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后感:《Grit》-抬杠帖,其实人人都有毅力

读后感:《Grit》-抬杠帖,其实人人都有毅力

博客

一开始听这本书,就不是很喜欢。全部听完以后,还是更喜欢《Outliers》。
这篇读后感耽搁了很久,写的时候也总是觉得别别扭扭不顺畅,不推荐这本。不过大家如果好奇我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欢迎阅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读书推荐:《Outliers》

就我的观察,其实人人都有毅力,只不过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努力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也都不一样。

一个人是否有毅力,我们通常会用客观物质世界的标准来衡量:考试分数、比赛成绩、创立事业...... 书中的实例恰好就是这类。我觉得这个衡量标准有点儿不够客观,“玩物丧志”的人也不能说没有毅力啊!如此来说,培养毅力不是最关键的,培养三观才是根本。 不过书名是“毅力”,咱必需谈毅力。

尽管和作者有着不同的理念,我还是听完了这本书,有些故事对我也还是蛮有启发的。

 一、毅力的重要性 

开篇,作者用了二个事例引出毅力的重要性。
一个是她自己的故事。作者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说她不是天才,但她自己努力学习,勤恳工作,最终获得了心理学的天才奖。即使是这样,爸爸也还是说她不是天才。由此可见:毅力比天赋更重要!

另一个是西点军校。西点军校的申请者要从11年级就开始准备,不仅需要高分的 ACT、SAT、平时的学校成绩,而且还要有议员,或总统等政界要员的推荐。每年四千多人申请,最后只有1200被录取。而这些新生里,有20%的人会在入学两个月内的野兽训练后退学。是什么让这些孩子们有了不同的选择?

作者针对“毅力”这个概念研究了很多年,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书中列出了这样的公式:
天赋×努力=技能
技能×努力=成就

公式简洁明了,稍微做个代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天赋×努力×努力=成就

我怎么觉得有点儿不妥。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社会--地球上最复杂的群居系统,成就的定义会这么简单?天时、地利、人和都不需要了?伦理道德也不讲了?更何况,每个人对这些词的理解也都不一样,运用不恰当,很可能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从内向外培养毅力 

作者分析毅力的四个要素:兴趣、实践、目的、希望。我在这里把这四个概念两两配对:兴趣+实践、目的+希望

兴趣+实践
兴趣,Interest,是从拉丁语演变出来的,最初的意思是“变化,不同”。所以,要保持长时间的兴趣,我们需要不断地 “变化”,才能得以保持“不同”。靠改行来达到变化,就是大家常说的“没长性、缺毅力”。但如果待在一个行业里变化,那只能靠不断的成长。工作20年,不能只重复第一年学到的技巧。(这里需要抬一下杠:在没有成长、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能坚持做20年,应该算是更有毅力吧!)

有兴趣但没行动,不能算有兴趣!有些事情,看起来挺好,做了以后才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喜欢。但也有些事情,需要做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很喜欢。所以我说这两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寻找自己的兴趣?书上建议问自己一个问题:“If you lost everything tomorrow, what would you do?”--“假如你明天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你要去做的是什么?”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不适用。 如果我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我肯定得先找一份可以糊口的事儿,绝不会挑三拣四,此刻最关键的是得先活着。所以我用来寻找兴趣的问题是:“如果没有金钱、时间、年龄、责任等任何约束,你会去做什么?” 

人小的时候,也很难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年轻人刚刚开始步入社会,独立带来的紧张、惊喜,很难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过早、过快地决定可能不一定准确。

目的+希望
人一旦开始做事,都会不自觉地设立一定的目标。目标实现了,会换下一个。目标没有实现,就需要“希望”来提供努力的动力了。

我倒是觉得真正的兴趣其实应该是没有什么目的,至少这个目的不是固定的。因为一旦达到了这个固定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变化”和“不同”,兴趣也就没了。当然,兴趣没有了目的,希望也就没必要了,只要做就行了。从这点上讲,这两个要素其实没有太多的必要,我们从书中的具体实例中也可以看出来。

既然目的和希望都没必要了,那这保持兴趣和毅力的动力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所带来的快乐,以及升华出来的意义、使命。这个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似--人类进步发展的驱动力是寻找快乐。快乐是我们肉体上的感受,而意义其实只是一个主观信念,是把自己做的平凡琐事和远大的意义联系起来。

比如问建筑工人一个问题:“你们在做什么?” 有人说“我在搬砖砌墙”,这是工作;有人说“我在造一幢房子”,这是职业;有人说“我在为神造殿堂”,这意义就大多了。怎么看待一份工作,比工作到底是什么要重要得多! (可能有人会觉得矫情啊!)

