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由当兵想到的一位美国大兵

由当兵想到的一位美国大兵

博客

身边无人当兵。我家先生据说当年差一点儿就被挑去当了飞行员,皆因过不了眩晕那一关最终被淘汰了。我家儿子在报考医学院之时曾多次跟我们表示,他可以为了学费去当兵,说那样就不用花我们的钱了。不管他当时说的是真是假,全被我们一概否决----如若考上西点军校我们双手支持,如果为了钱去当兵就大可不必了。周围认识了不少朋友,老、中、青都有,没听说谁是曾经的军人。周围认识的朋友们的孩子们有许多都已经长大成人上学、工作了,也没听说谁家的孩子在军队里任职。直到那天周末锻炼的时候,一位队友欣喜的跟大家宣布她儿子已经被海岸警卫学院(COAST GUARD ACADEMY)录取了,并且把她儿子身穿制服的照片拿给大家看时,才突然感慨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身边”终于有人当兵了。

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曾梦想过有朝一日也会像电影中的解放军叔叔那样身穿军装,荣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手握钢枪保卫祖国。尤其在几十年以前的中国大陆,当兵象征着高人一等,当兵象征着根红苗壮,当兵象征着前程似锦,当兵象征着门路很硬。在当时,我父母双方的家里没有哪一个人是能够当得起兵的。皆因他们都不属于无产阶级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要说我们家族里从来没有出过当兵的,却也是瞎话。我四爷爷、我的三个大爷、我的舅舅都曾当过兵,甚至有几个还当出了些名堂。只可惜,他们当的都是和共产党干仗的兵。自从49年以后,当兵,这个既神圣又光荣且还能得到些实惠的职业就和我家绝缘了。唯一一个特例是我姑姑。她是我们家族解放后唯一当过兵的人。而她能当兵却是沾了她父亲、我四爷爷是高级起义将领的光。和她情况一模一样的还有我姑父。他的父亲和我四爷爷是同级同僚,也和我四爷爷走了相同的路。因此,我姑父也就有了参加解放军的资格。所以说,当兵就要当大的,大到一定程度罪行也可以变成功劳。

那时经常去姑姑、姑父家里。当时的他们早已从部队复员到了地方许多年,他们都在警察学院工作。每次看到他们挂在衣帽架上的警服、大檐帽就觉得特别骄傲,也十分眼热。骄傲的是我们家里居然也有人能穿制服和当兵的一比高低。眼热的是这种衣服我一辈子也甭想穿上。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是在我们楼里的王爷爷家。当时他的大孙子从部队上探亲回家,和我们天天打头碰脸。那时觉得王家大哥那身军装真不是一般的神气,那草绿色的衣服配上鲜红的领章和帽徽简直就没有别的衣服比它再漂亮了。都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这话一点不假。不管多不精神,多不起眼的人,只要一穿上军装,立刻就变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英俊潇洒了。其实,很多时候这种感觉都是得益于军装给普通人留下的统一协调、威严不可犯的深刻印象。

对于美国兵的最早印象是从银幕上的《打击侵略者》里得来的。那时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十分刻板的认识:只要是美国兵,就一定要喝酒吃香肠,就一定要头戴钢盔、眼睛上戴着墨镜,就一定要说话时手舞足蹈的。许多年以后的一个七月四号,在华盛顿举行的国庆节大游行上,头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真人”美国兵时,那种感觉是可以用“不可思议”去形容的。现在还记得,从我们眼前列队走过的手拿真枪的美国兵是那样的年轻英俊、庄严肃穆。他们的礼服军装给人的感觉除了“贴身”还是贴身。不论他是黑是白,是高是矮,是健壮还是纤细,那身军装就跟长在他们身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他们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高大孔武,却生龙活虎般的矫健挺拔。再以后,多次在机场、商场等地方看见身穿迷彩便装的美国兵,那种当年的震撼感再也没有出现过。估计要想找回当年的感觉就非得去参观西点军校不可了。

