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探讨《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可能残酷的青春?》-《13个原因》
为写而写看了《13个原因》热播剧后,写了一篇《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可能残酷的青春?》,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我没有看过影片,但我有一个无话不聊的女儿。女儿读了书,所以我是从女儿那里知道的这个故事,借用“为写而写”这篇文章的条理,说说我的浅见。
“爱对了人是爱情,爱错了人是青春”,其实很多时候不全是爱对了人和爱错了人的区别,更多的是对“爱”不同的理解和演绎,让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关于“爱”,在Scott Peck 的《The Road Less Traveled》- 《少有人走的路》 里有非常深刻的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 读书推荐:《The road less traveled》-《少有人走的路》。
第三段里面说到Hannah是校园文化畸形的受害者,我也有同感。其实不止是校园畸形,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畸形的。我们关心帮助孩子,无条件的去爱他们,为的就是尽量让孩子避免成为这样的受害者。悲剧发生了,抱怨同学、学校、社会,都不能挽回失去的生命,因为我们很难能改变别人的说法、做法,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如何来应对这个畸形的世界。“这难道不是反文明进程的吗?”让我疑惑这“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我能想象的文明是:在每一个人严格自律不损伤他人利益的基础上,各自过自己的日子,有可能的话,尽量帮助他人。这在现实生活中太难实现了,当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时,自我生存的意识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要让自己和孩子成为尽量自律、不伤害别人、“心理强大”的人。自己自律、开心面对生活,就会影响到家人,进而可能影响到朋友和同事,以致更多。每一个人都变了,世界就变了。如果大家都寄希望于别人改变,则没有改变。
说到第四段里受攻击,我所信奉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这些攻击只要不造成肉体上的疼痛和伤害,我都可以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孤独痛苦、悔恨迷惘,我是通过调整自我的认知观点来应付这些。至于如何调整,我还得推荐读书:《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E. Frankl
说“青春期的孩子大脑发育还未完全”,我可以理解,他们还没有发育完全到自己解决所有问题的程度,其实即使是成年人,也要到四十不惑。我们有时觉得不够确定,就会试图寻求外界的帮助,否则文学城应该就不大会存在了吧!孩子遇到了问题,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寻求什么样的人来帮助?小孩子一出生,饿了渴了,就知道哭着闹着要,我想这种寻求生存的本能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吧!但为什么大家经常看到的是青春期的孩子不去寻求帮助呢?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大人遇到问题了以后,我们去找会去找谁来帮助?就我来说,我会去找那些“我”认为有能力、而且也愿意帮助我的人。孩子没有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可以让他们全全信赖的人。不是因为我们是父母,他们就应该信任,如果都是这么简单的话,就不会有那些父母子女冲突乃至命案的情况了。血缘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但绝不是万能。对于想要独立自主的青少年来说,父母亲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爱”的行为去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威去强制压抑,或异想天开觉得自己的孩子肯定应该会信任我们。
我们学区的确不是特别鼓励孩子们去看这些这部剧,如果孩子想要看的话,学区希望父母亲尽量陪伴。情感是可能传染的,看到别人哭,我们会难过,看到别人笑,我们也会比较开心。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情绪就容易波动,看了影片一旦产生共鸣,或许真的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女儿说书里面的自杀是吃药,没有影片中那么Messy,我觉得通过让孩子们看到自杀的痛苦来防止孩子自杀,好像有点晚。我更希望日常生活中多多关爱和保护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有所留恋,不产生这种可怕的念头。
六个感悟,我也逐个聊聊。
第一点,青春期的孩子,不跟父母亲说他们的真实想法,不愿意让父母亲知道,我觉得是他们不信任父母亲能够帮助自己。跟父母亲说了,如果得不到理解、同情和帮助,还有可能挨一顿劈头盖脸的暴怒,更是雪上加霜。交流的通畅也是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没有理解和信任,自然不会有什么交流,更不用提顺畅了。
第二点总结的非常好,可以真正的运用在生活当中。在孩子面前,我们需要能够放下身段。当然,这也有个度,不能一直低,因为孩子毕竟还在依靠我们。但适当的时候低姿态,真心向他们请教建议,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尊和自信,而且在小孩子面前低姿态并不是太难。孩子不像我们父母亲通常想得那么简单,他们是很有想法的,尤其是读了很多书的孩子,如果我们愿意去信任他们,真的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真心请教,他们反而会尊重并信任我们,有了问题也会来找我们,听取我们的意见。举两个实例:我曾经几次向女儿讨教如何对待儿子的问题,她都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理由,我的确也没有什么确凿的好方法,基本上都听从她的建议。儿子的写作比较通俗易懂,有些重要的email,我会让他帮我修正,每次他都能找出点小毛病。这个低姿态不是装,是真的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能看得见他们身上的长处。
第三点提到的“心理强大”,的确是我们养育培养孩子的方向,但如何才能让孩子心里强大?从小给孩子洗脑,也需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否则也洗不了。我有一个非常和善、友好、有耐心、工作能力极强的同事,我从他那学到了不少的技巧。他辞职临行前,我为了感谢约他吃饭才得知,他的父母是极为严格的天主教徒,他从小就被非常严格地洗了脑,上高中时,夜梦惊醒都要跪下祷告。但是19岁参加了海军,经济独立后,一直到现在近三十年,也没有回去看过他的父母亲,怨恨他们对他的伤害,有关天主教观点的洗脑全都被抛弃。即使有了信任,我们还要注意应该把什么样的观点洗进孩子们的脑子里?我给孩子洗的脑是“不要被别人洗脑”,要有自己的分析思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
