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The Boys in the Boat》
很早就听说这本书了,不知为什么拖到了女儿划船的第五个年头才听。
我家离划船的地方开车几分钟,这大概是我们划船的首要原因。几年下来,体会到划船这项运动真花时间。一年四季都是划船季,每周五天,下午四点到六点,还不算路上时间。好处是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女儿用那么多电脑和手机,居然眼睛不近视,身体也健康。当然女儿是很喜欢划船的,不然坚持不了五年。划船也锻炼了她接受挫折的能力。女儿学业上一路高歌,倒是这划船,受身高和体能限制,一路后退。从第一条船掉到第二,第三,女儿泰然处之,真心为队友们喝彩。
到了第五个年头,Regatta(划船比赛),coxswain(舵手),catch a crab(捉蟹),这些刚接触划船时两眼一抹黑的名词,我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书中提到时还颇觉亲切。
然而,当书中的时间退回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个熟悉的划船运动,不由得变得陌生了。
多么不同的时代啊!彼时的美国东岸,精英荟萃,富豪云集。西岸却远未现在的发达。今日汇聚了亚马逊,微软,波音等科技大公司的西雅图,还是一个很一般的城市。华盛顿湖边,今日一米两米买不到的湖景房,乔(Joe)那贫寒的父亲,可以自己随便找块地造房子。
正值经济大萧条时代,华盛顿大学的划船队,历经惊心动魄的层层选拔,赢得了奥运会资格。东岸的精英藤校轻而易举就能支付的比赛费用,到华盛顿大学这里却难住了。最后靠了华盛顿居民的奔走相告热情捐款,才得以成行。
彼时,划船是一项风靡全国的体育运动。比赛时,听众们聚集在收音机旁,等待着激动人心的语音直播,犹如现在的电视直播。比赛现场,有看比赛的火车,沿岸而建。划船比赛一开始,火车也启动了。观众在火车上一路加油,见证船与船的你追我赶。而现在,观赛火车不见了,我们观众,只能守在一处翘首以待。
划船运动的精神却是永恒的。团结合作,追求卓越,永不放弃。教练鼓励甚至挑动船与船之间的比拼,让赢者胜出。比赛结果微弱的差别,在于平日里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训练。
听完书后,刚好根据《The Boys in the Boat》改编的电影热播,于是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电影注重在体育精神,描写了华盛顿大学的划船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赢得奥运金牌的过程。影片刻画了乔,乔的女友乔伊丝(Joyce),划船教练Ulbrickson,造船商George Pocock,舵手Bobby Moch,生病的划船队员Don,一系列各有特色的人物。不过此片人物不是重点,整部影片以划船队的比赛浮沉为主线,把比赛现场的气氛烘托得非常热烈。看完电影,仿佛自己也亲历了当年那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划船比赛。
而我听书时颇为震惊感慨的乔的身世,电影中却简化了很多。为此我看完电影后又去听了一遍书。
第一遍听书时让我困惑的,乔父对乔弃养的事情,一直像梦魇一样萦绕着我。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人物,乔的继母图拉(Thula)。乔在四岁时亲生母亲去世,父亲几年后娶了年轻很多的图拉。
图拉既是乔的继母,也是他的嫂子。图拉的双胞胎姐妹早已经嫁给了桥的哥哥,夫妇俩在西雅图发展。图拉弹钢琴,是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女人。在华州相对落后的东部,图拉寻梦不得,嫁给了丧偶的乔父。自己孩子的相续出生,让这个家庭的负担逐渐加重。自私的图拉,居然怂恿乔父把十岁的乔弃养在华州东部的斯波坎(Spokane),然后一家人搬到了西雅图。
十岁的乔自谋出路,打零工养活自己。还好在哥哥的帮助下,他申请到了华盛顿大学读书。乔去划船,是因为划船提供住处,他可以边工边读。如此乔还是经常担心下学期的学费没有着落。
读书期间,还有几件事,显示了图拉和乔父的不负责任。他俩为了追求图拉的梦想,把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丢在家里,多次跑到别的城市,让图拉参加钢琴表演。乔与乔伊丝想帮助弟妹,也被图拉婉拒。这一切直到图拉去世才嘎然而止。
那个年代,一个艺术女人的寻梦之旅,必然历尽艰难。能理解图拉的梦想,也能理解乔父对图拉的宠爱和支持。然而,作为家长的责任呢?图拉和乔父对乔的弃养,可以说冷血。图拉是自私冷酷的,乔父也很无情。
乔来自这个缺爱的原生家庭,所幸遇到了女友乔伊丝。乔伊丝对乔不离不弃,两人相濡以沫一生。乔伊丝对乔的弟妹也好。乔伊丝对人的暖意,拯救了乔和这个破碎的家庭。
近年常看到原生家庭对孩子一辈子的伤害。觉得这些孩子真是可怜,幼年的伤害,将跟随一生。听了此书,颇为欣慰,原来遇见了对的人,爱是可以治愈这种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