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人最怕四件事:地震、打雷、火灾、亲爹

日本人最怕四件事:地震、打雷、火灾、亲爹

博客
 
     日本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俗语说:日本人最怕的四件事是地震、打雷、火灾、亲爹(じしん、かみなり、かじ、おやじ)
 
    (1)地震可怕不用说了;(2)打雷常常带来大雨水灾;(3)木房草房时代火灾烧掉的不是一家两家,而是一堆一片;(4)日本自从引进儒教以后,父权夫权至上,不可反抗。但是,战后日本父亲在家里的地位不断下降,有人说工资从银行直接汇入帐本剥夺了父亲显示自己权利的机会。很多男人怀念拿着工资袋回家在孩子面前交给老婆的神气时光。看漫画玩游戏机长大的这代父亲连父权意识都没有了。把最可怕的四件事中的“亲爹”改成“亲娘”包准多数人赞成。
 
   日本的防震防灾教育从小就有,孩子入学那天就要订购一个“防灾头巾”,每年91日全国防灾演习,防灾的常态化也容易引起人们的麻痹。有句话叫“自然灾害总是在人们忘却的时候降临”。有个推测性统计说地震在某一地区70-80年反复一次。套用那谁的话就是“过7-80年又来一次”。5年前东北大地震的地方70多年前就有过同样的地震海啸,前人还留了记号警示人们海啸的水位,但是人们还是以为建筑水平提高了而忽略教训。
 
防灾头巾(网图)
 
 
    因为有上述的周期性,各地都有大地震将要来临的警告,政府提醒人们备一周的饮用水和食物等。小学中学的体育馆是所在地区居民的避难所,所以都存有压缩食品,快过期前给孩子们当午饭吃掉,再换上新的。我的办公室里也有这么一套个人用灾害用品,除了简易工具压缩食品外,里面还有简易厕所。
 
灾害时个人用品
 
 
    地震、水害、台风,每年各地都会发生,“今天是你那里,明天就是我这里”所以互助互救精神比较强。外国人感叹日本人在大型自然灾害面前冷静有秩,这种表现的背后有短期和长期救助体系作后盾。再就是日本居民是有组织的,外国观光客看不到,居委会的小组把居民组织得非常细致,各种通知下达的及时又细致,“准确的消息是让灾民安稳安心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地震很难预测,也没什么专家。我工作的地方的后山据说是地质断层,如果那里是震中的话,灾害会很大。听说有个人为此换工作到了新泻县,他去那里以后,新泻发生了两次大地震。还听说有个研究地震的人认为神户是日本最安全的地方,搬到那里,却赶上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人算胜不过天算,在自然面前个人软弱无力,生死真得由命了。
 
    日本的房屋建筑标准和要求随着地震的方式而加强。1995年阪神淡路地震前房屋只考虑抗摇晃型地震,阪神淡路地震是直下型(即上下震动)的,那以后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标准,既要防晃动型又要防直下型地震。2016.4.14-16熊本地区3天内经历了两次7级地震,而且第2次比第一次更强,日本首次经历这样的地震。以前的建筑标准又要被更新,防震抗震标准又要提高。
 
   所以在日本买房子看建筑年代很重要。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投资房地产,如果按照中国式房地产增值规律考虑的话,吃亏的可能性大。地震水灾台风对房屋的磨耗很大,听一位不动产鉴定师说35年的房子基本看作没有价值。
 
     建筑的防震性也在不断更新加强,学者研究出免震型地基,如下图。轴承状的橡胶垫撑着房子,看过轴垫的剖面图,讲起来太麻烦,总之是轴垫随着地震晃动,房屋保持平衡。
 
 
 
 
 
 
 
 
 
 
 
 
三种免震结构
 
                
 
 
 
抗震结构                                                免震结构
               
 
 
 
     如果你在日本旅游时遇到了地震,千万不要慌,不要乱跑,看看周围人怎么行动,听该地负责人的指挥行动。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在日本长大的犹太人写的《日本人与犹太人》(作者Isaiah Ben-Dasan)他把日本经历的灾难命名为一过性灾难,这个“一过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尽管对该书批评很多,但不影响它是名著的地位,报章引用得很多。读它比《菊与刀》更能了解现代日本。

----------------------------------------------------------------
更多文章
  
街串村看日本(图)
  
日本点滴 


   即兴随笔
  
不是笑话

  
“红太阳”照耀下  
  
锦州“一步半”的家
  
华北平原的青年点

   
重返锦州(图) 

   希望你们都活着~!
   有机会去参加一次同学会


   胃大吃八方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石假装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