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一把二手商店
说实话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居然没有逛过二手店,今天突然意识到,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不是我有多富有,主要还是个观念问题。
在这点上我觉得欧美人比亚洲人开明得多。
当年我儿子在德国出生的那会,我们的房东曼先生夫妇怕我们没有给孩子准备足够的东西,特意介绍我们一个买二手婴儿用品东西的市场,他们告诉我们小孩子长得特别快,东西用不了几次就小了,所以没有必要都买新东西,别人用过几次的东西也挺不错的。我一听是旧的,看都没有去看过。
估计是看我们没有行动,有一天曼太太啃啮啃啮地抬了一大堆刚洗完的婴幼儿衣服来到我们住的三楼,告诉我说那些东西有些是她小外孙小时候穿的,有些则是她从她朋友那儿拿过来的,曼太太是个特别讲究的开时装店的。我一看东西都挺新挺漂亮一点不比我自己买的差,所以也不管它是不是二手的,便高高兴兴地收了起来。说实话我儿子出生后用的推车,吊在面前的吊带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曼太太给我们准备的,一直用到几个月后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带走我们可以用的,小的不用了的留下来给别的有需要的人再用。
从德国来美国的时候我们的房子是自己从网上订好的学校的公寓,当时听说租的房子不带家俱,心想不带家俱的房子怎么住人呢?于是便请管理公寓的人给我们租家俱。因为我们当然在德国租住过的两处房子,什么东西都包括了的,毫不夸张地说,象住旅店一样,只要带好自己换洗的衣服就可以了。
接我们的人中有一个中国学生,他一看我们租的家俱就告诉我们说太不合算了,告诉我们春天一到美国到处都有garage sale,东西应有尽有,我们租几个月家俱下来的费用在garage sale上不知道可以置办多少套家俱了,我一听顿时傻眼。所以三个月还是半年的租期一到,我就叫他们把家俱搬走了,也开始学着自己准备家俱。因为当时一切都还是未知,能不能在美国长呆下来谁都说不准,所以买新家俱自然觉得是一种浪费。刚好我正在大学的一个小教堂去bible study,认识了几个算是负责学生宣教工作的美国人,她们有一些家俱要送掉,于是就直接给我拉回了家里。从教堂拉来的几样家俱自然不够维持我们平常的日常使用,正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于是也开始逛上garage sale了。
说实话最开始逛的时候确实比较让人兴奋,只见一家家搞garage sale的人家车库及车道上都摆满了各种东西,有小孩子的玩貝、衣物,家用的用貝等等。价格便宜不说如若是碰上那种爱惜东西的人家,即便是用过的物品看上去也很不错呢!难怪有人会逛garage sale会上瘾呢。
我们认识的一个老科学家据说就特别热衷于逛garage sale,一到有garage sale的季节,他的主要任务便是逛garage sale,买回各种有用无用的东西,家里堆得象个Junk yard。
我在逛过几次,置办完我欠缺的用具以后便收手了,因为我开始了正规的上学。另一方面,我也没有产生出极大的兴趣,尽管听人说从garage sale中淘出过什么宝贝,不过我眼浊并没有淘出些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有些东西买回来过后也没啥用。一般来说旧的衣服我是绝对不碰的,用貝吧,我目光短浅也从中淘不出什么好东西,所以多逛几次兴趣也就不大了,后来忙于读书生娃,更是没有功夫了。
某天我女儿学校无课,我俩决定去邻近一个小镇的图书馆,虽然这个小镇我们经常光顾,但我们平常喜欢的是沿运河岸边走路。
图书馆在一个plaze上,旁边有一些小店,我俩看到其中一个店里边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便往里钻,进去一看才发现里面五花八门什么东西都有,餐具,用俱,布娃娃,织衣服的线,节日穿的衣服等等。我把东西拿起来仔细一看,标签都是手写的,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二手店,我看东西有的看上去也还不错,便继续往里面走,咓,好多布匹,一捆一捆整整齐齐地砝着,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供销社杨孃孃买的布,这些布料倒全都是新的,一种熟悉的亲切感由然而生。我认认真真地看那些布料,不小心撞进了两个老太太正在工作的工作坊,原来两个老太太正在用里面的布料在缝制东西呢。
老太太缝制的成品多是厨房里用的围裙一类的,花花绿绿的摆了不少。
我又在店里转了几圈,觉得这个看上去不错,那个也还行,开始想买几尺布,可拿回去又不会缝制什么东西,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买成。
店里依然人来人住,热热闹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