Joe Leader 是纽约地铁系统的首席工程师。大学刚刚毕业,Joe需要一份工作来还学生贷款,便成了地铁巡道工。最初他只是在做一份工作,但很快在短短的一年里,他就体会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领悟了工作意义。工作越来越认真,职位也越来越高。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Joe一样这么快地领悟出工作的意义。作者本身在16岁的时候,就流露出对心理学的兴趣,20多岁上大学时已经察觉到心理研究的意义,但她真正放下自己的谋生职业,一心投入心理学研究是30多岁的事了。

Assetlink,澳大利亚一家保洁公司,创始人Aurora 和Franco Fonte 最初想要开餐馆,因为没有钱,找到一份办公楼清洁工作。很快,他们就体会出清洁工作的意义,人人离不开清洁。他们非常勤奋认真,有时一周工作八十个小时。勤奋的工作带来了效益,越来越多的客户,使得他们不得不雇佣他人,开创自己的公司。公司越来越大,他们从始至终最在乎的是客户的满意程度,以及对雇员的责任。担当这么多的责任,自然觉得工作意义重大。

Kat Cole,18岁在Hooters做招待员。一个厨师半途走掉,她就去做饭;一个调酒师要早退,她又帮忙顶上;一个经理中途有事,她就去做经理的业务;六个月里,她做过了餐馆里所有的工种,而且兼顾培训新来的雇员。22岁,她成为10个餐部的主管;26岁,做了Hooters的副总裁,给Hooters增加了400个新店;32岁,被Cinnabon bakery连锁店招去做总裁。Kat自己说,她其实只是想要帮助人,因为妈妈一直教育她要“努力工作,给予回报”。

看完这些实例,我怎么觉得兴趣好像也不重要,毅力的四个要素一下子变成两个:实践和快乐(领悟工作的意义,归根结底是为了自我感觉良好,享受更伟大的快乐。)

 三、从外向内培养毅力 

作者女儿四岁时,一次饿了,自己找到一盒葡萄干,试了一分钟但没有打开,叹口气走了。作者注意到,赶快把女儿叫回来,威逼利诱,试图说服她继续努力,但女儿怎么也不肯。作者震惊了,哇!这孩子没有毅力,这可咋好?第二天,她就给女儿注册了芭蕾舞蹈课,作者相信,所有的这些人有规矩、分级别的课外活动都有助于培养毅力。

这部分基本上讲述的是子女教育,同样的故事,每个人看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样,说说我记住的三个例子。
1、棒球运动员,上大学的时候想要从棒球队里退出来,结果爸爸不允许,后来他挺成功。并不是所有没有退队的人都能成功,推荐读书《What made Maddy run》,Maddy没有能从田径队里退出来,两天后自杀了。
2、作家,高中就退学了,搞写作,后来成为专栏撰稿人。可见,退也行,不退也行,没有一定之规,关键是“事在人为”。
3、男孩子,从来就没有见过爸爸,妈妈犯罪被关在监狱里。外婆很爱他,但很穷,年纪大,眼睛也不好。说是照顾他,家务都得他自己做,学校成绩中等偏下。九年级结束的暑假,在哥哥(大他18岁)的提醒下,开始认真学习,到11年级时,已经是全A生。在这期间,有个数学老师非常照顾他,陪他度过外婆的去世,教他学车,帮他交学杂费......他最后被MIT录取,到作者写书的时候,他以全优成绩毕业,被斯坦福录取为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这个孩子有点像《Hillbilly Elegy》的作者。读书推荐:《Hillbilly Elegy》

