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电影《孪生陌生人》,探讨基因与养育的关系
电影《孪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是今年CNN Files出品的一部纪录片,以前在网上看见过广告——三个一模一样的大男孩冲着镜头傻笑,以为是无厘头的滑稽片,没有理会。昨天,偶然之间,看到文学城的一篇文章,题为《3胞胎分别被贫穷、中产、富裕家庭领养,重逢后揭开残酷真相》,文章详细介绍了这部电影(感谢作者!),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在网上寻找,所幸找到该片并看完。
本以为纪录片都会枯燥,但这部长达近100分钟的片子却非常紧凑,有趣,有哲理,有人情,有深度,让人思考,(还让我流泪)。整个一上午,我放下诸事,沉浸其中,一气看完,并陷入思索之中。
影片是从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真实故事开始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纽约,一个叫Bobby的十九岁小伙子到陌生的地方上大学,结果发现学校里很多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但让他疑惑的是:人们都称他为“Eddy”。而Eddy有个好朋友,他见到Bobby时惊呆了,因为他知道此刻Eddy正在遥远的家里,不可能出现在此地。但眼前的这位活脱脱地就是“Eddy”,于是他脱口而问:
“你是被领养的吗?”“是的。”
“你的生日是1961年7月12日吗?”“是的。”
这位敏锐的朋友马上意识到,眼前的这位一定是Eddy的孪生兄弟!他们相貌一样,出生日一样,又都是领养的。他和Bobby当即决定立即开车去与Eddy相见。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
两个孪生兄弟被分别领养,并在19岁戏剧性相见,这一消息很有娱乐性,于是纽约的报纸予以报道,并配上了照片。谁知,这一报道引来了更戏剧性的变化。原来,Eddy和Bobby不是双胞胎,而是三胞胎!他们还有一位孪生兄弟,叫Dave,被另一个家庭领养。看到了报纸上的故事和照片,Dave的家人和朋友都确认Dave肯定和他们是同卵同胞兄弟。于是,孪生三兄弟相认,他们居然生活在方圆不到一百公里之内,但十九年来相互不知。
这一事件想来在80年代的纽约引起很大的轰动,报纸媒体争相报道,访谈节目也做了很多。一时间,三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甚至连麦当娜都请他们做其电影里的角色。三兄弟在纽约开了一个名为《Triple》的餐馆,一年就进账一百多万。随后,各自又都找到心仪之人,所谓成家立业,结局完满。
******
这是电影《孪生陌生人》的开始一段,引人入胜,但似乎有炒冷饭之嫌——显然影片不会用这个旧故事做主打,而是进入第二个层次,剧情画风由喜剧、突变成悬疑剧、伦理剧,心理剧。
影片在讲述了Bobby, Eddy 和Dave 在80年代的故事之后,人们自然要问:三兄弟如今怎样了?影片倒是没从这个线索出发,而是转向对另一个问题的探讨:三兄弟是怎样在养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领养的,其中有什么隐秘之情。
在三兄弟的养父母知道儿子是孪生的情况之后,曾联合起来,一起去收养中心——一个非常正规的机构,质询为什么收养时没告诉此情况,以至于他们的儿子长期饱受兄弟不相识之苦。但中心人员敷衍了事。养父母们甚至将收养中心告上纽约法庭,但后来受到各种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三个收养家庭的情况。Bobby的家庭比较富有,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律师,属于上流家庭。Eddy的家庭大概就是典型的中等家庭了,父亲是一个教师,较严厉。Dave更不同,他的父母是移民,英语不是母语,开一个小小的杂货店,生活算是比较窘迫了。但是,这三个家庭显然都非常爱他们的养子,而且三兄弟之上还都有一个也是被收养的姐姐。
当时三个兄弟并没有太多理会父母们对收养机构的不满,他们还一直沉浸在吃喝玩乐之中。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记者偶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这个记者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这三个婴儿的命运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人为所致!
