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普郡一少年》:52: 远在西域的水乡
远在西域的水乡
Far in a Western Brookland
英国 A. E. 豪斯曼原著
Alfred Edward Housman (1859 – 1936)
徐家祯翻译
Far in a western brookland
That bred me long ago
The poplars stand and tremble
By pools I used to know.
There, in the windless night-time,
The wanderer, marvelling why,
Halts on the bridge to hearken
How soft the poplars sigh.
He hears: long since forgotten
In fields where I was known,
Here I lie down in London
And turn to rest alone.
There, by the starlit fences,
The wanderer halts and hears
My soul that lingers sighing
About the glimmering weirs.
远在西域的水乡,
多年前将我扶育成年,
白杨树索索作声,
伫立在我曾熟悉的池边。
那儿,在无风的夜晚,
流浪汉在桥上驻足不前,
他侧耳倾听,觉得奇怪,
为何白杨会如此轻叹。
他听见了: 我以前熟识的田野,
已不再记得我的容颜,
现在我躺在伦敦,
孤零零独自休闲。
那儿,星光辉映的篱边,
流浪汉驻步听见,
我的灵魂的叹息声,
徘徊在微光闪烁的水堰。
二 0 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译于澳大利亚刻来佛寺爱闲堂
* 豪斯曼的这首诗,在诗集《西罗普郡一少年》中的编号为第 52 首。
这是豪斯曼一首非常优美动人的思乡诗。诗歌描写现在已经住在大都市伦敦的 “我”,回想多年前将他抚育成人的西域水乡的景色。“我”已经远离故乡,所以无法再 亲眼看到他熟悉的景色了,但是“我”幻想有一个“流浪汉”现在正在他熟悉的水乡,而 且能够“听见”他在伦敦的孤寂,从而进一步“听见”他“灵魂的叹息声,徘徊在微光闪烁 的水堰”。诗的最后两句与第二节的最后两句是呼应的:前面说流浪汉“觉得奇怪,为 何白杨会如此轻叹”,而这“轻叹”实际上就是“我”的“灵魂的叹息声”。诗人说:虽然“我” 身在伦敦,而他的灵魂却还在故乡徘徊。
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句。译诗双句押 [an/ian] 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