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用数据、图表还原美国经济状况: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3-完)

用数据、图表还原美国经济状况: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3-完)

博客
用数据、图表还原美国经济状况: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3-完)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缓慢、失业率高企不下,一些持悲观论调的人认为此次经济衰退的影响甚至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要严重。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那场大萧条,开始于1929年,一直延续至30年代末期,在有的国家延续到了40年代初期。萧条所至,世界上主要国家鲜有幸免。再加上经济萧条与二战联在一起,用雪上加霜、哀鸿遍野来形容当时的惨状一点都不过分(美国由于本土上没有战争,情况略微好一些)。只不过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很难设身处地去想象和感受当时的情形罢了!

其实,即使是在此次衰退尚未结束之前,我都是坚持认为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不错的。理由很多,除了政治制度、高教体制、科技创新体制、货币地位、军事实力、有效国土规模、自然资源等等显著优势之外,美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并不太坏。研发、服务与制造业三驾马车的配合,其实是基本协调的。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外流,对美国的经济结构确实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由于美国原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其政治、经济体制的自我调整能力,这种影响在金融危机之前得到了合理、有效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要将在前文中引用过的显示工作岗位缺口的那张图再贴一遍:



我猜想,很多人在看这张图时,可能惊鄂于目前的工作岗位缺口之巨大,根本没顾得上注意它所透露的另外一层信息。其实,这是一张叫人“喜忧参半”的图。它所透露的积极意义与前面所谈到的工作岗位缺口的意义一样重要。

这张图清楚地显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就业市场基本上是稳定的。尽管全球化的影响早已存在,但美国在其本土上依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使得当时的失业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比好些其它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失业率都更低。这表明,美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好就业问题。

确实,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美国要致力改善其制造业,核心是要降低因高工资、高福利而抬升的产品成本。底特律的老牌汽车制造厂是典型的例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轮减薪潮将会不期而来。

在经济危机的阴霾笼罩下,这几年在美国研发市场上投入的风险投资显著减少;又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不佳,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也显著减弱。但是,美国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科技创新软、硬件体系是其它国家很难COPY的。今后,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可能还会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设立更多的研发分部,但主体的研发工作将会(也只能是)继续由美国本土的中心来承担。美国在医药保健、生态环保、IT技术、新能源开发应用等领域都有着长远、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美国在这几年对外国人才的吸收容量有明显的减小,但这不等于美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减小。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美国对外国人才的吸收容量将会重新放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是大学学费上涨过快,它已经使得许多中产阶层家庭不堪重负。从长远来讲,这将影响到美国青年人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因而会影响到美国未来的竞争力。因此,象美国的制造业一样,美国的一流大学在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时,如何节约开支、降低操作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结束本帖前,我给网友们讲一个笑话:

我的一位朋友与他的另一位朋友以前经常会就美国衰败的问题争吵不休。有一回我的朋友争急了,就这么对那位朋友讲:如果说中国、印度能容纳15亿人,以美国的宜居、宜耕有效国土面积,容纳18亿人绝对没有问题。可是美国现在才只有3亿多一点人口。而且美国早已实现了现代化,现在无须大规模建房、修路、搞基建,所以不宜通过投资基建抬升GDP。但是美国可以通过放宽移民条件,允许从墨西哥、中国、印度移民二亿人来美国。那样,美国的廉价劳动力也充足了,基建也能够热火朝天搞20-30年或更长时间,GDP也会随之持续大幅度上扬。还有一点,增加2亿人口,对现在的3亿多美国人的优质生活环境也不会影响太大,至少会比墨西哥、中国、印度的总体生活环境要好得多。

他最后问那位朋友:“你说美国能衰退到哪里去?!”。从此以后,那位朋友再也不与他争吵这个话题。

我今天的帖子也写完了。谢谢大家的时间,并祝周末愉快!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老看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