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美丽的童话【组图】zt
泸沽湖,美丽的童话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普通的旅游者,怀着与大家今天同样的心情来到了泸沽湖,只为了她的神秘,她的未被污染,为了荡涤心灵的尘埃,也带着一点好奇,走进了摩梭人的家园,殊不知却使我的一生结缘摩梭人,泸沽湖;有时想起就像梦一样,尽管其中苦乐掺半,但我庆幸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我不再迷茫,不再徘徊,我有了目标,我知道我这一生是要和摩梭人泸沽湖同生死了;我与很多朋友共享过我的故事,只要有朋友愿意,我很乐意为他们讲述我的心理历程,因为我想让所有的朋友从中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都能找到自已所想要的东西,快乐生活。
这些年,我从好奇,走近, 悉心了解, 到致力于宣传和保护摩梭文化,感谢泸沽湖给我带来了很多缘份,这是我的财富,我会好好珍惜;相信通过穗湖缘,我还会认识更多有缘的朋友。在此我要谢谢所有关心我和帮助过我的朋友。
您听说过最后的母系部落吗?您知道走婚是怎么回事吗?您到过泸沽湖吗?请光临穗湖缘,掀开女儿国神秘的面纱。
您知道大狼和海伦传奇的走婚故事吗?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白领丽人海伦为什么要从繁华都市广州远嫁泸沽湖摩梭家,开办了穗湖缘和大狼吧,她又是怎样从一个到泸沽湖的普通游客变成了摩梭家的媳妇?请访问穗湖缘和大狼吧,与海伦和大狼聊一聊。
您将了解:摩梭独特的走婚制,母系家庭;
摩梭的信仰,神圣的葬礼等风土人情;
正在消失的摩梭传统达巴文化;
走进大狼吧,住进摩梭大狼家;
神游泸沽湖,小凉山;
让您真正走近摩梭,走进泸沽湖!
摩梭独特的走婚制---母系家庭
摩梭社会是有着和谐生活习俗,现存唯一的母系社会;湖周围以永宁坝子为主居住着三万多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而独特的母系文化,其中包括奇特的"走婚"习俗,这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体系已经保持了近千年,如今虽然面临着日增的旅游者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但仍在变通地延续着。
母系家屋文化
所谓"母系社会"只是外界对现在摩梭人聚居区的一种称谓,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它们有相似点,但有着很多本质性的区别和不同,摩梭母系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经过上千年演变的,适合摩梭人生存而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的具有母系家庭体制特点的居住群体,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会的基本社会单位,许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构成了摩梭母系社会,正因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访婚(简称为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历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访婚的历史,什么是摩梭母系家庭呢? 整个摩梭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衣杜")是摩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指同一母系亲族成员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双重概念;摩梭人认为母为尊,女为贵,母亲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轴心和靠山,摩梭人离不开母亲,离不开以母亲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贵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均系一个或几个外祖母的后裔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夜间,女子在家中花楼接待来自另一家庭的男子,而男子则外出与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摩梭人以生女孩为荣,生男不生女,就意味着绝嗣,在缺乏女继承人的家庭里,为了维系母系家庭,必须设法过继同一母系血统的一至数个养女,或者以结婚的形式接进一位女子,续接家屋香火,这种"结婚"与其他民族的"结婚"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每个母系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 