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游记之五十四:安顺场、石达开、红军(下)
古战场游记之五十四:安顺场、石达开、红军(下)
安顺场纪念馆前广场的红军战士碑像:
比一团到达安顺场还要早一天,23日五团在左权、刘亚楼的率领下到了大树堡渡口。他们一路进军十分顺利。在过小相岭时和川军有一场小接触,然后整个越西县城的守军就都逃得无影无踪。虽说属于佯动,朱德给他们的任务仍有查明对岸"富林敌情"和报告"渡河及架桥可能条件"。这是搂草打兔子的买卖。假如真能在大树堡过河,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五团大张旗鼓地砍毛竹,拆木料,架浮桥,轰轰烈烈。对岸的守军不知道红军来了多少人马,草木皆兵,严阵以待。刘文辉、杨森、蒋介石好几天也弄不清红军到底会在哪里渡河,赖炳权就更不知道。这为一团24日夜里攻取安顺场及25日强渡大渡河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军委安排五团要作疑兵等到28日才撤离大树堡,所以他们后来完成任务后奔向泸定桥过河的路途最远,时间也特紧。
安顺场纪念馆大门:
营长孙继先带领一团一营在24日夜里10点钟冒着大雨悄悄摸进安顺场。哨所里的川军正在兴冲冲地唱戏曲、赌钱,听到枪声乱作一团。赖炳权翻墙逃跑,把脚扭伤了。他的卫兵背起他跑到山上的彝民家躲了起来(解放后肃反中被枪毙了)。一营没费多少劲就占领了全场,并且找到了赖炳权留下的那条救命船。倾盆大雨和河水的咆哮掩盖了枪声,对岸的韩槐阶竟然不知道红军已经占领了安顺场。
刘、聂指挥部:
和船同样重要的是船工。肖华的宣传队连夜挨家挨户拍门,一共请来了77位。这些村民对官兵一向敬而远之,只好战战兢兢地前来"开会"。可今天的这些老总特别礼貌、客气,虚心请教和诚恳求助。夜里绝对不能渡河?行,那就天亮了咱一起干!好酒好肉款待,每天5顿饭;有瘾的还供烟土;白花花的袁世凯堆在桌子上,每人一叠。甚至受伤或光荣了的医疗费和抚恤金数目,都谈好了的。说到这个份上,谁也不好拒绝。
拙作《古战场游记之四十八:我的外祖父为什么要向危难中的南昌起义军和周恩来伸出援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710/27001.html 在文学城登录后,有一条跟贴分析得特别到位:"为什么?很简单,外祖父是医生,起义军正好在他的医院地盘上,救死扶伤,医德之一。要是医院地盘还正好在敌人一方,难道外祖父作为医生,就不伸援手吗? 如此,估计小百脸又会有另种说法了。 再说得难听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医生有医院和人手并拒绝收治伤员,死啦死啦地有!" 这些船工们是否也有这种心态,我就不敢妄下结论了。
1980年代仍健在的5位当年船工:
天终于放亮,雨也晴了。一营二连列队宣誓,等待连长熊尚林挑选突击队员。连他自己共17人:
小小的渡船安排8位船工,9位突击队员。第一船由熊尚林带队。划到对岸后(要被激流冲到下游二里多远),突击队员登岸。渡船由船工划回。战士们将船推、拉到原渡口,再上第二船:营长孙继先带剩下8位突击队员。第三船开动时,突击队已占领对岸悬崖阵地,这船带队的是团长杨得志。他急着要到对岸找到尽量多的渡船。
小船出发处(杨得志题):
大渡河不宽,大约100米,还不到金沙江的四份之一。但水流比金沙江湍急得多。70年代我才20多岁,体力水性都不错,又还没结婚,爱冒险爱刺激,金沙江就横渡过多次。但到了安顺场河滩,连水都不敢下:那不是玩的地方。今天的大渡河光干流已建了20来座水电站,像条水楼梯了。水流和当年当然不能比。
我拍了一段视屏,但上不去,不知咋的,可能我的水平太低。连接是:
看的到的大侠请教我怎么弄,先谢了。
由于建了很多水电站,干流河水(远处)很清。但近处的松林河水就相当浑浊。这两条河在渡口附近汇合:
河对岸是悬崖:
其实红军当时火力比对岸的川军强大得多,而且小船在水上飘得很快,难以被准确打中(两船强渡行动中没有战士或船工受重伤或光荣)。敌军的优势在于他们占据了悬崖居高临下的有利阵地。刘伯承把全团的火器都用上了,还让神炮手赵章成接连不断地朝川军阵地轰。第一船靠岸后,9个突击队员迅速向悬崖下的火力死角奔去,等到第二船到达后,18个人一齐沿着台阶向上冲锋,占领了北岸的阻击阵地。
河滩上遍布漂亮的石头,好多游客在捡:
我们也捡了些小的:
红军,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