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观后

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观后

博客

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观后

记得两年前在论坛关于此剧有过谈论,曾经是国内很红火的电视连续剧。当时我不以为然——国内能拍出什么好片子?
北风确实那个吹过。当年挥手六口之家,有三人去了北风那个吹的地方。所以我不曾沐浴过北风,但是那个吹吹,还是刻骨铭心,如身临其境的。
要不是最近陪太座看戏我这一辈子也许只有“北风那个吹”印象而已。

这部剧最出彩的是牛鲜花这个人物,可以说牛鲜花的个性(故事)发展决定了本剧的艺术感染力,她是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个性,编剧和导演把握的十分到位,可以相信他(她)们一定有同等的经历才能表达的如此出彩;相较后半部回城做生意的的情节,就显得比较单薄,逻辑发展生硬,从而更验证感人的前半部具有深厚生活体验的基础了。


荒唐的年代,开出的独艳的鲜花

牛鲜花作为乡村女支书有她的双重身份和社会意义。她分管知青工作,对于从城市里来的年轻学生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而她其实和这群学生属于一个年龄层的人,同时代人。所以她比较能理解、同情知情、甚至还和知青帅红兵发生了爱情。

作为一个乡村基层党务工作者,她一个弱女子(相较男权社会和党务工作)能够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其心智该是何等成熟、手段应是何等凌厉,剧中都有充分表达。她出身寒微,是自己跌打滚爬打出江山的。由牛鲜花来掌管知青事物,正是得心应手,把城市来的学生娃管理得服服贴贴,十分有威严。

基层党务工作者都具有观颜察色把握心理活动的老到经验,整人有一套;牛鲜花的出场就让人有这方面预感;当然,没有想到的是,她爱起一个人来,也是具有主导色彩的。
女人在政治漩涡里沉浮,一般都会变得面目可憎,比较时新的例子是外交部的女发言人,面孔像裱了一层浆糊,苍白呆板如常年经血不调的样子------
牛鲜花刚刚出场时就有点那个味道,面目有几分可憎。但是,最后,爱情改变了她的面目,使她变得可亲、甚至可敬了。

显而易见,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超越政治限制。

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知青下乡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大事件,剧情因而具有可观性和独特性。

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假如仅仅是表达了爱情,此剧不会产生这样大的感染力。因为对知青头儿帅红兵情有独钟,进而对知青整体有新的认识,从最初的管理整治方式发展到暗中保护和人情化处理。牛鲜花一出场的党务工作者呆板凶狠的面目改变了。

爱情激发了人性,人性苏醒了,这才是让观者心起微澜的地方。

另一方面,尽管从城市来到乡村,物质贫乏精神单调,思家怀念亲人,面对种种困扰知青们依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真是青春岁月啊。

青春的火花,再严寒的冰冻也熄灭不了它。
这是人性正面的抒发。此剧让我们看到即使在严酷的年代爱情和人性依然存活而且繁盛,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大规模知青下乡,不得已失去课堂、书本、老师,天地再广阔,对于心灵成长仍是狭窄和愚悃的,尤其是中国当时的农村愚昧闭塞,即使像大寨那样的农村又有几个呢?
在正常的年代,知青们应该是在课堂里充实知识、通过社交认识社会,通过信息了解世界。爱情必然伴随青春,那是自然的本性和良知的融合流泻。

青春苦涩,但不应该艰涩;人性微茫,但不应该扭曲;人群有竞争,但不应该你死我活。

可是,知青下乡,过早的把他(她)们投放到本来就不健康不发达的社会群落中去,而政治的划分又把人分成高低,没有法律,只有政治讲法,支书一言九鼎,决定知青的个人命运。原本是怀抱理想充满朝气的青年,结果心里只残留一个回城的愿望,还需要支书的鉴定批准,剧中发生的告密、出卖,甚至围绕爱情,等等情节,原来只是为了一个回城,这是何等猥琐而又压抑的人生啊!

