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纪事—真爱两千年(十五)
十六、上海
小林在外面从来不太讲他是上海人,倒不是因为外地人对上海人的种种偏见,而是他从小离开上海,随父母在北方长大、读书、工作,他对上海的印象很少,如果说自己是上海,别人跟他谈起上海,而他却一无所知,这多尴尬,所以小林一般就称自己是北京人,本来嘛,户口注销前户籍在北京,档案还在北京人才交流中心某个犄角旮旯放着呢。小林的妹妹当年考大学时就考到上海,大学毕业后就在上海工作,小林父母退休后就回到了上海,和女儿、女婿在一起。
小林说起来还算是世家,他父亲的族谱可以远溯至唐朝,先祖曾是李世民的吏部尚书,历代为官。南宋时,家族自北方移民至江南,最近的在慈禧时代有两任祖辈为官,道光年间先祖曾任礼部侍郎,光绪年间曾祖父任浙江金华道台,直至民国。小林的母亲家家世在旧上海也算显赫,母亲的祖父在上海经商有名,祖母则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当年上海滩大佬黄金荣还拜她祖母为干妈。
上海,多少年都没有回去过了,是要去看看了,马上就要国庆放长假了,正是时候。小林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他准备回家看看,家里自然是高兴坏了,他妈告诉他,浦东的姑父提到他的一些学生现在很有出息,不妨和姑父先联络一下。小林想,这个姑父是全国优秀教师,有些有出息的学生是当然得了。小林就拨通了姑父的电话,告诉姑父他国庆期间去上海,姑父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么多年没见了,一定要一起好好聚聚。小林说那当然,就随口问起了他的学生。姑父说,一个学生姓陈,还曾经是他们家邻居,当年号称中国几大操盘手之一,股市上赚了几个亿,他见好就收,不再玩股票,而是做起了投资,现在上海很多店铺、娱乐场所都是他投资的。另一个学生现在是浦东开发区的头头,非常能干。这两个学生我都可以出面安排你和他们见面,但这个浦东开发区的头头派头很大,你大概要准备些厚礼。小林说,我这儿有一瓶价值几千块钱的高档洋酒,不知行不行。他姑父说,我也不晓得,试试看吧。欢迎到上海来!
小林见到晓嘉时,就问她国庆长假想不想和他去上海玩,晓嘉当然愿意。他们就在俱乐部定了机票,国庆一到,他们就乘飞机直飞上海。下了飞机,他们上了出租车。车子在高架路上飞奔着,小林四下里看着,对晓嘉说:现在的上海,和儿时的记忆完全不一样了。这高架桥,实在是老城改造的大手笔。现在看来,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建设的最像样,广州最差。晓嘉接过来说:没错,广州就像个县城,那公路、立交桥建的,上去了就下不来,转了半天也找不到出口,太差劲了!车子过黄浦江,司机指着江上一座桥说:你看这桥上雕有龙爪,小林和晓嘉仔细看看,果然是有龙爪图案。司机接着说,这座桥可是有来历的,当年建桥打桥墩时,总塌方,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工程师怎么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实在不行,就请了个大师来看风水。大师说,这桥下是个龙穴,一定要做法并在桥上雕龙爪才行,大家没法子,就照着办了,还真就风平浪静了,桥顺顺利利的建好了,你说神不神。晓嘉说:太神奇了!小林心说,这种故事在中国每个地方都会有,都少不了,也算是一个文化现象啊!
