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默:从图腾到文字——书法形式的历史发生三题
从图腾到文字
楚 默
本文原载《中国书法》2008年第7期
内容提要:探讨书法的形式,有一个根本问题是无法绕过去的,这就是书法形式的历史发生,它牵涉到文字的起源与发生。文字的起源问题十分复杂,在逻辑上包括三个主要问题:文字何时发生(When)、文字如何发生(How)及文字何以发生(Why)。这三个层面的问题都关系到书法艺术的起源。书法的起源并不是指书法在“时间”上产生的具体年代,而是指,在什么情形、什么条件下书法才成为艺术。在这里,我们不仅仅需要出土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美学的思考。
关键词:远古图腾 巫术观念 图画字 书法形式
一、远古图腾:“意义第一,形式第二”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酿酒器具:灰陶大酒尊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玉璧,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三件玉璧,也都是小鸟立于祭坛的图案。小鸟所立的物体到底是什么,专家的意见虽各有不同(李学勤认为是五峰山,并认为鸟上山上可释为“岛”字;邓淑萍认为是祭坛;饶宗颐认为是祭场的坎坛),但基本的意思还是明显的,说明鸟形纹饰和器物是当地氏族的图腾信仰。
再如半坡氏族以人面鱼纹的鱼图腾作为标识,也有以羊角图腾柱立竿测影、观察天象的。在《西安半坡》中考古学家说:“在原始氏族社会生活里面,图腾崇拜是精神生活和原始信仰寄托的象征,因此在人们的艺术活动里,往往与图腾崇拜相关联。图腾徽号往往被刻在某些器物上。我们推想,半坡彩陶上的鱼纹,可能不是半坡图腾崇拜的徽号。饶有兴味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人面鱼纹,似有‘寓人于鱼’,或者‘鱼生人’或者是‘人头鱼’的含义,可以作为图腾崇拜来解释。”[1]这个推测有合理的成份在,但以为半坡先民已开始他们的“艺术活动”,显然只是现代人的观念,并不足以代表古代先民的审美意识。
高16.5厘米 口径39.8厘米
艺术史学者郑元者说过一段极为重要的话。他说:
史前艺术是史前意识形态的存在,而不是审美存在或审美意识形态存在。我们已经知道,史前艺术在实质性上并不处于审美中,因而与审美并无根本性的相关,史前人类在生存现实中借助于艺术这样一种形态化方式,决不是通过审美并为审美而存在。史前艺术与“美”的关联主要是通过内容特性显现出来的,而形式性则相对处于较为滞后的地位。对此,如果以更为精炼的用语来概括,那就是意义第一,形式第二。[2]
这段话告诉我们,远古的图腾艺术虽然在形式上已有相当的审美性,但任何图腾形式首要的是意义,是图案的象征内容,而图案、线条构成这些形式语言都是次要的。远古图腾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先民的造型工具、造型手段都有长足的发展、进步。早期的龙图腾像,在陕西宝鸡仰韶文化中的细颈陶壶上,还有差不多类同鱼的形貌;但在龙山文化的陶器上龙纹已有明显的装饰性,更抽象。这种线条的抽象说明古代先民的形式化意识已有所进步。从濮阳龙、三星他拉龙、陶寺龙、熬汉旗大甸子龙、二里头龙来看,龙的造型越来越优美、简洁,也越来越富于形式意味。但这些龙的图腾形象始终与古代先民的原始意识分不开,并且这种形式上的抽象也不是现代人的审美抽象。所以,远古图腾虽与文字有某些牵连,但这种图形的“文字”其形式还不是书法的形式发生。混淆这种区别,书法的起源就变得毫无意义。
3.图腾制中,举凡一切绘画雕刻,对于图腾动物的描写为写实体;转形期则变为省简体的象征性的,逐渐成为艺术上的模样而只应用于装饰。[3]
这几条结论很重要,有必要指出其要点。
一是图腾制在先,氏族制在后。这一历史事实符合原始先民的发展历程。图腾形象体现的是原始先民的意识。
二是由于原始先民的思想意识逐渐进步,形象由写实向抽象转化,象征向装饰转化。
三是氏族首领政治地位的确立,导致巫术宗教文化样式的改变。
龙山文化 彩绘蟠龙纹盘M3072
陶寺4件龙盘大小基本相同,盘口一般直径35-40厘米,盘底直径12-15厘米,高在7-12厘米之间。其中最先出土的龙盘编号M3016:9,保存较好,纹饰图案也比较清晰,盘口直径36.6厘米、底径15厘米、腹部深6.2厘米、盘体整体高6.8厘米。编号是M3072:6的龙盘保存最好,图案最清晰,盘口直径40.7厘米、底径15厘米、腹部深7.8厘米、盘体整体高9厘米。(来源 陶寺考古)
大地湾地画舞蹈图,是对地母的祭祀,可能包括了祈求生育的内容。[9]
他又从舞蹈的形式入手,作了造字上的推测,说:
不管这些图案是太极图式也好,八卦图式也好,首先,他们是一些像;其次,他们与一定的意义连在一起,巫师们的占卜根据象的搭配与变化而得出各种意义图案。新石器时代器物上的这种刻画符号,有些人认为可能是字,有些则认为不是文字。其中,蔡运章先生《中国古代卦象文字略论》是一篇重要的文章。他认为这些刻画是卦象文字,商周器物上的筮数易卦,多数属纪卦象类易卦,其中有单独卦象文字,如舞阳遗址陶缸口沿的“太阳纹图案”当是“日”的象形字,西安半坡陶钵上的“×”当是古文“五”字。也有图形卦象文字,如河南汝州陶缸上的蜥蜴,其象当是“离”卦之象。还有复合卦象字,以单字与图形文字组合如汝州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他认为是“离”“巽”两卦之象。[16]蔡运章认为这种卦象是先民制器尚象的产物,他把文字学、考古学和易学相结合探讨刻画文字的性质和用途,得到了许多古文字研究者的肯定。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
良渚文化鸟立高台玉璧
广西崇左花山岩画
图画字与象形文字只是一步之遥,只要把图画再抽象化、简化,那么图画就是一个象形的文字,但其间的路还很艰难。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