人变得卑微,境界必然低下。知青何辜,何至于陷此窘境?!
知青点里也有爱情在发生,可是那和自由自在的欢爱、青春芳华无忌开放是天壤之别,怎可相提并论?牛栏猪圈里也天天有发情事件,人比它,不过是多了一点曲折,外加许多提心吊胆啊。看看现在80’、90’后的青春岁月,就知道当年的青春是怎样艰涩和苍白。

当年的知青现在都有时间来回顾往事,因而出现了知青文学(化)潮。因为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后来成为社会主角,因而也有歌颂下乡上山的鼓吹。

学生不上课全部到农村去扎根,是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目的,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件举世荒唐的制造愚民事件。识别麦苗和韭菜、使用榔头扳手是对人的最低级别的生活常识要求,不能因为有个别知识分子认不清麦苗和韭菜的区别、不善于使用手工工具就斥诉知识的无用和得出知识分子需要到农村工厂去锻炼(其实是改造世界观洗刷灵魂)的结论。后来得到发挥的知青,大多数都是通过高考重新回到课堂里的,而且即使在下乡的年代,广大知青们渴望知识坚持自学回到课堂的心并不死,这是对统治者最坚决的反抗。无声的反抗,精神的反抗,心灵的反抗。

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反抗就是上街,呼口号,打人,砸东西的表达方式------造反有理的教条深入人心。所以当年整整一代知青下乡,默默在农村跌打滚爬逆来顺受,没有看到明显的暴力反抗,有人据此就来做时代的颂歌了。
荒唐岁月,爱情仍旧生生不息、人性仍有光芒闪耀,不能就此赞美荒唐年代吧?人类发展的轨迹是从农耕社会解脱出来向工业化或者城镇化方向发展,而把一整代年轻学生投放到农村扎根做农民根本就是逆历史潮流的政策。

在那个年代,牛鲜花,是一棵开在邪雾深涧里的花。
社会颠倒了,扭曲的东西就被视为常规。

   鲜花当然不插在牛粪上

牛鲜花的名字响当当,和她的个性相当吻合。显然她是不会把自己插进牛粪里的,虽然她生长的环境很容易把牛粪当作养料。众所周知,中国农村里的女干部,从妇联主任到支书,基本上和男性上级都有暧昧关系,这是文化也是官场现象。牛鲜花当然没有这方面表现,她的生活方面由爱情线索铺垫,她理解男女关系,不一定就降低自己的感情追求。

她是独女,所以在整体落后的农村环境里她还是具有老闺女的身份,以此养成了内心孤傲,随意和任性。但是政治身份掩盖了她的内心,只有在家里自己的空间她才散发出来。她的老父老母让着她,在家里她才无拘无束。

农村愚昧闭塞,她真是一朵鲜花,开得多么孤单、落寂。她投入乡村党务,积极活跃。但是在择偶标准上自有一套。她根本看不上身边的民兵连长。要不是知青下乡,也许她就会是一朵老黄花——坚持不插牛粪。她有追求。

什么追求呢?

帅红兵无意中启发她让她知道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所谓理想。原来牛鲜花也喜欢文艺——文学艺术!农村的环境扼杀了一个年轻人的爱好。

她躺在澡盆里背诵文学名著的段落,在土屋里炕头前舞蹈,都是她内心苏醒焕发的戏剧性伸张,文艺的细胞复活了;理所当然地,人性也随之扩张。

由此,她看待帅红兵的眼光和角度不同以前了,并伸展到其他知青身上。她知道了世界上有才华二字,不同于以往所仅仅知道的才干、能力;她由此产生爱才惜才的情怀,取代以往的所谓培养栽培方式。牛鲜花的感情转折层次非常清晰,到最后堕入爱情,令人信服。

帅红兵对于牛鲜花来说,是一种生活指标,无论是文艺才华和知识层面,还有城市面貌。这一切都是牛鲜花向往的。牛鲜花感人,是因为向往,但并不奢求,虽然是农村女人,并不低俗。

帅红兵亲近牛鲜花,很大的因素是明白受其管辖,自己回城的命运(甚至解除管教)都捏在牛鲜花手里。到最后被感动也是因为牛鲜花使他觉得像自己死去的姐姐那样关怀自己。爱情的铺垫也是极其到位的。