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 称"依杜达布"或"达布",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长,负责一切内外事务,"达布"往往是自然产生的,不须经过任何选举或仪式,家庭成员都绝对服从达布的安排,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他们尽力协助"达",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缘)母系成员是的亲人,包括母亲,女儿,儿子,舅舅等,而"父亲","妻子"等都是外人。
摩梭人的日常称谓非常简单,用得最多的就是母亲("唉咪")和舅舅("唉乌");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中与母亲同辈的女性全部被称作母亲("唉咪"),男性全部被称作舅舅("唉乌"),这种独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小孩子拥有多位母亲和舅舅,在体贴关爱与自由的氛围下成长,以至于有很多在母系大家庭长大的成年摩梭人,一直都分不清众多母亲中究竟谁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舅舅要承担起教育和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的责任,这些与汉族家庭截然不同,这种特殊的母亲和舅舅的思想也一直扩展到了所有的摩梭家庭,不论是走婚的,还是结婚的;正是由于摩梭母系体制,摩梭人很少分家,因为没必要通过增加人口来增加劳动力,而且姐妹的子女都是自己的子女,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同辈姐妹生下女婴,家族根根便可延续,其他姐妹就不一定要走婚,不一定要生小孩,摩梭人口增长速度极为缓慢,数百年来摩梭人口增长速度之慢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之最,实是天然的计划生育。
摩梭母系家庭与走婚,二者相辅相成;由于这种"同一根根"的母系家庭格局,生成了走婚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 因为走婚保持了一个家庭中 的成员只会是一个母亲的后代,保持了母系家庭的母系纯洁性,维护了"同一根根"的延续;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一朵奇葩, 这种至今保留着唯一的、 亘古独存、淳朴独特的奇俗,由21世纪外界社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着实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走婚风俗
"走婚"即走访婚,摩梭语"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较多宣传和关注的;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quot;走"来维持男女双方性关系而实现种族延续的一种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归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被俗称为"阿肖"或称"肖波","阿肖",就是有性关系的亲密情侣,由于摩梭无文字,只能用汉字的"阿肖"称谓,但也不能确切表达"色色"的意思;有的书上称为"阿注",是不确切的,那只用于一般朋友之间的称呼;
摩梭人世代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和四川盐源县交界处,金沙江拉伯, 四川木里县等地,是泸沽湖周围土著民族之一,湖东岸四川的摩梭被划归为蒙古族,西岸云南的摩梭被划归为纳西族,云南以居住于永宁坝子周围为主; 摩梭人有独立的语言-摩梭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无文字;摩梭古称 “摩沙”,“磨蛮”,“磨些蛮”,“麽娑”,“摩些”等,又自称“纳”,“纳日”,在《华阳国志》,《三国志》,《后汉书》,《元史》 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古羌族,其中最古老的一支“氐羌”,约两千多年前从甘肃及四川西北部迁移到泸沽湖周围居住, 到汉代以后在“定窄县”居住 ,即现在的盐源县, 如:《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就是描定摩梭人的祖先, 摩梭现存总人口仅有三万多人,与五十年代相比,人口总的变化不大。