说到军校,就又想到了四爷爷。不知我家老祖当年是不是因为看到了西方的洋枪洋炮能把东方的铁骑长矛在瞬间蹂躏得片甲不剩而从此有了让后人中一定要出弃文从武的武士的训诫?总之,他四个儿子中的老四年纪轻轻就报考了袁世凯执政下由段祺瑞任陆军总长时创办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此就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我们家族几代人中那些崇尚舞文弄墨,励志用科学知识救国的文人中屈指可数的以军人职责为天命的几个人的鼻祖。军校让一个年轻人有了当兵的本领,军校让一个年轻人有了在军队中一步步向上攀登的基础,军校是一个想当好兵的年轻军人的必经之地。

当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从袁世凯的天津小站组练新军开始的。因为满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下了《辛丑条约》,不允许天津附近有清兵驻扎,故而才转到河北保定集结。在那段时间之后大约十年,一个美国大兵远渡重洋被派到中国的天津驻守。他就是日后名震东西方的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年12月31日,马歇尔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尤宁敦。这是中国农历的庚辰年。这个年末岁尾出生的美国婴儿,依照中国十二生肖应当属龙。果不其然,这个属龙的美国婴儿将与遥远的中国产生交集。

马歇尔两岁的时候

1897年9月,马歇尔进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他说话有家乡口音,不会说“美国的普通话”,因此被军校高年级学生讥讽为“难听的匹兹堡鼻音”,多次罚他去干脏活儿累活儿,这叫以大欺小。就是因为口音,马歇尔吃了不少苦头。他在弗吉尼亚军校一个月刷洗的马桶,远比一个清洁工一辈子刷洗的还多。

压力引起反弹力,逆境激发斗志力。这是奋飞者的典型案例:马歇尔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一年级结束当上伍长,两年后升为队长。举凡军校举行重大仪式,他都担任学生指挥。他面色威严,声如洪钟,发号施令极具威慑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右)和法国的潘兴将军(左)

职业军人马歇尔向往野战部队生活,不愿再做“机关干部”。1924年秋,他被派到美国驻中国天津的第十五步兵团任副团长。当时正值北洋政府时期,天津是中国北方沿海重镇,有着九国租界。

天津美国兵营

两年后的1926年底,他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学院教官,随即返回华盛顿。

马歇尔在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为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44年12月,马歇尔获得五星上将这一最高荣誉军衔,登上了一个军人生涯的顶峰。

五星上将马歇尔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然而内战烽火又起,马歇尔充当国共两党谈判的调停人,频频接触国共双方高级领导人,再度与中国发生交集,让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张治中将军(左)和马歇尔以及周恩来(右)

马歇尔和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以及毛泽东在延安

1945年马歇尔退出军界,后来担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他以出台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而闻名于世。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还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100位人物中的第63名。

他的军旅生涯顺风顺水,全是得益于相马的伯乐。身居高位后,马歇尔同样注重青年才俊的发现与提拔。当时艾森豪威尔为上校军衔,由于在演习中的表现出众,马歇尔建议破格提拔,担任陆军作战计划处处长。多年后艾森豪威尔回忆道:“马歇尔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写报告,请求提升我为少将,他认为在美国陆军中创立作战处并不真正是参谋位置。马歇尔说我是个指挥官,我做的工作是调兵遣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极力支持艾森豪威尔全权指挥作战,使这位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绩,二战结束后当选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

另他赏识的还有毕业于西点军校后来扬名世界的乔治·巴顿。马歇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在巴顿名下记下三句话:“他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但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套住他的脖子”,“一但有装甲部队,就交给他指挥”。这三句短语足以证明马歇尔对巴顿军事才干的深刻了解。果然,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及欧洲战场成为叱咤风云的骁将。

巴顿将军

被马歇尔发掘的还有二战后获五星上将军衔并出任陆军参谋长的布莱德雷、以中校参谋军衔在大战前被破格提拔为四星上将的马克·克拉克(他后来代表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发现人才,破格提拔,鼎力相助,马歇尔就是这样一个不嫉贤妒能,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美国“大兵”。

现在的年轻人有许多都不把当兵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皆因从军的艰苦、危险是世人皆知的。但是,也还是有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把投笔从戎作为自己的毕生理想去追求、去实现。就像周末晨练那位朋友的儿子,就像那些我看不见的却正在努力考进西点、弗吉尼亚军校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是未来军队的中坚,他们是未来军人的表率,他们是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当兵的人。

 

 

 

 

 

 

作者:spot321(文中介绍马歇尔将军的段落来自网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spot32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