的初衷。然而,无论如何,老三届这一代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如果用代与代之间做比较,他们是受害最深的一代人。一位学者曾这样分析评价:他们在了解国情、了解基层和个人意志品质锻炼方面确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为此“得”付出的诸多代价中最沉重的莫过于青春的逝去和知识结构的欠缺。此一“失”终生难以弥补。这代人中每位佼佼者身后被埋没的同龄人的基数比任何一代都高,换句话说,这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代,被淘汰者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无能,很多是出于历史的阴差阳错。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进程的改变,往往也改变着千百万人的命运。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的伟大决定,影响和改变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给1966年以来的30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带来了命运的惊喜与希望。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全国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恢复高考。文件规定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岁,未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1977年底,全国570多万人报考,录取23.7万人,录取率百分之四点八。1978年7月,618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了42.7万人。据统计,全国高校77、78、79三届共招生88万余人。这88万人统统被人们称为含有特殊意义的“新三级”。这些由老三届变为新三级的大学生们,人生意义非同寻常,他们是绝处逢生的一批苦命儿,是人生道路上浮出水面的幸运儿。从此,他们出人头地,毕业后很多人官运亨通、财运亨通、学(术)运亨通,真应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话了。据张晓霞所著《中国高层智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披露,影响当今中国发展进程的“京城四少”(即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除钟朋荣外,魏杰、樊纲、刘伟都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魏杰生于1952年10月,是一位极普通的农家子弟。1977年,魏杰考取了西北大学管理学院(或称经济系),两年后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被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招至麾下,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1984年底,魏杰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的门徒。1988年,魏杰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并破格晋升为经济学副教授;199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调任经济系担任系主任;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樊纲1954年出生于北京,上大学前是一名上山下乡知青。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樊纲考取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又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硕士;硕士毕业后被公派美国国民经济研究院及哈佛大学作访问研究;回国后,198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樊纲现担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樊纲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著作颇丰,观点又往往有惊人之处,再加上他年龄的优势以及他所担任的职务的重要性,所以被视为经济学界的一颗新星,一匹惊世骇俗的经济学“黑马”。刘伟生于1957年,是军人的后代。刘伟当年填写报考志愿时,并没有想到会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甚至连经济系到底是学什么,都不太清楚。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首届大学生,到1992年成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94年成为北京大学及全国最年轻的博导、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前后花了十七年的时间。短短十几年就已获得学术最高职称及荣誉,达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梦寐以求需要奋斗终生才能实现的目标。刘伟及其一代学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专业人才,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条件下,会长期受到政府的扶植和关照。鸿运当头,命途灿烂。因为这一代经济学家,本身就是经济改革的成果象征,同时,也是一定发展阶段的既得利益者群体。

