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诫子
今诫子
静可修身,俭能养德。
荏苒时光,人思变革。
片草浮生,老催岁月。
鸟蝶风花,尘缘定格。
志立初心,始终贯彻。
并蓄兼容,治精励学。
绿水青山,心灵城廓。
俯仰无亏,悠然自得。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赏析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
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We think you too well),不是別人的錯,世上人,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媚你势,谄你权,溜你须的人有的是。
鲲鹏浅滩之困,苍龙折角之痛,河鲫听不明白,与夏虫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在自私的人眼里,顺他的意便是对的;在有气度的人眼里,你错都可以是对的,因为对错都是他人的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小幸福就在你的身边,不攀比也就是天堂。要幸福,必须懂人性,不做烂好人,不要好心做坏事,谨言慎行,多做少赚或不赚不亏但可以帮助更多人的好事,这辈子要帮助一些懂感恩的好人,但现在是要先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不依赖别人,也尽量不给亲人添负担,好事从身边做起,多付出积好运,多看书长见识,人性太复杂了,稳中求进,慢慢变好,系统不够完善,要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路,还要观察总结,增加条件完善系统,成功不会一蹴而就,中间有波折和辛苦的付出,学会坚持。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行走社会,迷茫不可避免,诱惑随处可见。你要懂得在迷雾中拨云见日,在乱象中抽丝剥茧,不宥于眼前的长短,亦不忘怀自己的初心。不一味索求,不依赖别人,时刻谨记: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们终会懂得,人的成长,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途。我们都要学会,在生命里的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个人孤独的过冬。不奢求别人,不依赖别人,自己温暖自己,自己之于自己,自己给自己力量和勇气。我们都一样,要学会承受生命的孤独与无助,挺过去,才能看见美好和繁华。
作家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在生活中看似跟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等到你成长到一定程度,你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永远只有极少数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打听你的事情,与你亲近交好,不过只是抱着各种目的。他们表面上也许会碍于面子,碍于关系对你客客气气,但是内心却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你,更不会因为你过得好而开心。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变脸那么快,刚刚还和你称兄道弟,转身就可能够出卖你?其实,并不是他们变脸快,而是他们从头至尾都没有把你当兄弟。
永远,不要把一个人想的太好,更不要因为别人给你点小恩小惠,你就对别人掏心掏肺,毫无防备。这并不是鼓励你变得有心计,而是保护你不受伤害,毕竟最复杂的是人性,最难猜的是人心。
电视剧《琅琊榜》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能够背叛自己的都是最亲近的人,敌人是永远没有背叛的机会的。”也许信任、真诚,是交友的前提,但是过度的信任和真诚却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最尴尬的境地。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没有坏心眼,但是也不要毫无城府,更不好对一个人好到毫无保留,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谁是真的可以完全信赖。
每个人,都有一套衡量他人的标准,基本都是用自身所定制的标尺来丈量一个人的好坏,对自己好,即所谓好人,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即为坏人。
殊不知,哪有什么真正的好坏,商场上有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生活中,或许有些许片面,但我们评定好人坏人的标准,除了用自身的标尺来衡量外,更应该客观一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在世,不可能真正与他人孤立,终究是群居动物,不可脱离社会这个群体。因此关系,必将成为芸芸众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人和人之间,无不充斥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客户、乃至路人。有人说,除了父母子女,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等价交换的,其实父母子女之间,关系也是需要经营的,尤其是子女成年之后,这种关系不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社会本就是一张关系网,而我们,是构成这张网的点,相互之间依托的事情,是构成这张网的千丝万缕的线。人与人之间,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好。谁都不欠你的,所以没有谁有义务无条件地对你好。付出的时候,不要把回报的期望值定的太高,要以无心插柳的心态去付出,这样,得到回报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的惊喜,一旦回报没有得到预期的时候,也不至于太失望。任何一种关系,都是需要花费心思去经营的。人与人之间,也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以一种平常心去和人交往,多一份真诚,少一分算计。大家都是凡夫俗子,都不过是图碎银几辆,来解千愁。
人与人的交往中,确实免不了小人得志,但更多的还是和平共处。我们带着一颗诚挚之心去交往,别人也会以真心待我们。正所谓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还是这种持善念行正直的人。
《千与千寻》中有句话说得好:“人们常常会欺骗你,是为了让你明白,有时候,你唯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
习惯把别人想得太好,只有两个结果:赌赢了,他就是你生命里最值得信赖的人;赌输了,他就会成为你人生中最惨痛的教训。所以这个世界上可靠,可信的人,只有你自己!善良的你,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也不要高估了不跟别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