摩梭人信奉两种宗教, 藏传佛教和原始的达巴教。 大约在公元十三世纪(1276年)藏传佛教传入永宁地区,永宁泸沽湖地区主要是信奉黄教,现在藏传佛教已经摩梭本土化,与藏佛不同, 喇嘛们平时只住在自已家里, 逢有佛事时才到寺里去,摩梭人家里都有一个经堂,供家人日常朝拜, 摩梭大家庭中如果有两或三个男孩, 必送一个进寺院当喇嘛,终身供奉佛主,一般喇嘛是不能走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永宁泸沽湖地区黄教寺院主要有扎美戈寺, 里务比寺等,在美丽的谢瓦娥岛上出生了摩梭人自己的活佛-西藏第三大寺哲蚌寺的第五世转世措钦活佛--洛桑益史活佛, 还有很多摩梭藏传佛教弟子到拉萨甚至到印度去学到“格西”等高位, 摩梭人是最尊敬喇嘛的,每家以去拉萨为向往,以有喇嘛为荣,喇嘛在摩梭的日常生活和重大节庆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喇嘛教传入摩梭地区前至今,摩梭信奉一种原始宗教:达巴教, 但喇嘛教占统治地位,比达巴教更普及, 喇嘛教和达巴教在摩梭人的重大节庆活动中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他们共同存在, 有机的互相渗透友好相处,两者都已本土化,但达巴无论从人数还是出席活动的机会及经济上, 都有无法与喇嘛相比。
摩梭人一年之中的节日还有“过年”
对于摩梭人来讲,一生最重要的仪式是成丁礼和葬礼;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不能参加社交活动,所以摩梭人的孩子到虚岁13时便要举行成丁礼,女孩叫“穿裙礼”(“图给”),男孩叫“穿裤子”(“细给”);成丁礼一律在大年初一早晨举行, 地点在自己母亲家的母屋火塘下方的两棵柱子,左柱为男柱,右柱为女柱,两柱必须取自同一棵在向阳坡上生长的古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 象征女性是家屋的“根根”,男女同根同源, 互补互助,平等和谐; 摩梭人行成丁礼时,女孩在女柱旁行仪式,脚踩大米,代表耕作劳动, 料理家务,男孩在男柱旁行仪式,脚踏猪膘,象征出外狩猎, 闯荡江湖,女孩由母亲为其穿上漂亮的衣裙, 盘发和配戴饰物,女孩还可以分得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男孩由舅舅穿上摩梭成年男装并佩上腰刀,成丁礼过后,就算是大人了,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理论上就可以走婚了(但实际要到18,19岁才开始走婚);摩梭人的成丁礼,是给灵魂的仪式,表示行仪者的灵魂参加到全家人的集体灵魂里,行仪者从此也就拥有灵魂,成丁礼代表摩梭小孩正式进入成年世界,享有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不象别的民族,结婚是人生大事, 摩梭人的葬礼才是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仪式, 葬礼是摩梭文化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礼仪;摩梭人相信生死轮回,灵魂不灭, 但认为必须死在母屋才能魂返祖先地,他们认为人的幸福是前生修积的,生前作好事的人, 死后也会有好报;摩梭人死后行火葬,属二次安葬,火葬本意是为给死者脱皮, 由死者脱皮变成祖魂,祖魂的归宿为先祖迁徒的祖源故地-“司布阿那瓦”,到那里与祖先过他生前一般的生活。葬仪繁琐奇特,从筹办到商议执行, 有报丧, 洗尸, 捆尸,停尸,守灵,起尸装棺,达巴开路,交待族谱,洗马绕村,集体吊唁,清晨火葬,拾骸等程序, 并且要请众多喇嘛和达巴举行隆重仪式,全村人都要参与,各有不同分工, 葬礼是由一个母系家族的人分担承办的; 葬礼的全过程全由男子负责,因为摩梭人认为女人只与生命有关,是生命之源,必须要远离死亡的时空。
火葬前一天,要请同一“斯日”(氏族)的达巴跳驱鬼舞, 在火塘边念诵经文,为死者开路,达巴通过念诵送魂经,诉说这个家族摩梭人的家谱,回祖地的路线,引领死者回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司布阿那瓦”(据说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北的地方);火葬出殡的第一天,要举行洗马绕村的仪式,洗马的水也是要到上游中取水,男九女七,先由家中一位男子牵马离开,把马洗涤干净,但返家时需在家门不远处把马交给一位女子,让她把马牵回家,意义上讲这些马要带着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地,近几年洗马仪式已很见; 喇嘛一直念经, 在火葬那天的早上大约四, 五点钟,土炮响起,召集全村各家人来吃早点,然后各按分工,亲人跪拜,几声炮响后开始出殡,村里老人手执写上六字真言的风马旗带路,同时一面念诵传统摩梭古老的送魂与迁徙路线, 