牛鲜花对伤病的帅红兵表白:

从今以后,我就做你的姐姐。

看起来这是责任的表白,其实是爱情的表白,在独特的环境下曲折地表达出来,感人至深。牛鲜花和帅红兵的内心彼此孤独,都需要各自的温暖,姐姐的角色把二人连接起来,心灵软着陆了。看到这里,挥手的老泪陪着牛鲜花也不禁淌下三滴。至此确信:老江湖落泪,不是不可能,是完全有可能。

牛鲜花在帅红兵变成“痴傻”、其女友刘青为了回城弃他而去时,毅然决定和帅红兵结婚,担当起服侍复健的责任。至此,牛鲜花连人带名名至实归,鲜花终于没有插在牛粪上。她的境界高于世俗。首先她承诺了一个姐姐的责任,其次灾祸对于弱势者(牛鲜花于帅红兵在社会阶层和文化层面上处于弱势)不蒂是上天的礼物,牛鲜花知道这是自己不插牛粪的最后一次机会,因为假如不是“痴傻”帅红兵和同伴一样也回城了。

爱得多么艰难,多么无奈。

至此,可以看到政党虽然把人分类成各种政治地位而建立了社会等级,但是传统的社会等级划分和经济地位在政治面目下隐隐发生影响。牛鲜花的党支书不敌城乡差别的鸿沟,在城市招引下,她的政治招牌一文不值。她的爱情只有在非正常状态下才能够得以实现。

挥手老泪第二次打转。鲜花,爱与不爱,你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的执政者。这里要提一下牛鲜花的政治职业在其爱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长期的政治工作养成了牛鲜花敏锐嗅觉和果断魄力,这些职业素质在她和帅红兵相处的时候往往使其得益,不仅仅来自于权力;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她意识到只有背水一博才能摆脱牛粪,结果她成功了。相比之下那个刘青,小鸡肚肠,患得患失,永远没有幸福可言。看来懂点政治也不全是坏事呵。

  鲜花与费雯丽
牛鲜花的扮演者阎妮,演此剧后名气暴红。

把她与费雯丽相提并论,是挥手眼光比较刁钻,也是工程师专业的经验吧,虽然这个职称并非工程院赐予,完全是自封的。但还有人妒嫉呢。

看《北》剧,阎妮的演出是本色表演,身心沉浸在剧情里,这样演戏是很伤人的,因为与角色浑为一体,不知戏中戏外,投入心情,结果和角色同悲欢。不像章子怡范冰冰那类知道这是在演戏,真正的戏码不在戏中,而在戏外,甚至在床上的。

费雯丽就是分不清戏中戏外的演员,所以是大明星,但也变得神经质,看她的电影,觉得她就是角色,非她演莫属的感觉。本色演员虽然对得起观众,却对不起自己,一部戏演下来,要补养一阵子,不吃乌鸡白凤丸,起码要吃燕窝珍珠粉的。假如把戏中积蓄的怨哀发泄在现实里,身边的男人要吃苦头了。做费雯丽的男人都觉得累,挥手认为,做阎妮的男人,起码要比一般男人多几倍的耐心。

牛鲜花在澡盆里背诵名著,在热气氤氲里,她的脸显出几分邪气,有几分淫荡的本色。挥手认为这是演得极其成功的片断,把一个心旌摇拽性欲苏发闷闷发骚的老姑娘呈现出来。

现实中的阎妮是咋样的呢?挥手当然不可能知道,但是根据经验可以断言,阎妮在性欲上也是和费雯丽有相同之处的。费雯丽索求无度,夜夜要,随时要。阎妮当然不至于这样,假如是这样的话早就成为小报的头版了。但是,她也是很要的,是那种粘男人的女人。

做这样的推测,可能比较无聊。其实呢,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从脸相上看出  的。