时至今日,许多“新三级”的学子们,在登上学术或事业的一定高度后,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忆及当年,感恩高考制度恢复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庆幸自己的人生命运因此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能够领略人生的许多良辰与美景。每每回忆,这些人都会百感交集,豪情澎湃,沉浸在昨日脱离苦海的幸运和这之后成为社会名流的辉煌中。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上大学让他们自己有了天壤之别的变化。“新三级”这个群体是辉煌的,他们填补了“文革”后的知识分子青黄不接的空白,也因为恢复高考的幸运,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人才短缺的应急力量,以至于在这之后成了社会中坚力量。

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在非正常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芸芸众生,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上层精英分子,大多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走向,掌握自己的命运状态,甚至无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干什么,不干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少人对那一段被选择的人生经历,至今仍有一番复杂滋味在心头。曾被打成“右派”的那批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基本如此。“老三届”那个群体,大多亦如此。还有哪些树为各种典型的先进人物,以及各领域的拔尖人物,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多被选择的鲜红印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著名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195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组织“燕子突击队”。1960年,《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报道了邢燕子生产自救的事迹,全国形成规模浩大的学习邢燕子的热潮。毛泽东主席5次、周恩来总理13次接见过她。她先后当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执行主席,中共九大代表,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邢燕子现在的家在天津北辰区,客厅陈设简单,墙上悬挂的放大的老照片格外惹眼。这些照片记录了年轻的邢燕子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光荣时刻。邢燕子说:“我这一生,就跟说笑话似的,一会这样一会儿那样,全是急转弯。我没想出名,却出名了,还闹到中央去了;我没想当官,却有了一大堆职务;可是等我想继续革命工作的时候,却突然什么也不让我干了……你说是笑话不是?”邢燕子的一生都是被党选择的,无论经历多大的政治风波,从来没有违背过党的意志。邢燕子最早从天津回乡,目的很简单,就是“回老家跟爷爷作伴”。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一个全国知名人物,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她所在的天津市宝坻县大钟庄公社司家庄大队是个穷队,村里劳动力少,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她先是办了个幼儿园,后来干脆带着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燕子突击队”很快从7个人扩大到16个人,这样一来,妇女就在这个村干起来了。邢燕子带着突击队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三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那是1960年,正值农村最困难的年头,许多回乡知识青年与农民纷纷流入城市躲避饥荒,国家正需要树立一个“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邢燕子的事迹被发现后,立刻在全国造成一个空前的宣传声势,各大报刊、电台纷纷报道,邢燕子还被邀请到福建前线和各地学校作报告。郭沫若专门为邢燕子写了首题为《邢燕子歌》的诗。“一出名来信的就多了,成麻袋成麻袋地装。”这些信里自然有不少表达爱慕之情的,其中不少还是部队的干部。这下惊动了当地领导。要知道,邢燕子是扎根农村的典型,万一她要对外面的人动了心,离开了农村,那影响可大了!“党对我的婚事就开始重视了,特意从唐山地区调来一个副书记,专门对我加强培养。最后替我选了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王学芝是村里的困难户,兄弟四个,家里只有四间房,但他1956年就入党了,是个老党员,思想好,政治可靠,是“党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可邢燕子不同意,不是嫌他家穷,而是觉得对方年龄太大了。“他岁数比我大六七岁呢”。可爷爷喜欢。爷爷认为王学芝老实厚道,将来不会出问题。“我听党的话,也听爷爷的话,我就这么着同意了”。那些年,邢燕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职务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从村、公社、县、市到省,从妇联、共青团到贫代会,大大小小16个职务,“经常半夜三更从被窝里掏出来去开会。”后来邢燕子反映到周总理那里,说每天开会脱离群众,才让她只保留了上一职(天津市委书记)、下一职(司家庄村委书记)。丈夫一个人在家不会做饭,熬的咸粥就着馍馍吃都咸。孩子出生以后,他又承担起了原本该是妈妈的任务。“我们两人从结婚到现在从来也没吵过一次嘴,可是也没说过贴心话,更不像一般的夫妻那样一起去逛个马路什么的,看电视也是这些日子才看到一块儿。”两个人都内向,不爱表达,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邢燕子头几十年太忙了,先是没有机会说,后来是习惯不说了。她感叹自己这一辈子“值”,却分明又透着些隐痛。她最受不了的是有一刊物介绍她是“文革干部”,她说自己是1960年出来的,和“文化大革命”没有什么关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她受到巨大的冲击。在一个闷热的小屋里被关了一个月,接受清查,要她说明和“四人帮”的牵连。