四个青年男子各自扛着青松枝在后,一匹白马驮着死者的灵魂,四个精壮青年男子杠着木轿,死者就在轿中,队伍中不时大放鞭炮,同时向天空鸣枪, 送葬队伍快步通过村子,来到湖畔或山坡上,这里早有喇嘛在诵经等候,村中四位年轻男子事先上山砍好的用一米来长胳膊般粗的松树制成的木屋状小木楞子火葬台, 有一人来高,已静静地立在那里,这是“小木楞房”,是按方位事先准备好的,供死者临时居住的,送葬的队伍一到,就将木轿放在“小木楞房”中内(或将死者直接取出放到“小木楞房”中), 死者必须面向西方,女性亲属要远离火葬地,并必须在点火前离开火葬地,在太阳升起之前由喇嘛用酥油点火焚化,家属远去的哭泣声也同火烟一起徐徐升入空中,据说看燃烧的火烟是否笔直冲天就能知道死者是否走得好,是否留恋人世,喇嘛们念着经超度着亡灵;摩梭人相信人死之后,大约有四十九天的时间,那个死者的魂灵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是飞禽,有时是走兽,有时又成浮云,有时又成一阵风,人们要不断地祈祷,只有到第四十九天才会定型为人魂,所以喇嘛们以古老的语言与灵界对话;火化后的第二天会有村中两位男子来拾骨灰,放入布袋,到专门安放本“斯日”骨灰的“罐罐山”上安放骨灰,安放时,布袋口要打开,底部也剪开,让骨灰尽快散回祖先原居地; 七七四十九天时还要再请人吃一次饭,但不再上山了,三年之内还要作一些简单的超度,比如佛事或供奉等,三年以后就不办任何仪式了,只在每日几餐前举行“处度”的仪式中敬奉祖先和逝去的家族中人。 摩梭人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解脱与轮回再生, 死亡代表着再生的释放与喜悦,故整个葬礼过程的嚎啕哭泣时间极短, 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两小时,因为相信亡者投胎转世,日后会在每天的“处度”仪式中再聚, 若在限定时空外哭泣,那是对亡者的侮辱不敬,令亡者得不到释放和解脱。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 未成年人死后,因为他没有灵魂,不能变成祖魂,因而葬仪不用火葬,用土掩埋; 由于车祸及疾病等不正常死亡的人,也不能进村,不能举行这么盛大的仪式, 只能在村外匆匆火化掉;对摩梭人来讲,女人与生有关,关系到家屋的繁衍, 不能沾染死气,所以葬礼中无论主厨还是各个环节,主要由男人来承担主角, 并不是歧视妇女的作法,反而是对妇女非常的尊重和照顾。
摩梭民居建筑及服饰
长期以来摩梭人主要依山傍水而居, 房屋都为木结构,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 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俗称“木楞子”房,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俗称黄板,摩梭人盖黄板有特别技巧,滴雨不漏, 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传统摩梭人一家一个大院,一般是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院井, 组成一个四合院,分母屋(“日米”),经堂(“嘎拉日”),花楼(“搓日”), 门楼(“尼扎日”,又称草楼);母屋(“日米”也叫祖母房或正房) 在院子的右边,供家庭集体活动,是议事和炊事及祭祀场所, 又分为正室,侧室,前室,后室,各有不同用途; 靠大门的那幢叫门楼, 楼上放草, 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堂,楼上是佛堂, 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 左边一幢是花楼, 供行过成丁礼的成年女子居住,走婚男女便在这里共度良宵,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而女子一旦生育后要从花楼搬至母屋;摩梭房屋的大门,一般开朝东方或北方,其井院较大, 有红白喜事,就在井院举行,“四合五天井”天井不大但实用,是居民生活空间的巧妙运用, 富有情趣,摩梭人的四合院则直观反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 是母系农耕社会的一种形式载体。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 摩梭人的房屋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息息相关互相适应,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但是,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摩梭人在房屋建筑上除保持上述特点外,在房屋构造、内部装修等方面采用了现代装饰方法和装饰材料,此外, 部分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建造也有所变化。 