结交朋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原则,朋友之间的矛盾大多他们也可以解决。儿子今年13岁,比较严肃的问过我一次关于朋友之间的问题。女儿今年15岁,好像也只问过我两次,而且这两次还不是朋友间的问题,一个是和一个同学一起做Project 的矛盾,还有一次是她的朋友和 Lunch Monitor 之间的摩擦引起的一点顾虑。由于我们平时交流很多(吃饭、车上、刷牙时都聊天),所以很多情况都是提前做了准备,他们与朋友之间似乎没有矛盾。我基本上不干涉她们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多少朋友,都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他们挑的朋友和自己的认知比较类似,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打打闹闹。儿子的那个问题,就是因为我和那孩子的家庭关系比较密切,他没有办法回避而造成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们似乎天生就懂。不过我也承认我对他们的影响还是蛮大,原则时时讲,最后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我可不想将来落埋怨。
第四点,我自己的青春期的确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是因为当初的成长环境太简单。至于“中国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参与度更高”,这也要分两面去说,如果参与的方式方法合适的话,参与度高是好事儿。如果方法不合适,参与度高,实际上是适得其反,结果可能会更糟。我前两年在子女坛看见一句话:“推,100% 失败,不推,50% 成功。" 这里的“推”,我的理解是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不知道这句话的准确程度如何,但我选择相信了一多半,和道家的无为之治蛮相符的。
第六点关于剧情是否夸张,我是觉得,这种社会的畸形即使现在还行,将来可能也会越来越糟糕。人太多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压力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刚刚看完《Inferno》,据作者说小说中引用文学艺术作品,城市建筑、历史记载、以及科技数据都是真实的。里面讲,地球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能力可以养活40亿人口,而现在全球有75亿。 人口问题带来的众多后果不容忽视,可惜我们还没有找到办法解决。这么讲有点悲观,但它帮助我比较容易看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我尽量过简单些的生活,少利用点资源,并教育孩子们自食其力,少给社会、给地球添加负担。
不过总的来说,我更喜欢从正面的角度学习如何生活,不好的反面不一定是好,这也是我不会去读这本书的原因。非常推荐Harvard的公开课,是哈佛有史以来最popular的课(超过了Business101),共24节课,YouTube上有23节,第三次授课、也是这个教授的最后一次在哈佛授课,有九百多人注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1- Tal Ben-Shahar
女儿读了书,很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但电视剧只看了两集,她不喜欢剧中对感情的表现形式,有的演员和她读书时的想象也相差甚远。附上女儿写的一小段她自己对Hannah的解读。
The girl, Hannah who committed suicide was depressed but she did not realize it. She gets upset by every little thing and even though many of them were not big problems. They were big to her because she lacked self confidenc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because she was depressed so she thought that she could do nothing and was not good enough to do either. This also caused her not to talk to her parents, because on the inside, she probably didn't want her parents to be disappointed or look down on her. She didn't talk to others about her problems either.
The people who commit suicide are those who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 because those are the people who hide their problems up until the end.
Another thing that I thought was strange about this story is that Hannah even has this mental health class in school and she likes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her class are pretty open and friendly, and yet, she doesn't open up to a single person in that class, not even the teacher who was actually somewhat close to her.
就女儿写的评论,和一个朋友在微信里探讨:
朋友:写得很好,概念很完整,只是有句话不太懂「the people who commit suicide are those who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是说自杀的人通常是你最想不到的人?
我:对,就是这个意思。人人都有自尊,抑郁的人往往是自尊比较强的人,尽管很痛苦,但掩饰得很好,就是不想要外人察觉出来。如果能够面对问题,勇于说出来,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可能就不至于自杀了。
朋友:最后一段,你女儿觉得奇怪「she likes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her class are pretty open and friendly and yet, she doesn't open up to a single person in that class, not even the teacher who was actually somewhat close to her.」这段造成了我的疑惑,她的疑惑是什么呢?