到了家里,见到了父母、妹妹、妹夫一家,出国后这么多年才见面,自然是百感交集。上海的亲戚的老一辈也都在,但年轻的一辈不在,大姑妈说,你的表兄弟姐妹们,明天约你们在城隍庙见面。团圆饭吃得很丰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别提多开心、多热闹了。吃晚饭又再叙了一会儿,小林妈妈说,我带你们去你们的房间。就带着小林和晓嘉上楼来到一间房间里,这就是你们的房间,累了的话,就早点休息,说完就带上门出去了。小林抱着晓嘉柔声地说:谢谢你陪我回家,你不知道这对我有多重要!晓嘉轻声的回道:我知道,不要说了。就依偎在小林怀里。过了一回,晓嘉说,你父母、妹妹、妹夫一家,你的这些亲戚都挺热情、挺实在的,和传说中的上海人完全不一样。小林说,传说中的上海人基本上都是些偏见,真正的上海人和其他地方的人没有太大区别,最多是经济上算得细一些罢了,这是长期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天小林和晓嘉到了城隍庙,见到了他的表兄弟姐妹们,见了面大家自然是很高兴,小林就说:哪里吃饭好?我请客。一个表弟说,那面小刀会里有一家海派菜还不错,要不要去这家?大家都说好,就一窝蜂去了这家馆子。这馆子里里外外装饰的是古色古香,里面的桌子、椅子等全是旧式的红木家具。大家坐下后,服务生上五花茶,手提一个硕大的铜茶壶,长长的壶嘴,达老远的伸过来给每个人的盖碗茶杯沏茶,小林在一边看着真觉着过瘾:这才叫文化,这才叫有情调,这是国外玩不到的东西,只有在国内才玩得到,国内玩的就是这些文化、这些情调。这是上海人的地盘,还是要听上海人的,点菜全交给表兄弟姐妹们,小林和晓嘉只管吃、付账,这顿菜里面,松鼠鲑鱼最出色!
席间,坐在小林边上一个表弟,也就是小林浦东姑父的小儿子轻声对他说,阿哥,吃晚饭后跟我走,我带你去见陈哥。小林点点头。吃晚饭,过了一会儿,小林付了帐,便对表兄弟姐妹们说:你们再坐一坐,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以后我们再联络。说完,带着晓嘉和那个表弟就离开了。一边走,表弟一边打电话,打完电话,他对小林讲:阿哥,陈哥说在希尔顿酒店见面。他们就打车去希尔顿酒店。
在车里,表弟说,浦东开发区的头头这几天饭局全排满了,可能见不到了。小林说,一切随缘,没关系的。到了希尔顿酒店,大家下车,进了酒店,表弟向前走着,喊着:陈哥,我们来了。前面一张桌子旁站起一个中年人,表弟介绍着:陈哥,这个就是我阿哥。小林马上过去握手:陈先生吗?我姓林。陈先生微微的笑着:林先生好,请坐。大家坐下,陈先生向服务生给大家每人点了份饮料,小林在边上仔细打量着这位曾经的中国股市的传奇人物:他中等身材,白白净净的,很精干,典型的上海人形象。陈先生先开口:听小老弟说,林先生刚从国外回来,现在在深圳作高科技公司。小林就把公司最近的一些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想法简要地讲述了一遍,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陈先生,高科技是个很值钱的概念,很多公司凭着这个概念,股价飙升啊!陈先生说,是这样的,我才投资了一家电影、电视剧制作公司,正考虑高科技公司的风险投资项目。林先生要不然你先作一份详细的公司发展计划,发给我的班子看看。说完递过来一张名片,他接着说道,我正在办理移民澳大利亚,可能没什么时间,你就和我的班子谈。我还忙,你们再坐一会儿。就起身离开了。
剩下的几天,小林和晓嘉就去外滩、浦东游玩,上了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在东方明珠顶上,小林和晓嘉俯瞰上海,小林忍不住就想起在纽约帝国大厦顶上俯瞰纽约的情景,心里说:上海这一段的建设的确是成绩非凡,但从这里看下去,虽有不少高楼大厦,但比起纽约曼哈顿岛上蔓延不绝、密密麻麻的宏伟的建筑群,上海还是显得单薄,还是时不常看到相当多的不成比例、矮小、破旧的建筑,看来比起美国几百年的资本投入,上海乃至中国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现在还远不是自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