摩梭人的民居建筑很有特色,其服饰也与众不同, 传统成年摩梭妇女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 梳成粗大的假辫盘在头顶上,再在假辫之外缠上一圈蓝或黑色丝线,井将丝线垂至腰部, 她们出门时,用青布包头,也有些妇女用一段头帕,从左至右将鼻子和下腭遮住, 只留两只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顾盼,她们喜穿红,蓝,紫,等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 钉双排钮扣,系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层百褶裙,上用五色丝线绣一圈花边, 裙长及足背(“窝搓吉克”),她们还喜系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 裙上用红丝线绣一圈花边,以穿黑布衣裙为尊贵,贫穷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 着黑布鞋或赤脚,贵族女子则多穿红、黄、灰色的绸缎和毛呢之类的衣裳, 并在领、襟、袖口、裙边等处镶金、银边,用金、银、玉石、玛刑做纽扣,以显示奢华, 现在由于摩梭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贵族服饰已普及到平常百姓家,反是麻布服装已成稀奇物,只有住在很远木里的摩梭人才穿麻布服装。 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上衣, 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系腰带, 下着宽大筒裤,脚穿皮靴,头戴羊毛毡帽,腰上背有腰刀,显得英姿骁勇; 老年男子喜戴小帽或包青布头帕, 穿黑、白色右在短衣和长裤, 束素色腰带, 穿草鞋或布鞋;贫苦家庭的男子,即使穿自织的白麻布衣裤, 仍喜在衣服的袖口、裤边、腰带绣上花纹。 甲搓舞及歌曲
甲搓舞就是摩梭人的“打跳”,又称“锅庄舞”或“蹉搓舞”;关于甲蹉舞的起源,相传在远古时代,先民常受外敌侵袭, 因此部落首领便发动本族人在村口的场坝上燃起一堆熊熊烈火, 人们围着火堆跺脚呐喊,以造声势,终于打退来敌,获得了胜利, 打退敌人后, 又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 后来,这种习俗便沿袭下来, 成为人们庆祝丰收,庆贺节日,祭祝神灵的舞蹈;现在甲搓舞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 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祭祝神灵时,人们都要跳起欢快的甲搓舞, 青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 结交阿肖; 甲搓舞舞姿粗犷,节奏刚健明快,跳来令人畅快淋漓,每逢盛大的节日到来, 或举行新屋落成、婚礼等重大庆典,黄昏时分当你进到摩梭村落, 可以看到篝火通明,热闹非凡,身着鲜艳服装的人们,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甲搓舞, 那明快的笛声和粗犷豪放的舞步,使你跃跃欲试,精神为之振奋; 甲搓舞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独特的民间舞蹈; 甲搓舞一般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届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领舞人用竹笛伴奏, 跳舞的人们紧挽手臂,五指交叉,面向火堆,随逆时针方向起舞, 舞步随音乐节奏速度快慢而变化,时而喊出“阿喏、喏!”的呼喊声,气势宏大,在轻快的舞蹈中, 姑娘们显得落落大方,光彩照人,她们雪白的长裙随步轻盈优美地飘旋着, 金银珠宝等饰物在火光映照之下闪闪发光,青丝织成的辫子在晚风中飘荡; 醉人的舞蹈和艳丽协调的打扮,使姑娘们更加美丽, 楚楚动人;于是,小伙子们便借机交友,用“抠手心” 或握手的松紧程度传递爱的信息。 甲搓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民间舞蹈,它最强调参与意识,在舞场上,没有主客之分, 也没有主人与观众之别,主人客人,男女老小全都加入队伍,跳舞的人越多,场面就越为壮观。 摩梭人天生能歌善舞,每当你走在山间, 荡舟湖上,随耳都有能听到飘来的摩梭民歌,只要想唱, 任何地方都有是摩梭人放歌的大舞台,摩梭民歌流传了上千年,大多以情歌为主,这些情歌让人听了如痴如醉。
特色食品及特产
