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梅雨与天端评春天的花事十四行
但凡花事,总是盛衰并重,一如人生祸福相依,或似黑格尔的命题、反命题共存。但诗人透过大乘佛教的法眼,不仅看到了鸿门宴中“满堂花醉三千客”背后的杀机与亡命天涯的窘迫,更直接否定了红尘此岸的苦行生涯,因此也就有了为花事之衰的宿命奉上了水路法会那样的超度。
这让人想起瓦格纳所有关于情爱的歌剧,都是寻求一种超度的爱之永恒,他认为,真正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如果那不是死亡本身,便是一种理想中的仙界方外之地,在那里,也许黑格尔的辩证命题不存在了,爱和灵魂之美不再受所谓三界之欲望追逐带来的失落...... 大约在这个大前提下,作者笔下的花之盛事似乎跳过了那些怒放时的享受与从容,而少了一些赴鸿门宴剑客应该具有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自然也就看不到“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得意,更毋庸想象沛公溜之大吉后竟以“刘相不读书”的底子而一举成就大汉王业之后事了。
读者于是看到梅魂断雪,毫无引领春之声的急先锋之英武;杏翻宫墙即被流言追杀的惶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乎?);樱花浅笑梨涡后虽袅娜非凡、却最终或背人暗算或自投罗网地零落于春河之溺...... 所有这些,都在诗主题的宿命决定论大格局下演绎了一幅幅花开有何趣的“天问”画面。因此这诗关于花之盛衰的描绘,无论短暂的快乐紧随零落成泥的归宿,少了一些盛开时的洒脱或销往时的决绝,而且大概花们还没修炼过,所以读者也难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之静美。拙笔以为,第一节形象思维演绎上缺点活力或惊奇。---- 后面两节夹议夹喻,把春河想象成冥河,把风儿隐喻作万物之道,翻越无常这本经书,而花瓣片片幽魂缕缕就仿佛是经书中散发着不灭之馨的往事如烟,或者曾经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乎?最后两句点宿命之题,度花事之无常,且水上法会的比喻也是某种程度平行子同“樱花湾”诗的一种呼应。
(孤山梅雨评)
这首诗构思很棒,以花们在“黑幕重重”里的遭遇做铺垫(子同的图后面是黑色的波浪),推出樱花不得不逃离那个环境。而逃到外面又失魂落魄,无所归依,只能寄望于轮回。最后以命运无常,佛经为花事超度做结。“三级跳”跳得很妙!用词华丽丰富,最后两句意象新奇。梅雨写评联想翩翩,足以显示诗歌打开了她的思路。不足的地方也如梅雨所说,在第一段里。繁复的语句,读起来太长,气跟不上。我觉得简化些更好,但你新改的更长了。一些词觉得多余。比如,杏花卷起善舞的长袖,为什么呢?杏花和长袖有什么关系?柳枝卷长袖还有点形似,杏花善卷长袖就有点凑的痕迹了。打字打到这里,又看到梅雨洋洋洒洒地贴出了一篇,我想说的她已经说了,我就不用说了,嘿嘿!
(天端评)
所附这版根据天姐的意见精简,大谢天姐与梅儿。
春天的花事十四行 by Ling1984
春天精心布下一场鸿门宴
梅花先中融雪的埋伏凛凛把客魂断了
桃花夭夭投向春泥怀抱
未觉这竟是自己香消玉殒的圈套
杏花翻出宫墙终被流言追杀
在唐苑中的樱花带着不胜酒力的梨涡醉颊
拼尽气力~~奔向东瀛
却被推入春河亡命天涯
此岸若是落花泣血的今生
彼岸可还是开枝散叶灿若朝霞的来世?
春河的水不歇
载浮载沈的花魄或能轮回
只有风还翻着一本无常的经书
在水上为这场花事超度
原玉 樱花湾 by 子同
如同一粒冰雨
在万物尚未还魂的时节
被阳光倏然融化
汁液,悄悄地,在我剃去血肉的肢体里膨胀
生命从每一个毛孔喷出
绽放
我,紧攥着每一缕阳光
然而,在这个芳艳的早春
风,选择水葬我
让我在它如歌的耳语中飘落
让我在荣华与炎凉中
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