阎妮长的不算漂亮,脸蛋一般,但双眼生动,略有些高低,这就使她的脸在生气时怒容可怖,真是横眉竖眼。每个人的脸部都有最能体现美观的角度,阎妮的漂亮和气质,在四分之三侧面、而且略微俯视角度是最佳。她笑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斜,这时她的脸相有些淫亵,看得懂的人就此看出她是个要男人的女人,是有些淫劲的;看不懂的人就把这笑容看做天真烂漫了。从大道理上说,那个女人不要男人的呢?但是女人一般比男人城府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女人脸上看不出真相的,看上去都像淑女,所以爱情有难度,也是天经地义。工程师毕竟不多,会看脸相的工程师更是凤毛麟角了。澡盆洗澡那一段是阎妮最本色的一段表演。她看帅红兵的眼神,就是透着一丝痴痴的淫亵的劲儿。眼神很能说明本性。

最近报道说阎妮的男友是个80’后生。这和费雯丽又相像了。当时在看剧时挥手就猜想这个演员喜欢比她小的男人的,因为觉得她和费雯丽相同,便有这样的联想。看到报道,挥手窃喜,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的经验是禁得起实践检验的,虽然这只是个人经验,还称不上真理。当然,自己这样说,完全没有别人认可的希翼。体会自己的经验是一种独特的享乐,验证智慧。说出来,信的人自然信,不信的人永远不会信。说我放马后炮呢。

阎妮是个真会演戏的演员,但是不怎么出戏。现在闹腾得欢的都是些二流大牌。珍惜羽毛就像爱惜品牌一样,可惜的是适合阎妮的好剧本不多。宁愿她好好歇着,和小男人调情做爱,保养身子,一旦接了大戏,就风风火火演一场,不是里程碑起码也建立好口碑;然后生一场病,叫小男人好生伺候着。这才是真大牌呐。

阎妮和另一个女演员陈数有些相类。也不是靠面孔和身体吃饭的演员,相貌都一般(双眼都有些高低),演戏凭本色,全身心投入。气质都不俗,陈数更古典一些。前一阵看到陈数婚礼报道,她的男友好像比她小两岁,看上去像个小弟。
相同的人总是有相同的情结啊。这个挥手就搞不懂了。

 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社会面貌

这是由看剧而引起的题外话。

这个话题比较宽泛和深奥,这儿只略微提及一下,做深刻阐述实非挥手力所能及。悟空君最近对传统文化有新认识,此段文字算是参与讨论吧。

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以及社会面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北》剧刻画的是一个政治统治一切、人性普遍压抑的时代,所以一切原本是正常的人类情愫都在那个环境里以扭曲、曲折、离奇、怪异的方式呈现。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中国社会又进入物质世界,它比之前的政治理念统驭的世界虽然少了愚昧,但是弱肉强食,在疯狂程度上不输于前世。以前的弱势是政治造成,现在则以财富和权势来奠定。以前人性压抑,现在人欲无节制扩张,所以人性从来没有在合理平和的环境里得到滋养生发,社会和文化都浸泡在浮躁的羊水里,人们继承的审美情趣,那就是欣赏在绝境里以丑陋面目展现的美感,收寻悲惨事件,并且喜欢以救世主心态去施予呼吁和救援,以期引发人性关注,然后以社会悲情呼应为结束。看起来社会反应轰轰烈烈,其实在轰动之后弱势丑陋现象依然如故。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络又对此推波助澜,几成滥觞。

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压抑的情境里那点真诚,贫贱中那份同情,感恩中那点施舍,高高在上的那些赐予。

中国人已经养成了自虐文化,和悲剧情怀,甚至自戕的悲壮场面。只有这样,才能引人注目,然后才能达到一定目的。人生要绕圈子走弯道装孙子才能实现理想。这个社会基本没有阳关大道,这个文化基调缺乏阳光正面因素。这个族群没有个性,只有脾气。

其实,人是,而且应该是活在自然、有尊严的环境里的。根本不需要同情感恩施舍。

毒汁里生长出来的蘑菇,虽然鲜艳美丽,但是毒蘑菇不可食,碰不得,这是常识。

人性只有在平和温暖的环境里才会丰满。

鲜花和毒蘑菇,都美丽,但是不一样。

分得清两者的区别,是一回事。

分清了,选择什么,欣赏什么,那又是一回事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挥一挥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