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院的童年生活 - 没书可读
那个年代,没啥书可读。文革年代,大人都忙着搞武斗,写大字报,批斗大会,游行等等。学校虽然还开,小孩也要上学,但经常老师不来,布置作业,让大家抄书。课堂上开始还算安静,过了一会就开始热闹了。大家集体旷课出去玩的也不少。
小孩子就是喜欢玩,尤其是扎堆玩,可开心了。我记得我们班上的男孩就喜欢旷课。一大帮小孩到本地的公园去晃悠。这个城不大,大概有几万居民吧,就几条街。没几分钟就看完了。城里就一个公园,面积还不小,有很多鱼塘。公园附近有戏院,图书馆,烈士陵园,后来还有一个“动物园”,只有几个动物。还有一间米粉加工厂。拿米和加工费就可以换到新鲜的河粉和桂林米粉(像乌东似的)。开始公园内的鱼塘被人把水抽干,进行地下采石,经常听到炸药的声音。由于采石,这些鱼塘的水很深,游泳的人不多。公园内都是林荫路,两边种的都是凤凰树,开的是红色的花,可能是从夏威夷来的,很大,很漂亮。鱼塘中间都有凉亭和小桥,供人休息。
在公园里,小孩们手里拿着棍子,边走边看。遇到垃圾堆,还要翻一下,看看是否有香烟盒。那个时候,小孩喜欢玩香烟盒纸,越贵的越值钱。规矩是这样的,便宜的香烟纸跟便宜的玩,或者贵的顶好几个便宜的。抽好烟的很少,大部分居民都是8分钱一包的《增产》牌。有的小孩没有贵的香烟纸,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得到贵的。最贵的记得是大中华,凤凰,等等。有的小孩居然能弄到解放前的香烟纸,比如哈德门,美丽牌。除了玩香烟纸,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比如橄榄核。我记得赢了不少。上大学后,老爸嫌占地方,搞“打土豪,分田地”,把我一大箱小人书,“赌具”香烟纸,橄榄核都送给了大院的孩子。
没书读还是喜欢看小人书。还记得特别喜欢看《铁道游击队》。那时这个电影被禁,只有看小人书。 其实小人书也是被禁的。过去有很多小人书都很好看,比如《杨家将》,《三国》,《岳飞》等等。它们都是被禁的,但是有些居民小孩有,时不时拿到班里来分享。后来,街上有小人书店,专门租给小孩看,用鞋子来抵押。鞋子在当时也算是贵重的东西。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不少小孩都是光着脚上学的,我也试过,很舒服,就是走在夏天的沥青路会感觉非常烫。
为什么喜欢《铁道游击队》?可以爬火车,炸桥梁,打枪,该有多好玩?回到家还有现成的牛肉和酒在等着你。而现实生活,每天都是以青菜为主,除了不会便秘以外,实在看不到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真是生不逢时啊。在公园玩除了抓特务以外,基本没啥好玩的。开火车多有意思啊。 可惜,火车站离县城有5公里,小孩再大胆也不敢走那么远,尤其没有自行车。但我们大院的小孩还是试过。先是越过农田,走到铁路。记得火车司机看到一大帮小孩在铁路边上,先是鸣笛警告,经过的时候还喷蒸汽,小孩气得赶紧从地上拿上石头朝火车扔去。火车都开着飞快,要爬不容易,需要真本事。真正到了现实,没几个人想去试,何况上面也没有枪可拿。既然来了,总要做点事吧。我们把硬币放在路轨上,让火车去压,可以变大好几倍。还有人说,把耳朵贴在轨道上,可以知道远方的火车。我试了一下,似乎听不出来,不知是周围噪音太大,还是有很久没有掏耳朵了。
刚到小县城的时候,经常看到天上飞着双翼的运五。它们在农田上面飞来飞去,喷出农药,据说是杀虫的。小孩们都喜欢放学后,趴在围墙上看它们飞行。有时它们飞得很低,从我们大院上空飞过,还能看到里面的飞行员。太好玩了。我整天做着飞行员的梦。飞机场应该是民国时代建的。离大院很远,起码有10公里以上。学会骑车之后,小孩们就在讨论去机场,可以看飞机,尤其是起降。选择一个星期天,十来个小孩骑车出发了。那时没有地图导航,只是大概根据方向去的。路途经过好几个村子。记得村里的小孩都看着我们,像是外星人一样。毕竟这么小就能有自行车的恐怕在村里极少。就像是现在开着法拉利在小县城晃荡一样。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找到了飞机场,其实就是一块大草地而已。只有一架飞机停在那里,而且有人站岗,不许外人进去。那天人家正好休息,啥也没看到,有点令人失望。但后来,单位暑期活动组织我们去参观,近距离地看到摸到这个飞机,而且人家还让我们进去看了看。
后来家里订阅了《航空知识》,里面有不少国外的飞机报道。自己也做了波音707的模型。高考本想考北航南航的,但后来被陈景润等学好数理化的影响,去学了理科,从此跟飞机告别了。来美后也坐过美军的各种运输机,也算是过了飞机瘾。
运五飞机(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