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相知于书

相知于书

博客

“相见时难别亦难”,见到这句诗耳边不由得响起徐小凤那磁性深沉的歌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像很多诗词歌赋一样,接触李商隐这首诗时尚在学校,没有踏入社会,对人情世故全然懵懂,只是为了背诗而读诗,与内中隐喻的离恨别情,相思苦恋没有任何可鸣之处。人在少年做的都是着三不着两,“爱上层楼”的青涩之事。如今聚散离合已成家常便饭,就是生离死别也有过曾经。自以为本心已木,谁知见到这句诗依然会有触动,可见诗作者用情之深,穿越千年震撼今人。

林语堂有一篇谈论读书的文章,内中讲到;“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此论可谓精辟,深表赞同。没有读到交心有如故人的书,读得再多只是知道了一些故事。为读书而读书,去看那些名篇名著,虽无不可,但终归于己的修为作用不大。读书是自己的事,是一种与作者单独交流的享受。若仅仅是为了闲聊说话时:“这本书我看过。”证明自己的学识,如此读书只能读到皮毛,全然体会不到读书的真味。读书当然也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体会不到读书的好处和趣味的。读书应该以杂为好,不看名气看内容,翻看三两页,能看则看,看不下去的绝不要因其名气而去死啃。词句华丽没有内容,不带情感,思想泛白的书,阅读一二足矣,看多了会使自己变得虚浮不实,受其所累。

喜欢李商隐的诗,可能就有这种心交的感觉,岑参的诗也喜欢,但只是欣赏。杜甫的名气很大,但他的诗一直读不进去。总觉着他是他,我是我,相互难以沟通,不像李商隐的诗是一种心的倾诉。在情感的碰触上,今人古人没有时空的隔膜。相知于书较之相知于人更容易契合,人生多寂寞,有本与之心灵相通的好书为伴,则是喜书人的大幸。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占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