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华法案》的三个具体问题: 背景、内容、影响
《排华法案》的三个具体问题: 背景、内容、影响
在谈论中美关系和美国华人时,人们往往提到1882年制定的《排华法案》,但是也有一些误解,比如排华就是禁止所有的中国人来美国,并且把已经在美国的华人驱逐出美国。有鉴于此,本文参考英文相关研究,试图较为系统地介绍《排华法案》,包括法案制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长期影响。
背景
包括两个方面:1. 美国当时宏观的种族关系。2. 华人自身情况。
华人从1850年代开始来到美国,大多是广东贫困地区的男性,主要在美国西部从事农业、矿业、建筑铁路等,1860年代建成的泛美铁路主要就是由爱尔兰人和华人劳工修建。华人人数增长很快,1850年仅有4018人,1860年达到34933人,十年内增加了将近九倍。1870年这一数字达到64199人,比十年前几乎翻了一番,1880年又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05465人。
十九世纪后期是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盛行的时代,也是美国移民和种族关系大调整的时期,美国的几个主要种族形成了一个等级序列。简单地说,只有白人才能移民美国、获得公民权,黑人被种族隔离,印地人被强制同化,墨西哥人处于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被限制移民美国。
这一时期的白人移民主要来自东南欧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一方面不被西欧裔白人完全接受,被称为“dark whites”。 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华人劳工以低工资、忍受恶劣工作条件等,抢走了白人劳工的工作,种族矛盾升级,在加州发生了多起针对华人劳工的大屠杀。
从华人方面而言,当时的某些生活习惯、或者广义的文化,比如男人留辫子、长指甲,女人裹小脚,也引起了白人的反感。同时,因为清末女性很少来美国(1875年制定的Page法案进一步禁止华人女性入境),使得男女比例长期严重失衡,大约20:1,因而妓院出现。当时华人的其他陋习,比如赌博、抽鸦片,也被某些白人渲染。排华法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
内容
1882年5月,国会通过该法案,最重要的内容是禁止中国劳工入境,劳工的定义是:有技能或无技能的矿工。其次,针对已经在美国的华人,法案规定他们一旦离开美国,返回美国需要相关文件。第三,华人不能获得公民权。
在《排华法案》执行的时期,学生、商人、知识分子等可以来到美国。因此清末民初一批留学生来到美国,他们当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宋氏三姐妹。孙中山以医生的名义在美国活动,他们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作用,可能是《排华法案》制定者没有料到的。
在普通人层面,某些华人劳工积蓄一些资本后,从事小商业,从而把身份从劳工转为商人,这样离美后可以申请返回美国,还可以把家属接到美国,因此出现了一批伪造文件、通过亲属关系来美国的人,主要是年轻男子,他们被美国人叫做“纸儿子”(paper son)。另一方面,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可以获得公民权, 也就是说,法案依旧遵从美国宪法规定的“出生即为公民“原则。
历史影响
《排华法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期作用,制定后华人人口增加的趋势受到抑制,此后数十年,一直到1950年代,华人人数增长不大,有些时期甚至有所减少。但是华人作为一个群体,也从未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华人利用《法案》的漏洞造成的。
法案有效期十年,1892年到期后延长十年,1902年到期后永久化,并且增加条款,华人居民必须登记、取得证明,没有证明的人可能被驱逐出境。1924年,美国修改移民法,只有欧洲人才能移民美国,并且根据1880年各国在美国的人口数量,规定各国的配额,每年不能超过2%。二战时期,中国成为美国盟友,国会于1943年废除了各项排华规定,但是给予中国的移民配额很少。
1965年国会重新修订移民法,允许有色人种移民,此后亚洲人开始大批移民。在此背景下,台湾、香港华人人数增加较快。从1980年代起,大陆移民成为华人移民主力。现在大约五百万华人在美国生活,占美国人口的1.5%。
结语
以上简单回顾了早期华人移民情况,希望对大家讨论相关问题,有所助益。疏漏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