他们被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收养,并且对收养父母隐瞒有孪生兄弟的情况,这些都是收养机构刻意所为,甚至,他们各有一个同被收养的姐姐,也是被安排的。而究其背后,竟然是一个心理学研究项目,一个名为 Dr. Peter Neubauer的著名心理学家,将三兄弟作为样本,安放到不同的家庭,并由他的助手定期以收养机构的名义回访,为其研究项目搜集材料。而这个研究还涉及到一些其他对孪生子。
在以人权为重的社会,这一消息无异于在相关人的心里扔下了一颗炸弹,三兄弟顿时惶然,他们问道:我们是小白鼠吗?他们的养父母也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公众舆论也从道德伦理方面加以谴责。
诡异的是,这一研究从未公布于世,没有结果,也没有论文。那个记者花了很长时间探究这件事,他想知道这个研究的样本有多大,涉及到多少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同时,那三胞胎兄弟也想知道,让他们做小白鼠,那么试验结果是什么,特别是在他们中一个人自杀了之后。记者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找过听说或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人,也没人清楚整个项目。记者还直接找到那个心理学家,但他闪烁其词,说现在不想说,以后发表了再谈。直到2008年,Dr. Peter Neubauer去世,他即没有发表试验结果,也没有再谈及它。在记者了解到这个研究的资助来自私人基金和一部分政府资助,具有强大的背景时,他认为一定是某些势力或人想让这个故事保持沉默。
后期,记者和三兄弟之一Dave试图查询Dr. Peter Neubauer留下的资料,它们被封存在耶鲁大学,共66个箱子,项目时间跨度为1960年至1980年,但明确规定不得开封,直至2066年。开封需要一个组织授权,这是一个具有强大政治背景的犹太组织。顺便说一句,Dr. Peter Neubauer、三兄弟都是犹太人。
所以,影片的第二个层次揭示了三兄弟是怎样进入各自的领养家庭的,他们的家庭状况如何。三兄弟后来又是如何成长发展的。在这一层次里,充满的不是喜剧元素,而是严肃的探索、批判。并从每个人的叙述中寻觅事情的始终,及各自的心理活动。这里涉及了科学的探索,道德伦理的界限,人对真相的追求,和每个人的成长痕迹。
******
前面啰里啰唆说了这么多,下面回到主题——基因和养育的关系,这也是电影《孪生陌生人》的第三个层次。
Bobby, Eddy 和Dave三个孪生兄弟的境遇几乎可以说是儿童心理学家Dr. Peter Neubauer一手造成的。但是,Dr. Peter Neubauer冒天下之不韪,去做这样的试验,是要研究或证明什么呢?他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事实是,心理学家本人不仅没有发表他的研究,而且封存了所有资料,并拒绝向任何人谈论此问题。但据一位曾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学者说,Dr. Peter Neubauer的目的应该不是基因遗传方面,而是要找出基因和养育的关系。但是,即便他的猜测是对的,我们也暂且无法得到Dr. Peter Neubauer对此项目研究的专业结论。
然而,这部电影已经有意无意地将这三个实验者的生活展现在我们观众面前,给我们每个人一个转换角色的机会,试着当一回心理学家,自己找答案。
先顺着电影的思路,说一下三兄弟的发展痕迹。三兄弟的前半生已经在电影的前部分讲得很清楚了:三个孪生婴儿,在六个月大时被三个不同的家庭领养,十九岁时意外重逢。之后,三兄弟成为“名人”,一起创业成功,并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爱人。
这时候电影借用的信息几乎都是80年代初媒体上的信息。而当时的媒体和“吃瓜群众”所关注的,除了戏剧性意外相逢之外,是三兄弟如何相像。他们的相貌、声音自然是相像的。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品味,甚至成长轨迹都是相似的,尽管他们来自三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他们都学过摔跤,都喜欢中国菜,抽同一牌子的香烟,喜欢同一类型的女孩子···。当你看到在电视采访中,他们用同一样的坐姿,同一样的神情,不约而同地给出相同的答案时,大概每个人都会感慨:基因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然而接下来,电影进入了导演、编辑自己对三兄弟发展的追寻和探索。大概是因为西方文化中对“成功”、“优秀”没有硬性的指标,诸如上了什么藤校,挣了多少钱,当了什么官,发了多少学术论文等,电影并没有评价每个人的人生,只是通过一些相关人的叙述得到一些关于Bobby, Eddy 和Dave的生活片段。
在纽约开餐馆成功之后,Bobby离开了他们,餐馆由Eddy 和Dave继续经营。后来,Eddy 患了狂躁型精神病,住院一段时间。出院后不长时间,Eddy 竟然饮弹自杀。这件事给Bobby和Dave兄弟两人的心里留下来沉重的遗憾和阴影。
至于Eddy 患狂躁症的原因,电影没有明确给出,似乎并不是生活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坎坷。Eddy的妻子说:Eddy是三兄弟中最漂亮的,也是最希望看到三兄弟能和睦的。影片似乎暗指Eddy的性格发展与他与养父不和睦,养父过于严厉有关。电影近结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Eddy的养父谈到他得知Eddy自杀时的难过,情感非常真实,他反复说:I often wondered whether I didn’t teach him something. Maybe I didn’t teach him something, how to live life. (我可能漏掉教给他一些东西,一些东西诸如怎样活着,生活。)
