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五年应聘路1989~1994
写于1994
阿慧是六七届初中生,在仪表厂管理技术资料。因为念过了七、二一大学自学过外贸英语并在十年前见识了联宜大厦的外商机构办事处,便从此想入非非地认定自己应是出入高雅环境的白领丽人。可惜由于生不逢时,待到人才允许流动时已年届不惑。但阿慧崇尚西方人的一句名言:四十岁生命刚开始。于是在众多老三届女同胞面临下岗失业的危机抱怨命运不公时,她却准备了数十张貌似女强人的彩色照片,打印了厚厚一叠履历,复印了各种学历证书以及曾发表过的豆腐干文章,瞄准报纸上招聘栏中文秘翻译之类的职务,开始了漫漫应聘路。再介绍一句,阿慧还是个单亲妈妈,改善经济也是她应聘的动力之一。
(一)
第一次应聘台湾独资公司的翻译兼秘书。公司总经理是三十多岁的留美博士生,上下员工称呼她“兰小姐”,据说是这位台湾老姑娘本人的要求。兰小姐似乎很随意地看了阿慧一眼。阿慧也趁她整理桌面上文件时暗暗打量这位总经理。兰小姐文文静静的,长相一般,气质很好。
面试有点像拉家常,阿慧陈述了自己的专长:能用电脑进行文字编辑,懂英语,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办事认真吃得起苦。岁不年轻,但会比小姐们更珍惜所得到的机会,也不漂亮,因此就不会有什么艳丽的办公室故事。
兰小姐渐露笑意。其实在她眼中,大年龄很貌不出众倒是应聘的优势,这点阿慧是始料不及的。兰小姐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年龄和外贸不是本公司招聘的主要条件,重要的是工作责任心。好吧,现在看看你的英语怎样。”
阿慧的英语是自学的,到人民公园英语角怕出丑,从不敢与国人对话只敢于老外对话,因为说的不好老外也不会介意。
现在这位兰小姐快节奏地咕噜咕噜一大堆英语,阿慧显示震惊:哇,到底是留美博士,英语这么棒!继而自卑,一紧张,脑子一片空白,竟然结巴起来。
兰小姐收敛起笑意。阿慧想为自己的失常辩护一下,但看到兰小姐拒人千里的脸色,最终出口的却成了告辞语。
(二)
好在没多久又收到一家合资企业总经理秘书一职的面试通知,近百名应聘者经过两轮笔试到达总经理办公室门口只剩十来名了。阿慧左瞧右瞧,都是些亮丽的靓女。有的拿出小镜子与口红镇定地补妆,有的以冷傲的目光扫视四周评价着自己的胜负。
一名年轻的办事员先生接过阿慧的材料,突然露出了特别的热情:“哦,是阿慧,你的笔试不错,总经理关照可优先面试。”在那些佳丽们说不出味的注视下,阿慧被引进了办公室。
总经理是中方企业代表,30多岁,一幅年轻得志的气宇昂然,他转身用挑剔的目光从上到下审视着阿慧。
几秒钟的时间仿佛没了尽头。
“不是要学会推销自己吗?怕什么!在人才市场上,人本来就是商品。”阿慧这么想着,却仍摆脱不了成为商品的尴尬/
总经理拿起阿慧的材料拍打了几下:“你的年龄不止30吧。”
阿慧脸红了,那是同事的主意,为的是能挤进招聘条件。
他看了看照片,又看看她,“是你的照片?”
阿慧所有的照片都比本人耐看。
“我认为年龄和外貌与我的工作能力无关。”阿慧突然有了了辩驳的冲动。
他笑笑:但是与本公司的形象有关。
阿慧“霍”地起身:如果贵公司的形象是靠女秘书的外貌维持的,那么请问你办的是什么公司?不是要与国际接轨吗?西方国家招聘除了声明不得有种族歧视,还不得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呢!”
阿慧一口气说完后,没等对方下逐客令就昂首挺胸地走了。
(三)
以后多次应聘均告失败。
期间白天在单位里仍无所事事,晚上灯下业余翻译技术文件写稿件趴分,居然在一年内趴进了一台396电脑和一台小型EPSON打印机。同事们的一片赞赏生不免又触动阿慧的心愿:工作不称心乃人生一大遗憾,会有转机吗?
