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编织梦想
用爱编织梦想
——读彭小玲新书《生活在英国》
文/张英姿(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美好秋日里,我很荣幸收到青年作家网邮寄的文学大赛获奖证书和彭小玲女士的《生活在英国》散文集。当我手捧这本由青年作家网策划出版的新散文集,看着封面那张头戴红帽、笑意盈盈的作者照片时,就能感受到她是一位幸福快乐的知识女性。
翻开书本的扉页,进一步了解到作者彭小玲曾是深圳的一名教师,现定居在英国,喜爱写散文随笔,因为文字朴实,情感真挚,颇受读者的喜爱,是个热门博主。彭老师通过新出版的《生活在英国》文集,带我们走进她的家庭生活、亲子教育、情感世界,同时也将英国的社会风貌、人文环境写进文章,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面前,耐人寻味,引发思考。
彭老师的《生活在英国》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懒妈与儿子”、“写给老公”、“血浓于水”、“英国生活”、“生活随感”。她文笔细腻,融情于文,倡导家庭和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善于感恩、享受快乐,该作品是一部充满阳光、弘扬正能量的散文随笔。
第一章“懒妈与儿子”共有36篇,重点写了儿子的成长进步,儿子的独立自强,她的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等。开篇面对儿子初到英国的不愿上学问题,她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引导儿子由被动转为主动上学,她在家庭中积极践行赏识教育,正面鼓励孩子。在孩子的童年期,她认为不在乎孩子学到了多少,而是关注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为此,她主动跳出了中国传统家长的惯性思维,不包办孩子生活的一切,在某些方面情愿做一位“懒妈”。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也教育孩子今后不但要把学习工作搞好,还要懂得把生活过好,让自己充实快乐。孩子渐渐长大了,她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用心把握好爱的温度和尺寸,让孩子独立自主,健康成长。她在文章里写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误的教训中成长的,父母也是从担心到狠心到放心一步步放手的。养儿育女的目的不是牢牢将孩子绑在身边,而是早日让他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最终她的教育理念开花结果,儿子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考上了英国的名牌大学。
第二章“写给老公”和第三章“血浓于水”,共有19篇。在第二章里,主要写了她和老公这对文科女和理工男的甜蜜爱情婚姻,她对老公出国留学打拼的支持,她们在英国共同生活后的包容欣赏。她说婚姻里最美好的永远是生活中的细节,作为好女人,首先应该自信,拥有独立的个性和自己的空间,不要过分依赖丈夫。同时,女人要学会适当妥协,不苛求对方至善至美,这样生活才能和谐幸福,婚姻才能长久保鲜。“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有缘人。在第三章里,主要写了父亲、祖母、母亲等家人们血浓于水的亲情往事。作者父亲的一生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积极进取,对工作对家人尽心尽责,对乡亲竭尽所能,永远是后辈的光辉榜样;作者祖母对子孙教育严厉,在那个物质贫瘠时代提醒孩子们不要做“老鼠不留隔夜粮”那样的人。平时祖母也不袒护子孙,告诫出了问题首先反思自己,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另外,祖母的勤劳坚强、乐善好施、做事有条不紊等优秀品质已深深熏陶后辈;作者母亲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在农村辛劳一辈子,也许觉得劳动是最快乐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已深深烙印在儿孙们的心中,激励后辈从容不迫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亲情是剪不断的血缘关系,作者在文中赞美“亲情就像家乡冬日里湛蓝天空中的太阳一样,温暖而又舒适。”
第四章“英国生活”,共有32篇,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在英国的创业体验以及身边英国人的生活状态。她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在英国开起了中餐外卖店,一直秉承童叟无欺、保质保量、真诚服务的经营理念,连续多年被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评为五星级,获得了当地客户的好评,生意非常红火。她努力做到不把客户当傻瓜,不贪恋意外之财,勿以善小而不为,让人舒服体贴,她在文中坦言:“诚信无敌,日久见人心。敞开厨房的大门展示自信,你的真心实意总会有人懂的。”在开店经营过程中,作者也见识了形形色色的英国人,她用文字把他们的婚恋观、价值观、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等人文特点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第五章“生活随感”,共有28篇,主要体现了作者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人该如何优雅地老去?作者希望要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被子女所作左右,不被经济所束缚,不被健康所困扰。愿回归两人的生活,享受简单的幸福。最舒服最长久的朋友关系该怎样维持?作者认为太热情客气会灼伤对方,太冷漠无情会拉远关系,最好的选择就是平等互惠,保持一定的距离。她说生命是自己的,要为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白天在外卖店讨生活,晚上写字支撑起诗和远方。通过本章收录的英国峰区、威尔士、迪拜三篇游记,可以感受到作者“有紧有松、有张有驰、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该玩的时候尽情地玩”的鲜明生活观。在这一章里,还要特别提一下最后一篇关于退休小屋的文章,作者着墨较多,描写细致,主要内容是全家总动员装修房屋,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和老公对建设温馨家园、追求幸福晚年的美好憧憬。
利用国庆假期,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将彭老师的《生活在英国》读了两遍。从她的人生故事中,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坐在桌前掩卷沉思,心潮翻涌,我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她的家庭教育理念,值得中国家庭父母学习借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向她学习,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善于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孩子自由快乐健康成长。
第二是她的幸福婚姻观,让家庭生活增添情趣。我非常羡慕她的甜蜜爱情,她也在文中吐露了长久保鲜的秘诀。首先作为女性,我们要自强自立,有自己追求的事业,其次要心胸宽广,善解人意,多一些包容。彭老师和她老公的恩爱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美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对方,互相理解,共享甜果。
第三是她的适应环境能力。她是在异国他乡半路出家开店创业,可想而知万事开头难,但她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展示了不凡实力。她在文中也总结了不少“生意经”,如童叟无欺、保质保量、真诚服务等等,她真正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充满自信,荣光焕发。在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她坚持对文学写作的爱好,保持自己作为知识女性所具有的雅兴和品味。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学习彭老师的打拼能力。
第四是她的退休小屋装修。退休小屋是她和老公安享晚年的归宿,全家积极投入装修,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如拆移厨柜、炉灶和墙砖,撕房间墙纸,钉院子栅栏、撬石板、装电线等等,忙的不亦乐乎。当在文章中看到这些时,我简直不可思议,真的对她全家肃然起敬,佩服她家人的动手动脑能力。最重要的是她和老公还有一种超好的心态,把装修房屋当作一种享受,看着装修的房屋一点一点变样,她和老公很有成就感。通过彭老师的文中详述,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劳动最光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含义。
读一本好书,感觉耳目一新,意犹未尽。虽然我们和彭老师相隔万里之遥,但读她语句平和的文字,好似心与心的交流,让人温暖舒适。彭老师全家用爱编织梦想,收获满满的快乐和幸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你我的心灵。
作者简介:
张英姿,安徽宣城市某通信央企高级工程师。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宣城市散文家协会会员,宣州区作家协会理事,曾获青年作家网2022·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散文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