猪膘肉(“布差“),又称琵琶肉, 是摩梭人最传统和最具特色的食品,是摩梭人招待贵客的佳肴,其制作方法是每年冬季祭祖月杀猪时把整个猪除头骨以外的骨骼, 内脏及瘦肉全部剔除,内抹盐等调料缝合好,压成琵琶状,制成后可放数年不腐, 久者还可作药用,猪膘肉吃起来肥而不腻,肉味清香,存有猪膘肉的多少,标志着摩梭家庭的富裕程度。 除了猪膘肉,在落水村的摩梭人家里,您还可以品尝到酥油茶,苏理玛酒、咣当酒等摩梭民族食品。
摩梭人生产劳作及日常生活物品
摩梭女人是一家之主, 是最辛苦和全能的,不仅要做家务管家,还要进行耕种,只有少数女人干不动的力气活,男人才插手,家务事上也有“舅掌礼仪母掌钱”一说, 可见摩梭女性在摩梭家屋里享受的尊贵地位,是要付出每天不停干活的不菲代价的;在旅游开发之前,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以打鱼为生,土地以出产土豆,玉米为主,也种植一些苹果,有部分摩梭男人还加入了马帮的行列,从前马帮是摩梭人进行贸易活动的常用途径, 赶马人是很能干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少见到马帮了,湖畔摩梭人也很少打鱼,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种植的土豆和玉米供自用, 每年农历四月份时下种,同年十月份收获,用“二牛抬杠”的方式耕地;在永宁的摩梭人以种稻米为主,每户养有猪,牛,羊,马,鸡等牲畜,每年农历五月份统一把全村的牛赶到山上去,每家派一个人两人一组上山轮流照管,同年农历八月份又赶回村中;摩梭办事都是以家屋为单位,哪家有事,全村各家都要派出一个人来参与, 诸如盖房,杀猪,葬礼以及各种重大的事情,互相帮助解决,他们称之为“帮人”;摩梭人拥有自身完备的卫生概念,他们的住房是人畜分开的, 又如饮水的瓢不能作洗手或其他用途,饮剩下的水必须倒掉,不能倒回大铜缸内,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共用一瓢等,难怪到山区饮用山泉水的游客,从没发生过拉肚子的事。 用于湖上交通的猪槽船,不仅是打鱼的好帮手, 现在已成为落水村旅游业的主要角色,是泸沽湖上最有特色的船, 它是用整棵树干掏空树腹制成的独木舟,形似猪槽,称猪槽船,这种船经久耐用, 不易腐坏,但不能多乘人,还很考驾驭技巧;现在为游客安全起见, 湖上大多是木板楔制的较大木船,可以乘很多人,但游客们最钟情的,还是最古老的猪槽船。
各种礼仪禁忌及盅
摩梭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 尊老爱幼,在摩梭地区从未出现过“五保户”,老人们都是老有所养; 火塘边坐位的安排含义丰富,呈现了摩梭母系文化女性为中心兼男女互补的深层性别结构模式, 其礼仪繁多,是按性别及年龄排列,从火塘向外看男左女右,长者坐上位, 幼者坐下位,火塘右边供女性坐,左边供男性坐,年老受尊敬者都坐在靠“冉巴拉”一边, 摩梭认作上位,若有比自己年长者来到,年幼者须起身让上位,以示对年长者的尊重, 特别是对喇嘛,祖母,舅舅,尊贵客人和残疾人更是如此; 摩梭人在火塘边有许多规矩和禁忌:坐次要分明,不能当着家人特别是老人面说一切关于性的话题, 不能从别人前面走过,不能用脚踏在锅庄石上, 不能跨过火塘或在火塘前脱鞋,不能向火塘吐口水,吃饭时不能背对火塘, 不能脚踏门槛说话,不能说脏话粗话, 给人盛饭时不能用反手而且必须盛两勺 (一勺是给鬼吃的),向火塘添柴时先烧大头等等,不能戴着帽子进母屋,进了家门不能骑在马上, 怀孕的妇女晚上不能出门,“蛊“的禁忌等。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蛊“没有, 摩梭人都是谈蛊色变,闻蛊丧胆,对蛊的危害深信不疑,所有的摩梭人都能举出一两个身边人中蛊的故事, 并且对蛊的禁忌教育是从摩梭人小时开始的;本来摩梭人对人热情好客,但对待有蛊人家,却完全是相反的态度,决不与有蛊人家来往, 也不会和有蛊人家的女子走婚,无论这个女子有多漂亮,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说蛊是一种毒性猛烈的神灵化的动物,可以隐形及变形成各种东西,蛊无形无相, 百变莫测,放蛊的方式也不用任何中介媒体,只要养蛊人动意念,就能使人中蛊, 最常见的就是在人们饮食时加意念,把蛊毒传入其体内,若未及时服用解药, 中蛊人便会生病死亡,养蛊人必须要定期放蛊,如果不把蛊放给别人,自己就要受害, 中蛊人若把鸡蛋在身上摩擦,然后煮熟,就可以从鸡蛋里看到放蛊人的样子; 据说蛊分为蛇,蝴蝶,青蛙,鼠与蜜蜂蛊五种,各具特色形态, 其中蛇蛊最毒并且数量最多;发病者总是在每日黄昏之时腹部胀痛难忍, 肚痛肠鸣到翌日天亮前消失,并且吃不下东西,身体日渐消瘦,四肢乏力,心胸痛, 直至吐血而死,西药和中药治都是没用的, 只能用打卦的方法由喇嘛或达巴给的毒性颇强的蛊药治,而且如果先用了西药或中药, 再用喇嘛或达巴的药也不行;没有一个摩梭人知道蛊的来源缘起及亲眼见过蛊, 现在摩梭人已经说不出蛊的成因及为什么某个家屋最早会得蛊并成为养蛊人家, 于是就有了许多玄而又玄的故事,到有蛊人家喝茶或吃饭,就有可能被养蛊人下蛊, 回去以后就要得蛊病,贪财的人在路上捡到金条,拿回家一看不是金条, 从此这个人家就成有蛊的人家了,一个有蛇蛊的人家跑出了一条蛇,被村民用棍子打死, 而这家的当家人也倒地而死,当家人是养蛊人,当家人与蛊是共生同死, 蛊就是有蛊人家当家母亲的象征;我亲耳听到过一个人绘声绘色告诉我他的“中盅”经历,似乎真有其事? 分配制度