书上的描述要具体些,不过我也没记住什么毅力的培养,倒是看到了很多的关爱。有了足够的关爱,孩子可能就会有勇气来承受生活的挑战。

从作者描述的芬兰人的例子上,我觉得洗脑对于毅力的培养比较好使。芬兰人口不多,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最有毅力的民族,而且他们相信这种毅力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从毅力的两个要素--实践和快乐--出发,可能更容易理解如何培养毅力:
1. 把兴趣作为出发点,鼓励孩子去实践。
2. 引导孩子去体会实践过程中的成长所带来的快乐。

 零碎的信息和观点 

书中还有一些零碎的信息和观点,我觉得挺有趣。

  • 美国成年人的毅力指数,最有毅力的是六十多岁的人,毅力指数最小的是20多岁的人。造成这种分布,可能有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人的逐步成熟、自我建立,使得人越来越容易固执己见,越来越贪婪。从正面来讲,就是越来越有毅力。
  • 毅力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任何东西太多了,都会有坏的一面,但毅力似乎不遵循这个说法。这个其实也可以解释,因为人的惰性是天生的,我们能克服多少惰性,就转换成多少毅力。本性难移,人不可能有多得用不了的毅力。
  •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毅力的人大多比较开心快乐,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但他们的家人、同事、下属是否也比较快乐,作者说现在还没有全面的调查结论。但我觉得肯定是这样,因为快乐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不过我有个小问题,先有开心快乐?还是先有毅力?还是两者相辅相成呢?
  • 外界压力促使改变。作者女儿两岁时,在家里训练摘尿片,怎么也不肯。三岁送幼儿园,几天就不用了,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不用。还有一个16岁的女孩子,暑假去American Eagle 打工,经理说,只要迟到一次就解雇。这个女孩原本上学天天迟到,但为了这个工作,她买了两个闹铃,再也不敢迟到。
  •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这个说法是有条件的。书中说,生活中的困苦能够让人变得更努力,但如果不能找到解脱痛苦的方法,时间长了反而会导致丧失拼搏意志,甚至抑郁。
  • 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 需要极强的专注,颇费脑力。一般来说,练习一个小时,需要休息一个小时,一天一般不超过3~4个小时的刻意训练。刻意训练的四个条件是:目标、注意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和重复地练习。
  • “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能并不准确。作者调查采访众多领域的强人,大家觉得刻意训练会让人沮丧、不舒服或疼痛,但没有苦(frustrating, uncomfortable, and even painful, but neither is bitter)。有些人表示,通过练习可以认识自己、体验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对结果的憧憬,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到的是愉悦。(我和老公关于要不要吃苦的事,争论了好多年了......) 

 总结 

总的来说,我觉得其实人人都有毅力,只是三观不同,行为和结果不一样而已。
这社会越来越复杂,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凡是认真活着的人,都非常有毅力,尽管可能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成就!

自强、自立、自豪!
大家共勉!

朋友的反馈、老公的辩论,我的新体会:

人,肉体上的懒惰是天性,精神上寻求喜乐也是天性。寻求喜乐是我们的动力,为了得到喜乐,我们需要驱动懒惰的肉体去行动。这解释了为什么电子游戏和社交网络这么让人上瘾,因为它可以用很少的肉体能量,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获得很多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肯定和赞美。

坚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反人性的,一般来说不会长久。如果被迫长期这样(即使是因为某种信念而自己强迫自己),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短时间地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儿,不过在做事的同时,如果能花点时间,领会到做事的意义,早点享受其中的喜乐,才能保持动力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别人眼里所谓的毅力。

孩子小的时候,责任心差,自制力弱,基本上都是凭兴趣出发。让孩子做父母希望的事儿,不容易。我家是从培养孩子们独立的角度上来提醒他们说,“只有自己独立了,才不会受外界的制约,才能够享受更多的自主。越独立,越自由”。现在他们算是蛮独立的,但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方面上,我还在努力。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部分正确!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微笑微笑

有兴趣请关注我的微信号。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JustTalk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