我:我家女儿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聊,遇到我不能解决的事,她会问朋友或老师,所以她习惯用她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想 Hannah,觉得 Hannah 即使不跟父母说,也应该和同学、老师聊聊,或许能得到些帮助,所以女儿奇怪 Hannah 行为。我跟三个曾经抑郁过的人交谈过,其实抑郁的人多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至少很担心自己不够好,“里子”已经没了,再让别人知道了,那岂不是“面子”也丢了!可是越是不说出来,就越积压在心里,恶性循环。
朋友:你解释的很好!从你女儿和你的互动当中,确实可以理解,我差一点要以自己的观点去解释。由于你和你女儿的互动很好,相对的她看待Hannah就会觉得Hannah很多事情做得不好。我在剧里面看到的Hannah其实是非常努力的想要自救,但是有两个致命的要害,就是她想求救的时候遇到的人刚好不对(学生会长和女同性恋者);要不然就是遇到对的人的时候,由于先前不好的经验,让她以错的方式对待对的人,导致对的人最终也离她而去。所以当她面临popular kid的霸凌(其实是强暴)时,身边对的人都已经离她而去了,自然得不到帮助;最后去寻找counselor, 又是另一个错误,最终压垮了她。总而言之,Hannah没有那么幸运有像你这样的妈妈。
我:你是个认真的妈妈,愿意思考这些问题,寻求智慧,你的孩子也很幸运啊!最近刚刚在哪看到说:“发现了问题,知道去求助于谁,其实也需要智慧!”我总觉得社会(包括学校)是个大考场,孩子是我们的答卷,用来检验家长是否合格。
朋友:考卷合格的标准是什么?见仁见智吧!
我:嗯,的确见仁见智,个人的标准肯定不一样。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孩子怎样都不关自己的事,都是孩子的命。我的标准是:孩子“自己”觉得平安喜乐,面对生活的磨难时,仍有活下去的愿望和勇气!
朋友:写得很好,概念很完整,只是有句话不太懂「the people who commit suicide are those who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是说自杀的人通常是你最想不到的人?
我:对,就是这个意思。人人都有自尊,抑郁的人往往是自尊比较强的人,尽管很痛苦,但掩饰得很好,就是不想要外人察觉出来。如果能够面对问题,勇于说出来,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可能就不至于自杀了。
朋友:最后一段,你女儿觉得奇怪「she likes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her class are pretty open and friendly and yet, she doesn't open up to a single person in that class, not even the teacher who was actually somewhat close to her.」这段造成了我的疑惑,她的疑惑是什么呢?
我:我家女儿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聊,遇到我不能解决的事,她会问朋友或老师,所以她习惯用她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想 Hannah,觉得 Hannah 即使不跟父母说,也应该和同学、老师聊聊,或许能得到些帮助,所以女儿奇怪 Hannah 行为。我跟三个曾经抑郁过的人交谈过,其实抑郁的人多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至少很担心自己不够好,“里子”已经没了,再让别人知道了,那岂不是“面子”也丢了!可是越是不说出来,就越积压在心里,恶性循环。
朋友:你解释的很好!从你女儿和你的互动当中,确实可以理解,我差一点要以自己的观点去解释。由于你和你女儿的互动很好,相对的她看待Hannah就会觉得Hannah很多事情做得不好。我在剧里面看到的Hannah其实是非常努力的想要自救,但是有两个致命的要害,就是她想求救的时候遇到的人刚好不对(学生会长和女同性恋者);要不然就是遇到对的人的时候,由于先前不好的经验,让她以错的方式对待对的人,导致对的人最终也离她而去。所以当她面临popular kid的霸凌(其实是强暴)时,身边对的人都已经离她而去了,自然得不到帮助;最后去寻找counselor, 又是另一个错误,最终压垮了她。总而言之,Hannah没有那么幸运有像你这样的妈妈。
我:你是个认真的妈妈,愿意思考这些问题,寻求智慧,你的孩子也很幸运啊!最近刚刚在哪看到说:“发现了问题,知道去求助于谁,其实也需要智慧!”我总觉得社会(包括学校)是个大考场,孩子是我们的答卷,用来检验家长是否合格。
朋友:考卷合格的标准是什么?见仁见智吧!
我:嗯,的确见仁见智,个人的标准肯定不一样。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孩子怎样都不关自己的事,都是孩子的命。我的标准是:孩子“自己”觉得平安喜乐,面对生活的磨难时,仍有活下去的愿望和勇气!
==============================
总结
我基本上采用子坛坛主“又当爹来又当妈”的原则:“在没有生命威胁或严重疼痛流血事件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 把他们宠开心了,他们才会和我交流,才会听我的话。我不愿意强迫孩子 step out their own comfortable zone,因为我自己也不愿意这么做,他们自己准备好了,自然会去挑战自我。在孩子们还没有成熟强壮之前,任何违背他们意愿的推,对我来说都是拔苗助长。
对世界的认知和三观信仰是一个人的根基,孩子们没有独立之前,来自家庭的关爱应该是孩子们根基的一大部分,社会这个大熔炉,可以检验出每个人的根基是否足够稳固。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Just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