摩梭人是按照母系家屋的形式来动作的, 在同一个大家庭中,每人各有分工,钱物由达布统一安排,食物平均分配,老 人和病人可以得到多一些照顾;这种家屋理念同样也反映在落水村的旅游业上, 村里组建了由村集体组织管理并统一核算的划船队、歌舞队和马队,仅集体分配部分,年人均收入已达800至1200元,全村共七十三户人家, 每户派出一人参加村里组织的划船,骑马,跳舞活动,价格统一, 所收钱由队长掌管, 每天分一次钱, 按七十三户平均分配,这样扼止了恶性竟争,全村共同富裕,生动地体现了母系文化的精髓。
外界只注重对摩梭"母系社会"和"走婚"的兴趣,忽略了对摩梭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而传统文化大部分在达巴口述经文中。
1.总述
除母系家庭文化外,摩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摩梭本土古老的达巴文化,但现在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其抢救和保护是当务之急;达巴教是摩梭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几千年来, 摩梭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种种原因,这些珍品,一直埋藏在大山之中摩梭人的心灵深处,未被人们所认识;再由于摩梭人无文字,许多珍品已成了绝世之音,而被保留下来的东西,是通过一代传一代口承传递下来的,这些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珍贵,抢救是刻不容缓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其中,达巴文化就是最亟待抢救的典型的文化精品。
2.什么是达巴,达巴教及其传承教义
达巴教是摩梭人信奉了上千年的驱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传统宗教,达巴教既有巫的成分,亦有教的成分,达巴是摩梭人对自己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总称,即达巴教的祭师,达,即砍; 巴,即痕迹,其意义是:达巴祭神驱鬼时,像铁器砍木头一般,一刀出现一个痕迹,一刀连一刀地砍,一本经连着一本经地诵,天地山川及祖先就会看见,鬼神就会被一节一节清清楚楚地砍断;能使神灵保佑,妖魔斩尽,能消除妖魔对活人的纠缠的智者,就是“达巴”;达巴由摩梭男子担任,达巴经的经典教义完全是靠师傅带徒弟式的口授心记传承,其经文全靠背诵记忆, 属于口承文化阶段, 一般是舅传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家族内世袭达巴, 如前所达巴打发.鲁若家族已传了十九代之久;达巴教无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无文字经书,达巴无独立服饰和薪俸,是一种业余式的神职,达巴有家有地,平时与人们一起生活生产劳动,住在自已母亲家,只有在重大节庆仪式时,达巴才履行他的职责,所得报酬也完全靠请人之家的喜好和经济能力而定,多给少给都不能计较,没有一定的成规和定价;达巴教规要求达巴要不计报酬帮助有需帮助的人们,要有慈悲胸怀,同情之心,更不许沉溺酒色,要能乐善好施,体恤弱者勤勉于教规教义;达巴教义明确指出达巴只能举行“此生”的宗教活动,即为生者服务; 在古代, 摩梭人每个氏族 (“斯日”) 或部落 (“丛”) 必须有一个达巴,后来随社会形态的改变,分衍成若干个斯日后,每个家族 (“斯日”)至少要有一个达巴,多则四五个,根据本斯日的经济和人口而定,除了祖谱,各斯日的教义是完全一致的,有时特殊情况下,本斯日可以请外斯日达巴进行宗教活动,只不过要由本斯日的长者告诉所请达巴本斯日的祖谱;传统达巴教在最初时以三种形式存在:哈达巴,哈,是指祭,祈祷,祈求之意,即首先出现的骨卜,猜想及想象而成的祭祀天地山水及祖先灵魂,为死者指路和为节日祭祀的哈达巴;补达巴,补,即念诵,送走之意,即其次出现的敬神镇鬼,驱鬼驱魔的补达巴;盘达巴:盘,算卜之意,即专事卜卦的盘达巴;随首社会的进化,三者融为一体,集祭祀,念诵,卜算为一体,形成正式的教义教规,其神职人员通称为达巴。
