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民,德国的难民
中国的农民,德国的难民
中国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中包括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
3月5日下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吹风会上进一步谈到,现在中国有1.7亿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目前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03元,最低标准提高20元后,将达到每人每月123元(大约15,62欧元),增幅为19.4%,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
农民与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09年中国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之前实行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在2014年合并后的统称。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大量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以及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就包含其中。
中国官方曾宣传说,这一制度让亿万农民老有所养,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受益群体。
难民在德国能得到什么福利,这主要取决其避难身份。
比如从乌克兰逃离战火来到德国的难民,可以在不经过避难申请程序的情况下,获得暂时庇护性的居留许可。他们的待遇包括有权立刻在德国就业,并且不受任何限制。此外,在德国的大约110万乌克兰难民如果有需要,可以享受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包括从2023年1月起取代二级失业救济金的公民津贴(Bürgergeld)。单身成年人可以领取的公民津贴的数额是每月502欧元。此外,没有居所的难民--和无家可归的德国居民一样,都有权从当地的主管机构那里获得安排的住所。社会福利部门安排的可能是紧急住所、简易旅社,也可能是难民集体宿舍。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医疗保险获得医疗服务。乌克兰难民在德国初步可以获得的居留许可有效期为两年。
通常情况下,避难申请者在到达德国之后,首先会被安置在一个所谓的初步接收点。这些机构由各联邦州自行负责。这种收容中心通常是大型的集体居所,有些是旧兵营改造的。这里通常一个房间会放好几张床,没有烹饪设施,但是饭食是不缺的。难民在这样的接受点可能要停留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直到他们被分配给不同的市县和社区。
德国大多数的社区都设有长期性的集体宿舍,这里可以容纳的人数从30到数百人不等。而这些宿舍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简单但方便的新建房屋,配有花园和儿童游乐设施,有独立的居住单元,也有厨房;但也有一些是偏远区域的破旧房屋,难民在那里不得不四五个人挤一间屋。
在避难申请受理期间,难民的行动自由是受限的:在程序进行期间,有时候在程序结束之后,他们都必须居住在指定地点。
避难申请者在德国能得到什么福利,在所谓的"避难申请者福利法"(Asylbewerberleistungsgesetz)中有明确规定。如果寻求庇护者居住在初步收容中心或者是集体宿舍,他们会得到所谓的"必需供给"。这包括食物、居所、供暖、衣物、个人洗护用品以及家居用品。他们也能得到一些零用钱,以满足个人需求。按照目前的标准,单身者大概每个月能拿到150欧元。
但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些包括食宿在内的"必需供给"不是以实物形式提供,而是以现金支付,那么一个单身的避难申请者目前能拿到的补贴一共是367欧元(每月)。
如果参与志愿者工作,他们还能得到奖励:如果避难申请者做义工,那么就可以得到最多200欧元的奖金。
如果难民出现紧急情况,比如受伤,就必须送到医院治疗。这种情况下,医院可以到社会福利部门那里报销费用。不过各个联邦州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很多州会直接给难民发一张电子医疗卡,他们可以拿着这张卡直接去看医生。也有一些联邦州则要求难民在去医生那里接受治疗之前,先去主管部门申请一个治疗许可。不过,实际覆盖的医疗服务范围并不会因为处理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获得避难身份或者是在德国居留18个月之后,有权享受这一医疗服务的人将能够进入常规的医疗保险体系,就和普通德国居民一样。
而避难申请被拒绝的难民,如果得到所谓的"容忍"身份(Duldung),也有权享受上述"避难申请者福利法"所规定的待遇。也就是说:那些需要遣返离境的人,如果存在出境障碍或者是无法被遣返,那么就可以暂时被容忍留在德国。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提供证明身份的文件,或者是患有在原籍国无法医治的疾病。
为了尽快确定难民身份并获得必需的旅行证件,原籍国当局的协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德国联邦政府和一些国家已经签署了难民接回协议,并且正在寻求和更多国家达成类似协议。很多国家都不愿意接收这些被遣返的难民。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寄给家乡亲人的金钱是这些原籍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在一些国家,这些汇款金额甚至比它们得到的发展援助还多。而且这些钱是实实在在落到老百姓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