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学城少了八卦,多了文学,好文一篇篇地呈现。特别开心地听到杜鹃,冬日两个大才女出书的好消息,为她们骄傲!
想到最早冬日让我写评,我以为是要放在书里,吓得说不行不行,我这水平和冬日的作品如何匹配,等书来了后我再写读后感吧,现在才知道自己当时是有点想太多了,哈哈哈。
然后这么一等,就等到了今天,真是不好意思。
今天冬日的书终于来了,我迫不及待了地打开,像刚来美国参加book club一样认真地读了起来。
冬日的散文集《至美在心》共六辑,分别为“儿女情长”、“家长里短”、“职场随笔”、“烟火人生”、“至美在心”、“乡愁如歌”。好多文原来都读过,再读时感动非常的亲切,温馨,那个幽默,有才情的冬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时光拉回到原来我们一起写博的欢乐时光。
从2015开始,冬日开始写父母,写思乡之情; 写儿女,写丈夫; 写同事,写职场; 写朋友,写小鸟;写家长里短,写美食佳肴。我记得她让我泪目的父母爱情故事;幽默“埋汰”她hubby的种种;让人非常唏嘘的残疾同事乔;家里可爱,有灵性的鸟;一双让她值得骄傲的宝贝儿女。冬日真可谓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美丽上海女人,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好同事,好朋友,好基督徒。
她笔下妈妈做的菜让我想家想上海了,“那时的杂鱼都是混在一起的各种各样别人不吃的小鱼。印象最深的是小鲨鱼,大眼睛的红色的鱼,很小的鳗鱼、章鱼、橡皮鱼等(这些鱼现在都成了精品了),有时也会有小的虾和螃蟹混在里面。妈妈把它们切块和芋头一起做成鱼羹煲,起锅前加青菜梗、葱、淋麻油和醋。那道菜是妈妈的独创,也是我们家冬天经常吃的价廉物美的佳肴。我不能忘怀的不仅是那砂锅里鲜美滑嫩的鱼块、爽脆的菜颈和入口即化的芋艿,更多的是妈妈在严寒的早晨,蹲在大院的水池子边清洗那些很不好收拾的小鱼的身影,”冬日的文字是鲜活的,深厚的情感蕴含在美味的菜里面。
不像我平时的博文,语言比较寡淡,文科班出生的冬日的文字非常的优美,眼界也非常的开阔,经常引经据典,古今往来地信手拈来,她写"岁月的变迁,人世的炎凉,生命的聚散",和自己的"安之若素,淡若如水,坚守初衷"。
她喜欢说笑,但如书里序中赵丽宏老师所说的,她“不是无端搞笑,文字中不时闪出智慧的光亮,表达着她对世界,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书里有很多的闪光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今天主要想谈谈她和孩子的相处。
“二十个春夏秋冬,看着你一路成长,我们从你身上收获了无数欢乐和欣慰,也体味着为父为母的担忧和思虑。你马上就要完全独立了,你将是一个个性,思想、行为和经济都有自主权的个体了,祝福你,亲爱的女儿,求神恩典,让你永远拥有灿烂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热情。。。。“这是女儿二十岁时冬日给她的祝福。
冬日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出版了两本书《《Imagine Us Happy》,连我家的女儿都和我一起拜读了。不得不说小作家非常的有远见,她原来写的这两本书都和现实非常贴切,主题都是围绕着年轻人所面临的的精神健康问题。很多高中生,大学生和年轻人都多多少少有忧郁症,很多人定期去做心理咨询。她的书很治愈,从年轻人的角度看事情,让年轻人可以感同身受,知道怎么去面对,很励志。
冬日对孩子的支持,不仅仅是在看得见的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的一路扶持,她和女儿约定一起著书,一起进步。尽管她对要去远方闯荡的女儿有着我们做母亲一样的担心,但她知道学会如何放手,假如说在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里我看到的是旧式母亲和女儿的相处模式,那么在冬日的书里我看见了母女相处的健康新模式。
我们这一代在古国的价值观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母亲,有时会像《喜福会》里的母亲一样,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去期待,教育儿女,两代人时而会有思想上和观念上的碰撞和冲突。自己虽然不是《喜福会》里的旧式母亲,要求子女对长辈绝对的服从,但下意识里也经常会有一种你该听我的念头。而现在的年轻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更是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中漂流,摇摆不定。现在我跟着冬日学习放手,学习试着和女儿做知心的朋友,让她可以放心地和我无所不谈,有时候尽管并不认同她的观点,但不会像原来那样马上对她进行judge,而是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理性地帮她分析,最后跟她说怎么做你自己来决定。为孩子祷告,将他们交托在上帝的手中,这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谢谢你,冬日,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保罗说的那根刺。
最后再次恭喜冬日的好作品一部接一部的的出版,愿上帝祝福、带领你们母女作家前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