让她做检讨的时候,她拒绝了:“要从‘文化大革命’说起我说不着,因为我既不是造反派也不是保皇派,批刘少奇那也是统一安排,我有什么可检讨的呢?我是共产党员,是老老实实带着群众劳动的,没有停过一天生产去造反闹事,天天在地里拉沙、治碱、弄庄稼、搞绿化,干活吃苦有什么错?”那些日子里,邢燕子被贴了无数的大字报,她伤心得吃不下饭,关在屋子里哭。而这些委屈她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过,直到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说了一句话:“邢燕子是党培养起来的,不是‘四人帮’培养的。”她的问题才算清楚了。1981年,四十多岁的她突然被调到一个知青农场。那是一个生活条件比她的村庄更差的地方,杂草丛生,蚊子成群,虽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的职务,她仍然要去拾柴打井挑水,去养猪场干活。1983年,她被解除了天津市市委书记的职务,1987年又被解除了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的职务,1989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新的中央委员与候补中央委员名单里也没有她的名字。此时邢燕子已经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从此结束了。邢燕子真正退休是在2001年,退休前的岗位是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切听党的,党需要当就当,党不需要当就不当。”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人们有着不同的命运状况。处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背景之中,他们的命运底色大致相似,但他们的命运境遇及状态,则各有不同,甚至也有天上地下之差。这里有个能否“识时务”的问题。所谓“识时务”,就是了解形势动态,顺从时代洪流,适应变革或正在变革的社会环境。“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以来备爱追捧与推崇,成为能否建功立业开创人生命运新天地的头等才智。事实上,命运格局恢宏,命途通达顺畅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识时务”的高手;那些命途多舛,命运格局糟糕的人,在变化了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面前,往往表现得麻木不仁,甚至是与之相对抗。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例,作一简单剖析。据统计,当时全国有3000多万符合报考条件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报考的570多万人,报名参考的人数还不到符合报考条件人数的五分之一。尽管这些没有报名参考的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大机遇,难能可贵的机遇!假如那些没有报名参考的人都报名参考,假如参考之后又有人考上了,那么这些人的人生际遇与未参考而拥有的实际命运状态,肯定迥然不同。在“时务”面前,“识”与“不识”,给人带来的是命运的两极现象。譬如说,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50多万名知识分子,虽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的前期经历也大致相同,但他们的后期经历,以及平反改正之后的经历,则各有不同,甚至天上地下:有的人受不了这种冤屈,愤然自杀身亡;有的人始终不低头,不认输,愈遭打压愈反叛,最终身心两残;有的人(即大部分)默默忍受,图存求变;还有的人不与暂时出现的恶劣环境争峰,坚守心中的信念与理想,尽可能地暗中准备和创造条件,以求来日大展身手……王蒙、丛维熙、刘绍崇、张贤亮等一批“右派”作家在摘帽平反之后,其创作激情如岩熔喷溅,其优秀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为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得到最大的彰显,他们的人生命运也骤然升腾。王蒙还以作家身份从政,担任国家文化部部长职务。如此种种,难道不能给我们以宝贵的启迪吗?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happydad76
相关阅读
趴下Flo (Florynce) Kennedy,Gloria Steinem,woman,man,fish,bicycle?北美野牛的呼唤你来过,离我不远,可我浑然不知 (二)10、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 第二章 各安天命(4)梵高的最后70天梦里作诗现实人物张召忠童年追忆 (八)选择好伴侣,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个回国创业,一个移民美国,都成功却都失败胡适辜负了的两个女人尝试制作美味的烩香炸冬瓜薄片肉卷|详细制作过程揭秘!鲜嫩多汁,绝对是味蕾的享受。(视频+图文)又三节打卡!欧文24分9板5助!运球晃晕西蒙斯美如画!7、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 第二章 各安天命(1)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鹤鼎莲方壶: 第三节长篇小说《钉耙王的遗腹子》第二章《湖天一览楼》1册7章(1 ) 一家四口三节打卡!欧文29分9板5助!三分线“勾手”无心插柳柳成荫!IKEA 精选组合衣柜、储物组合柜、办公储物柜、办公桌等全场8折起!8、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 第二章 各安天命(2)邻家王姐为我偷书 (六)一则书讯:《长江东流去》(上卷)应对全球环境恶化,UC Berkeley开设一年制气候解决方案硕士项目,环境类项目受市场青睐红色日记 政变纲领 3.1-4归咎日子过的是心情3天,在智合论坛来一次“勇敢者”之旅!大行观点 | 橡树备忘录:投资环境“大变天”,资产组合需重新配置!没娃了?本来是孩子过的七五三节,现在成了日本的猫猫狗狗节...酒后有吟志愿者招募令丨智合论坛2023,一场知识和朋友的法律嘉年华金秋十月,加东最美枫叶文学城是大观园吗?为什么要来智合论坛2023,一张图告诉你!即刻预约你的智合论坛行程,与勇敢者同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