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球王李惠堂
亚洲球王李惠堂
又到了世界杯开赛时候了, 聊聊中国足球。
2004年7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的淄博临淄。" 2007年5月22日,重达100公斤,以“圣球之源”命名的青铜浮雕制作完成。次日,运往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国际足联总部:
大家都知道水浒里面的高俅就是那时的球王, 他是大奸臣 , 得到圣上的垂顾。 足球也没有传承下来。
八百年后, 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广东省梅州五华县元坑村创办中书院,在中书院右边的山窝里开辟了一个足球场,教学生踢足球。下面是这个足球场旧址:
从此现代足球才首次传入中国,开了中国内地(即不含港澳)足球运动之先河。 元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2013年,当地政府就在旧址立碑“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
亚洲球王李惠堂就是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人。不过他是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的,其父是香港20世纪初建筑巨商连生建材公司创办人李浩如; 母亲陈琼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李惠堂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他身高1米82, 控球技术出色,射门力量非常大,成为了香港联赛的头号球星。1925年李惠堂来到上海,后来被聘为复旦大学的足球教练。在上海期间李惠堂参加了多场和外国球队的友谊赛,并且成为了民国时期国足的主力前锋。当时上海滩流传着一句话:“看球要看李惠堂,听戏要听梅兰芳”。下面是五华县的李惠堂塑像 (实事求是地讲世界球王大概算不上他, 亚洲球王他当之无愧):
李惠堂在国家队中最辉煌的一页是1923年第一次入选中国足球队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李惠堂在决赛对日本的赛事中射入关键一球,中国队获得冠军。1925、1930、1934年又连续三次参加远东运动会中国队都获得了冠军,并且多次击败日本队,可以说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赢得了荣誉。可惜1937年-1950年期间,接踵而至的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不但让中国足球发展停滞不前,也让李惠堂的足球球员生涯受到严重影响。于此期间,他拒绝了为日本人踢球,后又再拒绝在汪精卫政府任职,体现民族气节,并在大后方开始“体育救国”的历程,巡环重庆、成都、自贡、昆明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资金救济战孤、支援难民,为抗战募捐出赛达138场,在重庆国民政府还担任了青年军体育委员会常委兼体育总教官,授少将军衔。1950年代,李惠堂退休转任教练,继续于香港和台湾两地从事推广足球活动。1954年与1958年两届亚洲运动会中,他亦以教练身分率领中华民国代表队于决赛击败韩国,连夺两届足球金牌。1965年,李惠堂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1979年7月4因病逝世,享年74岁。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特题“贞固垂范”作挽额,并在台北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会,亲临致祭。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下面是老蒋接见他一家的照片:
李惠堂在他的著作《球圃菜根集》说: “登场角技,万目睽睽,球员之举止丝毫毕露,勿以为作奸犯科,能于巧诈中逃脱公论,须知不义之行,纵逃过他人眼簾,也逃不过昭昭天理,逃不过自己良心。” 梅县东山中学在1964年全国比赛中的作弊行为, 以及今天中国足球界的腐败无能窝囊至极, 都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