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思纷纷
相比金银珠宝,考古学家最希望从古代墓葬中发现文字资料,而古人一般也会按身份等级留下一些文字。皇家贵胄有金银玉质简册,大官有长篇碑文、墓志铭;普通人有短篇简介砖铭,甚至刑徒也有籍贯名字刑罚的纪录。这些往往能给正史缺失的记载起到补充修正的作用。
但是后世的考古学家则肯定要失望了,现代中国人的公共墓地逼仄拥挤,没有条件树碑立传,狭小浅薄的墓坑几乎放不下除了骨灰盒外的东西,不可能存放砖石质的铭文。
当然,古墓葬的文字资料不能完全当作信史。自从先秦时有铭文以来,就立下了书写内容规矩:“称美而不称恶”。只能往死里夸,不能有丝毫贬责不敬,这才是孝顺。而且故意编造不实信息的绝非少数,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了曹魏征南军师张詹的墓碑背面写着一段极表可怜的文字,说墓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没涂过漆的楸木棺材和不耐穿的衣服,恳请后人不要盗发,伤了他的遗骸。人们还真信了,周围的墓被盗掘殆尽,却无人触碰这座。直到南朝宋元嘉六年才被饥民挖开,里面相当奢侈,金银铜锡类的器物和朱漆雕刻饰件光彩夺目,两口朱漆棺材,钉着金钉。
有人说,人类只有在死上才真正实现了平等,无一例外,无可逃避。有些人还在墓葬上也保持朴素低调,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文学家,死后埋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坟包里,连个简陋的墓碑都没有,却赢得了世人的敬仰。然而多数人的墓,都想搞得特殊一些,尤其是中国人的墓更要体现奢华等级。古人不要说了,现代最能展示身份等级地位的,首推八宝山革命公墓。那里的不平等,一目了然。现代人可能熟视无睹,但如果再来个地震之类的大灾难,毁灭了八宝山。几千年后的考古学家发掘这里,一定可以得出当时是等级社会,阶级分明,从政治到经济,资源分配差距悬殊的结论。
其他普通公墓,除了早年间留下的达官贵人的旧墓与现代阔佬的新坟外,多数呈现无差别的状态。现代大多数墓前的碑上,只有名字和生卒年月日及子女信息,对社会史无涉,对生活、教育与个人传记无补,连感情表达也没有,干巴巴冷冰冰无人气,较之生前越发无个性,更加整齐划一。除了对子女有点儿意义外,简直就是多余,空占土地或空间(有些在墓园中只能放于墙上的格子里)。别说对世人,恐怕孙子辈都不愿意多访几次。
我觉得子女们与其建墓表示孝道,不如动笔把老人的一生经历写下来,即使没有轰轰烈烈,尽是鸡毛蒜皮,也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一星半点,为后人留些许历史资料,向“人啊,认识自己”的千古遗愿靠近一步。缺了油盐酱醋,历史记载的满汉全席还有味道吗?写不了长,就写短些。一菜一饭,折射经济;一事一物,足可入传;一言一行,便是小品;一笑一颦,尽透人性。虽然免不了溢美,但总比啥都没留下如同蝼蚁般存灭强。后人毕竟不是傻子,他们自有比较辨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