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江户狂儒,“徂徕豆腐”佳话
东瀛江户狂儒,“徂徕豆腐”佳话
获生徂徕(Ogyuu Sorai)1666年至1728年活动在日本江户中期的儒学家,思想家,文献学家。名双松,字茂卿,通称总右卫门。
徂徕之号来自中国的《诗经》。他批判朱子学和伊藤仁斋后仁斋学。自我标榜重视古代言语、制度文物的研究而立说《古文辞学》。他认为朱熹根本不懂古代语言,认为朱子学是“不过是根据凭空憶测而想象的虚妄学说而已”。彻底批判立足于朱子学的古典解释,并推出对古代中国的古典解读方法论而推出古文辞学(称为护园学派,分类日本儒教学派的古学派)。对中国的兴趣爱好浓厚,且善欢文学和音乐,荻生徂徕读汉语书藉时不像普通的日本人用“训读”来理解,而按照原来的读音来复元本来的意思。
这有些象中国当年的百分之百的马列主义者和马列研究者中标榜自己才是马列主义忠实的理论家,哪怕没有读过《资本论》全文也敢批判各种“反马克思的思想学说”,并独树一帜的“天才”马克思的理论者。
关于荻生徂徕的思想学说姑且不详说。倒是说说日本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徂徕豆腐”,缘于小品相声演员的折子,就象春晚的小品相声定然在全社会引起的效应非凡。徂徕豆腐就是围绕获生徂徕的一个传统“落语”节目,每个流派都有一个自己的版本。如著名的“三遊亭円乐”派的噺《徂徕豆腐》。
“……。正月初二,江户小商人们打早就出门开张其生意了,豆腐店的七兵卫来到芝增上寺门前的贫穷街大棚屋,溜进来往这里住下一样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每天在这里从早到晚都在读书记笔记。
他要了一块豆腐,狠呑虎嚥吃完了,但没有付4文钱的账,说是明天一起付钱。第二天也同样大咀猛嚼之后赊账,第三天也同样说是挂账,七兵卫问年轻人为啥付不起现金。年轻人说为了成为学者经世济民,把社会建设好。“那就等你功成名就后一起付吧”七兵卫开始每天都施舍弃年轻人了。
主要有调味后的豆渣,每天不同的没卖完的当天不同菜肴,隔三天一次米饭団。七兵卫妻子尽心替夫准备的泡菜也分享之。年轻人感激涕零地吃下,在长棚街为称为“豆渣先生”了。
后来因为七兵卫得了风寒感冒严重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豆腐生意也没法做了许久。
病愈后又去看了看长棚屋,发现人去楼空,年轻人已无踪影,问街坊邻居也不知去向。说是“灸太辛耐”(Okyuutsurai)以后多次去访也杳无音信。无奈七兵卫夫妇就将这人当做缘去而忘掉了。
话说到了元禄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开始围剿赤穗浪士的吉郎邸。
第二天豆腐店隔壁失火,瞬时间一片火海周围一带全烧光,豆腐店也烧了。后来木匠政五郎去慰问灾民七兵卫,说是只身逃避到鱼滥坂下的木炭店家避难去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七兵卫,告诉他有人托他转交十两黄金给七兵卫。……后来才知道送钱的正是当年长屋的穷小子读书人送的……”
(其内穿插了许多噱头,笑话)。
原来那贫穷街长屋的穷小子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获生徂徕。当官后不忘报答大恩的故事。
“徂徕豆腐”便由此而生。与Bean curd,tofu的种类没有任何关系。七兵卫
日本的“长屋”,是集体住宅的一种形态,指的是多个住户在水平方向相连,各户大门直接与外界(道路等)相接,邻居之间共享墙壁的建筑。长屋多为在狭窄小巷建造的一层木造住宅,是江戸時代低层集体住宅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