达巴口述经文有章可循,循序渐进,有规有矩,突出了摩梭先民从万物有灵,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到产生鬼神概念的思想历程;达巴经囊括了天文地理,有关摩梭人的岁时历法,祭祀布道,创世神话,迁徙史,传统礼仪习俗,风土人情,思维观念,行为规则等内容, 真实地反映了摩梭先民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自然观,涉及历史,宗教,哲学,社会,经济,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是古代摩梭人的百科全书,是了解和研究摩梭人最有价值的史料,无论从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性别学,考古学,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无可估量的文化及学术价值;现存60余部达巴经文分为四个部分:礼俗篇, 史诗篇,祭祀篇,驱鬼篇,其中较常用普及或具代表性的有以下21部经:《斯布土》,《尤补》,《日木古布》,《杂部》,《奇那干》,《那梯部》,《楚垮敌》,《今补》,《匕补》,《恰补》,《木补》,《办窝补》,《优佳优里》,《汗开》,《荛米》, 《昌打》,《斯克》, 《秋多》, 《哈那古》,《梦经》;达巴用具有:牛皮甲衣,是达巴在葬礼上跳的撵鬼驱邪为死者开路的镇鬼宗教舞“汗摆迪”时的穿戴;五符冠,净水碗,护身符,“木卡部”用的面偶(“东麻”和“牙鲁”),木牌;法器有:拨浪鼓(“古冬”),擦(“艾夸”)等。 4.达巴教义在摩梭人生活中的应用1-"处度"
如今达巴教义在摩梭人生活中的主要体现在摩梭人祭锅庄 “处度” 仪式和葬礼中; 每日几餐前的祭锅庄“处度”仪式,是摩梭达巴教义在摩梭人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体现, 是达巴教义中关于祖先祟拜和自然祟拜的具体表现之一, 摩梭人相信灵魂不灭,已逝去的人仍时刻与家族在一起, 与在世的人连为一体,摩梭有关“处度”的故事, 呈现着母系思维的丰富的含义:古时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住在无人知晓的深山里,每天上山砍柴耕作,不幸年迈母亲病逝,女儿思母心切,每日上山砍柴时仍准备着两人的饭菜,其中一份奉祭给母亲火化的树下,树中母亲的声音告诉女儿:她并未离开女儿,以后不用每天辛劳带饭,只要在家中火塘前立一块锅庄石,每餐饭前在锅庄石上放一点即可,这个敬母祭祖的故事没有男人,只有母女间不可分隔的爱,可见母女关系才是摩梭家族内最核心的感情纽带;“处度”不仅是祭祖先的仪式,其实是对线系家屋的敬重,每日几餐前的“处度”,火塘里的火终日不熄,代表家屋生命的延绵不尽,也代表对祖先的尊重,火若熄了,便是极不吉利的预兆。 5.达巴教义在摩梭人生活中的应用2-葬礼中送魂及驱鬼
葬礼是摩梭人一生中最隆重和最重要的仪式,在葬礼中,达巴要驱鬼念经给死者指路,把死者引向摩梭人的祖居地“司布阿那瓦”,达巴在母屋一字不漏地念诵亡者氏族之族谱以及当年迁徙路线,一方面提醒并唤起未亡人的氏族意识,同时亦让村中所有人再一次学习“作为摩梭人”的意义,这包括对达巴本土宗教的认识与敬重,对祖先从北到南迁徙的认知, 以及对家屋氏族以至整个族群的认同与自豪; 达巴家屋化,摩梭本土的达巴宗教,更是百分之百摩梭母系家庭文化的产品。达巴虽贵为摩梭人的宗教领袖,但起居饮食服饰打扮与其他人无异,平时一样耕田劳动放羊背柴住在自己家屋,连座位也绝不能“占据”母舅尊贵位置。在自我介绍时,也如一般摩梭人般把家族名字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此外,达巴宗教没有教堂或寺院,完全是家屋本位的信仰,宗教活动多在家户举行。摩梭达巴也像其他摩梭人般走访婚,走访婚是摩梭文化一部分,其他人不会认为达巴走访婚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只在进行宗教祭祀时扮演达巴的角色,平时与一般摩梭人无异。充分体现了“祟母不贬女, 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思维。 6.达巴的现状及抢救
大约在元末明初,达巴教受到了喇嘛教等外族文化的极大冲击,遭到重创,从此一蹶不振,而藏传佛教则后来居上,得到了认同并很快流传普及,占据统治地位。现在虽然达巴教仍存在,但由于达巴口述经文很难学,师傅带徒弟式的背诵记忆,几个学生中可能只有一个能学成, 再者由于喇嘛的收入远远高于达巴,很多小孩子都不愿学习达巴,致使现在达巴教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只有在边远的不通车的山区,如永宁边区,拉伯,前所,屋角等地,才有达巴。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能念诵并能解释口诵经的达巴,只剩下不到十人人,并且他们年岁已高(几乎都在60岁以上),几无传人,如果老人去世,就把这种文化带走了,这一线远古文化的微弱之光,即将熄灭,达巴面临失传的危险,如果这部分文化遗产失传了,在将来即使考古也考不出来,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是当务之急;相传达巴经有117部,现在幸存下来的只有60余篇,如何抢救和保护这部分无形文化珍品,要只争朝夕,为了避免类似玛雅文化,吴哥文化的失落,现在就必须行动起来,几位摩梭文化人士及关心摩梭文化发展的朋友正筹备建立“达巴抢救和保护基金”。
请有志之士加入我们,让大家一起来关心这件事,出谋划策,挽救达巴,使这一世界稀有宝贵文化得以存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