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生命本像一条长河
老之将至
译自 罗素《How to grow old》
其实,依着题头,如何不变衰老才是这篇的本意,尤其在我这个年龄,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的第一个劝告,当然是慎择你的祖先。我在这方面做的不错,虽然我的双亲英年早逝,外公也亡与67岁,但我的其它三位祖辈都享年80以上。在稍远一些的先人里面,我只找到一位没有活到高年的。他死于现在不怎么流行的疾病:砍头。我的一位太祖母,也是济朋的朋友,活到了92岁,而且直到最后一天,还保持着对晚辈们的威严。我的外祖母,一生难产多次,仍然养活了9个子女以及一位早夭的婴儿,守寡了以后,马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妇女高等教育里。她是吉顿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并为妇女进入医学而奋斗终生。她多次讲到在意大利碰到过的一位老人。当她问他为何忧伤的时候,他回答道,因为刚刚和两位孙辈告别。“天哪”,她惊讶地叫道,“我有72个孙辈,如果每一次和他们告别都要伤感一次的话,我的生活该有多么凄凉呀”。“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老先生回答道。但是作为72位里的一员,我非常认同她的生活方式。过了80 岁以后她慢慢有些失眠,因此,她干脆把午夜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专门用来阅读科普读物。我不认为她会有时间留意衰老。我想,这就是永葆青春的秘诀。如果你有广泛和有益的爱好,并且在里面有所作为,你就不会太在意那些年岁的统计数字,也不会在意那些来年有限的烦恼。
有关健康方面我能说的很少,因为我很少生病。我想吃什们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犯困的时候就睡觉,从来没有为保健操过心。事实证明,我喜欢做的事情,一般都是有益健康的。
从心理上讲,人到了老年要堤防两种危险。其中之一就是过度留恋与过去,沉沁在过去时光的虚妄,拟或迷失在怀念故友的悲伤。一个人的思想更应该着眼于未来,从事那些应做未做的事情。
说来容易做来难,流年似水,积累叠长,人们很容易发现,如炙的情感似昨日黄花,敏捷的才思如白驹过隙。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应该选择健忘,但是真的忘却掉了,它往往就不是那么正确。
另外一个要堤防的危险就是依附与年轻人,期望从他们那里吸取朝气和活力。孩子们长大以后,希望过自己的生活,如果一如既往还插手他们的事务,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变成他们的累赘,除非孩子们出奇地迟钝。我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关心他们,但是这些关心应该是有克制的,最好有些博爱的成分,而不应该再放纵感情义气用事。动物一般在子女长大以后就不再管他们了,但是我们人类,可能因为拥有最长的育婴期,做到这一点好像有些困难。
我认为,超越了个人利益并在其中有所作为的人们,晚年才会幸福。只有在这个范畴内,长年的经验才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只有在这个范畴内,智慧之花才可以尽情绽放。不要禁止孩子们犯错误,第一,他们不会信你,第二,犯错误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你若不能走出个人利益,除了挂念子孙之外你就会感到空虚。在这种情况下,你要知道,虽然你还能提供一些物质上的便利,比如给一些零花钱织件坎肩等等,但是,不要指望他们会享受你的伴随。
有些老人苦于死的畏惧。年轻人心有所忌理所当然,因为担忧年华未绽而亡与非命。而作为老人,历尽了人生的欢愉与疾苦,收得生命果实之累累,若还患得患失,这样不仅可怜而且有些无耻。克服这种苦涩心理的最好方法是——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慢慢拓宽你的兴趣走向无私,解退自我的盔甲渐渐步入大同,让你的生命一点一滴融入广袤而无垠的宇宙。
生命本像一条长河,初时窄小,受两岸狭迫,水流湍急而彭拜,击岩石破瀑布,急不可待涌向前。渐渐地,河流长大,两岸退却,河面宽阔而舒展,水流平缓而从容,在那尽头,是无疆的大海,融入其中无怨无悔,舍去自我无迹无痕。
人,在老之将至时,如果能这样看待生命,将不会苦于死的畏惧,你心系之事,后继有人。你若力不从心,休息一下何乐而不为!人,不免一死,我愿死于工作中,晓得其间,凡我能完成的,我都尽了力,凡我不能的,后人还会继续。
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