听说浦东开发区人才缺乏,对年龄会放宽些。阿慧最后一次应聘是在浦东大道上一个人才交流处。
听从办公室小姐们的建议,阿慧稍加修饰,拖了一哥们胆同行。远远只见大门口人山人海,五元一张的门票卖的飞起来。进了门仿佛误入了青年一代的天下,阿慧底气已经不足,再见凡应聘文秘翻译类职务的都是窈窕淑女,阿慧心里越加胆怯。偶有一摊位无年龄上限字样,逐斗胆趋步上前,迎着看似同龄人的招聘者,堆上微笑,岂不料招聘者也以微笑相迎,阿慧信心大增,鼓起勇气期期艾艾地问:要不要翻译?然而,招聘者的眼光越过阿慧的肩头,和蔼可亲地问阿慧:“请问您是为女儿报名?”阿慧回头一看,身后一亭亭玉立之少女也!
阿慧逃也似的挤出人群,疾步朝大门走去,恼羞成怒地对着哥们发狠:“我再也不应聘了,再也不应聘了!”
哥们摸出烟,点燃,慢悠悠地给出一个建议:你不会试试应聘经理之类的职务?
“那我就更没信心了!”阿慧近乎绝望:“自小学初中做过红领巾小队长,我可再没有戴过任何官衔呀!”
应聘五年,增添的除了年龄还有一次次失望,而阿慧在工作和自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自信心却一点一点地被侵蚀了。
阿慧给朋友的信中无可奈何地写道: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遗憾的是它不属于四十岁的女人。
(四)
阿慧有个好友是国外仪表公司的代理商,去年秋天来电邀请阿慧帮忙为英国老板在北京的“1994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做翻译。老公说权当一次免费旅游,散散心也好。
阿慧为此作了充分准备,花了整整十个夜晚看了所有的产品样本,把专业用语集中起来自制了一本迷你型英语字典。
展览会上,这家压力传感器公司的展台前天天人头济济,登记簿记满了参观者的信息。阿慧从早到晚站立着,保持和蔼的笑脸,对前来参观的“上帝”们口不停地介绍,虽然口干舌燥腿肚子酸痛累的几乎趴下,但她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充实:自己还是有能量的。
阿慧的工作不仅得到这家公司的赞赏,也引起了对面英国氧气分析仪展台销售经理理查德的注意。他们的展品适用于环境保护,展台上没有中国翻译,参观者很少驻足。那个理查德奇瘦,如戴顶礼帽拄根拐杖就像30年代的滑稽电影演员。他总是拿着一厚叠资料,以骑士般的风度和手势拦住来往的行人,送上一脸微笑和一份产品目录。由于语言障碍,由于在中国环保仪表尚不如工业过程仪表那样为人所重视,与这边的忙乱和拥挤相比,对面的展台显得孤寂冷清多了。
展览结束那天,英国老板给了阿慧一份丰厚的报酬。
理查德把阿慧叫到一边,约其回上海后到希尔顿两楼咖啡厅面谈。
(五)
阿慧到了那里,除了理查德,旁边还坐着一位威严的老头,理查德介绍这是公司总裁约翰。阿慧向他们微笑致意,一星期的北京之行恢复了她的自信。约翰的声音低沉厚实,他让阿慧谈谈对环保仪表的市场分析。阿慧老实说对此根本不了解,但是因为中国环保意识尚未与国际接轨,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可以说环保仪表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约翰首肯:我也是这么认为。
约翰让阿慧介绍一下自己的履历,然后问阿慧愿不愿意为他的公司工作。
“当然愿意啦~”阿慧毫不思索的哦答道。
“那你认为你能干什么?”
阿慧说不出了:“唔---我也不确定,要不干点秘书或者翻译什么的?”
“好吧,这件事我们会做出决定的。”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国,第二天一早要飞离上海,问阿慧什么地方可游览。
阿慧指着外滩对岸:“到浦东去看一看,那可真是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楼,到处都在筑路,再过五年,上海的变化还要大。”
两个老外若有所动。
这次导游的作用比上午希尔顿的面试要大得多。
十天后,该公司发来了董事会决议的传真件:
“我们很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公司的远期目标是在浦东建立一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近期目标是在中国寻找数家代理商,并在上海设立一个办事处以管理代理商和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从你在展览会的工作中,我们已经认定你是办事处经理的卓越人选,请即告知你是否愿意接受董事会授予你的职务。”
阿慧一声“乌拉”,高兴地拖着十六岁的儿子转个不停。儿子也笑:妈妈我为你开心
三天后,阿慧才发出传真:“愿意。”
现在,四十三岁的阿慧坐在涉外写字楼中忙而不乱地处理着各种食物,这就是她向往整整十年的工作,也是她认为最适宜自己的工作,阿慧心里一片踏实一片喜悦。
1995.4 《现代家庭》
请来涂鸦画廊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