前面说过,Eddy来自一个中等家庭,他养父是一个教师。他的家庭似乎是宗教感很强的犹太家庭,养父严厉,并用军事管理的方式对待孩子。从上面的片段显而易见地看出,Eddy的养父很爱儿子,并对他的死感到内疚。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结症所在,他的问题应该是和孩子的情感问题,心理沟通问题,而不是没有教够孩子知识。——顺便说一句题外话,Eddy的家庭问题,其实是很多家庭都有的,父母能够给与孩子的,绝不只是钱财和知识,情感交流,情感支持其实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很重要一部分。
电影从始至终很大部分都是Bobby和Dave的自述。关于这两个兄弟的后来的生活,影片没有详细提起,倒是中间多次穿插了Dave养父母的家庭生活。Dave的家是三兄弟中最穷的,他的父母恐怕英语都讲不太好,但是他们家却是三个年轻人待得最多的地方。Dave的养父乐观,心理强壮,在世时曾是他们三兄弟的核心和根。
Dave说:I believe I am still here today because of the foundation that was given to me by my parents. I believe that absolutely made a difference in terms of struggling with whatever demons I struggle with
(我相信,正是因为我父母给我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今天我才得以站在这里。我坚信,这种基石能够使我在面对恶魔的时候,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一个事情,看到一点和看到一个过程,得到的结论会是不一样的。所以,亲眼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Bobby, Eddy 和Dave三兄弟的故事就是这样。这一点,电影通过旁观者揭示出来。
那个最初报道他们相聚的纽约报的记者说:“They smoke the same kind of cigarettes. You say: Oh my God, they are smoking Marboros. That’s amazing. What you’re not looking for are their differences.” (他们抽同一牌子的香烟,你会说:噢,天呀,他们都在抽万宝路!太神奇了!但是你没有看到的是——他们还是不同的个体。)
Eddy的妻子这样说:“I think there were superficialities. They liked same things and they had similar interests. But deep down they are different.”(我觉得那些都是表面上的,肤浅的。他们喜欢同样的东西,对同样的事情有兴趣。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是不一样的。)
好了,到此为止,正式回到主题——基因与养育。
这是一个大的话题,每个人看到这个影片大概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影片的结尾,导演通过不同的旁观者的口,给出了这样一些结论,我照抄如下:
三兄弟的一个共同的朋友说:“Why did the boy’s lives turn out completely different? I don’t need to read books. I don’t need to read any studies. I saw it first hand with these boys. It’s all about nurture.”(为什么三个男孩子的生活会变得完全不同?我不用读书籍,我不用看科研报告,因为我一直在看着他们。根本原因是——养育方式的不同。)
那个一直追踪和探索这一事件的记者说:“ I’ve come to believe genes and environment are close competitors. You could say that we drift in the direction that our genes tell us to go , but it doesn’t mean you are destined to be one person or another .” (我开始相信基因和环境是一对密切的竞争者。也可以说,我们顺着基因指给我们的方向漂移,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注定要长成为这一个人,或者那个人。)
最后,和三兄弟非常亲近的Eddy的姑妈说:“I believe nature and nurture both matter. But I think nurture can overcome nearly everything.”(我觉得基因和养育都起作用。但是养育方式几乎可以克服一切。)
注:照片和英文原文来自来自网络和电影,译文是我加的,如有错误,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