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

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

博客

在我从前的印象里,过年就是把很多好吃的食物都凑在一起吃的日子,同时也是个吃剩饭的日子。

那时每到过年,母亲都会提前把米粉肉,酥鱼,红烧肉,素什锦,肉皮冻,炒什锦菜,猪蹄冻都做好,然后再蒸一锅红豆包,一锅枣馒头,一锅雪菜包子。

过年有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如果是同辈人,母亲会临时炒几个热菜,例如现烧的鱼,现炒的鸡,现炖的汤,现炸的春卷,再把提前准备好的那些菜一样一盘的端上来,于是一桌子请客的年菜就制备齐了。如果是小辈人来拜年,挖几碟子凉菜,再回热一锅主食,那也是一桌子待客的饭。

请客是分主次先后的,先请谁,后请谁都是有讲究的。反正东西就那么多,请来请去,吃到最后也就不剩什么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家的米粉肉,吃来吃去,大块肉早就没了,剩下的全都是吸满了油脂的、色泽棕红的、味道浓厚的、人工炒过的、带有焦香的米粉和少许碎肉块,父亲最喜欢把那些米粉用来下饭吃,母亲却总是想把那些米粉丢掉,责怪父亲不应该吃那么多油腻,而父亲也总是说,扔了多可惜,味道都在里面呢。

许多年过去了,过年早已经不再是“把很多好吃的食物都凑在一起吃的日子”,人们平时大都丰衣足食,生活富足,但年的味道却一如既往的被后代人发扬着。这多少说明了一个事实: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

疫情前,过年与我们来说,是一种奔走在各家饭桌与餐厅之间的互动与热烈;是一种礼尚往来与投桃报李式的各家厨艺大奉送,那种吃了一家又一家,轮到自己更要忙个脚底朝天的赶集式的过年,在一切都回归平静之后,留下来的记忆其实就跟赶集如出一辙,来得快去得也快。

疫情之后的互相隔离,使我们突然意识到,远离了推杯问盏,远离了灯红酒绿,远离了众人的欢笑,其实我们已经有好几年都只是两个人过年了。

两个人的年还要不要过?当然要过。因为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于是,躲过了鼠年鸡飞狗跳之乱的我们,在牛年到来的时候,就在家里自己跟自己玩了一把过年。

这是我们两个人第一次在家不慌不忙地过年,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着把粗茶淡饭装点成山珍海味的模样。好不好吃另说着,逗自己开心才是主题。

今年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九那天开始,因为今年没有腊月三十儿。

两个人做了六样菜,六六大顺是新年伊始每个人都热切期望的。

天津人过年要吃素饺子,初一这天吃素馅饺子,象征着这一年都会“素素静静”的平安无事。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

面条是一根一根煮出来的,寓意着“条条顺”的吉兆,过年全家聚在一起吃捞面,也是一种传统。

正月初三,俗称 “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所以初三的习俗都是在家呆着,不外出串门。“初三的盒子往家转”就是为了给天津人一个过年在家烙盒子的机会。

今天是二月四号,农历立春的节气。

按照北京人的老例儿,今天要吃春饼。其实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立春时,春回大地,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

北京人吃春饼一定少不了素炒豆芽菜,肉丝炒韭菜,摊黄菜,酱肘花,小肚片卷饼吃。我家没有酱肘花,也没有小肚片,凑合吃吧。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

这个年过到这里其实还没有过完。明天是初五,传承要包饺子,美其名曰包小人。正月十五闹过了花灯,吃元宵,这年就算告一段落了。一代又一代,过年的故事越过越多了。

过年,过的其实是一种传承!

 

 

 

 

 

 

 

 

作者:spot321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spot32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