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姑娘京花正传
在大欺骗时代,说出真相就是革命行动。
--乔治·奥威尔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八年,在北京的一个大院里,一个小姑娘呱呱坠地。小姑娘的上辈从外地进京,特别自豪能在天朝的首都扎下根来,就给她取名儿叫“京花”。
按理说,京花的岁数,比我大了将近二十岁。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我必须叫丫一声“婶子”。正因如此,为了尊重她老人家,下文我就尊丫“京花婶儿”。
京花婶儿运气不好,小学没上三年就赶上文革,因此她基础教育的底子算是废了。好在她长在北京,又是大院子弟,借助天时地利,参与了不少文攻武斗,练出来一身的好本领,也算是巾帼不让须眉!
京花婶儿根红苗正,而成年以后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如果好好呆在四九城,应该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可惜,她一念之差,“失节”踏上了美帝的土地。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在美国大地上四处辗转,最后来到了东中部某州的一个小镇肯特,进了肯特州立大学。
肯特州立大学,虽然在美国名不见经传;可是,在只有两万人的肯特小镇,那可是如雷贯耳,名声好比北京大学。美中不足的是,京花婶儿攻读的是核物理,而那绝对是一门冷门专业。
读博士期间,京花婶儿和系里一位教物理的白人教授坠入爱河。在第三个本命年到来之时,她顺利毕业,并和教授正式结为伉俪。
可惜,核物理专业实在害人不浅;放眼全州,也没几个对口的工作机会。京花婶儿只好屈尊降贵,去当地一家卖汽车保险的公司了作了一个分析师。
如果京花婶儿从此相夫教子,在美国小镇里默默无闻地安享平和安逸的生活,人生也算完美。偏偏她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在接近花甲之年,来到海外华人最喜欢的门户网站“文学国”,开博发文。
只可惜京花婶儿先天不足:早年先被文革耽误,后来又学了核物理这种枯燥无味的工科专业。因此她的文章,根本无人问津。她试了各种小技巧,比如自己给自己的博文留评论,或者用自己的马甲账户给自己大吹法螺,凡此等等,均无济于事。
挣扎了五年之后,她好像突然得到了独孤老人的秘密武器,也有人说她获得了东方大国神秘机构的加持。从此之后,她的博文阅读量一飞冲天:不管什么样七拼八凑的文章,阅读量都是全国第一,而且往往比第二名高出50%以上,绝对是遥遥领先!
京花婶儿从此成了文学国的“一姐”,霸气外露,天下无敌。她不仅可以轻轻松松让自己的博文阅读量爆棚,而且兰花指一点,连她粉丝的文章的阅读量,都可以瞬间上天。比如任何一篇新出炉的毫不起眼的文章,她只需左一招“隔山打牛”、右一招“天外飞仙”,阅读量可以在一小时之内超过两千!
京花婶儿的另一个功夫就是善于改写自己的历史。比如,她曾经在自己的博文里吹嘘自己是名校毕业, 夫婿是华尔街上的金融大咖。又比如,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和久经考验的民主党人,她却常常为东方大国的政府洗地,拐弯抹角地吹捧某党。一旦引起读者公愤,她必隐藏博文,从此矢口否认。
只可惜网络有记忆!京花婶儿开博以来,笔耕不辍,共发1600多篇宏文;这个天文数字,天下皆知。可事到如今,她敢拿出来给大家看的,不足150篇,还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个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次京花婶儿荣归故里,碰到一个闺蜜。
闺蜜一脸困惑地问:“花儿,你丫相貌平平,资质平庸;琴棋书画,一窍不通;理财养生,一塌糊涂;美食女工,样样外行。可是你丫在文学国,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碾压所有海外华人。你丫跟我说句实话:你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京花婶儿娇叹一声,语重心长地教训闺蜜:“我亦无他,脸皮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