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欧之旅 奥地利篇 3 教堂雕像建筑,记录着城市的前世今生
圣斯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
第二天清晨我们继续头一天没有看到的景点。出旅馆门右拐行走100-200米,我们来到圣斯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 教堂高达137米,高高的塔尖直冲云霄,其高度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教堂,位居世界第三。 斯蒂芬大教堂位于老城的中心,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始建于12世纪末,最初是一座仿罗马式教堂,后来两场大火将教堂彻底摧毁。我们今天看到的哥特式风格是十四世纪重建的产物,历经四个多世纪才完工。因而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洛克风格。南北两塔高度不一,风格不同,南塔为哥特式,北塔具有文艺复兴的格局。彩色屋顶由两万三千多个彩砖拼成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家徽。历史上斯蒂芬大教堂躲过了多次战争的威胁:1683年土耳其人兵临城下,1809年拿破仑破城而入,教堂都得以幸存。然而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的最后几天,它终究没有逃过战争的浩劫。教堂遭到炮火袭击起火,屋顶、铜钟、管风琴、大部分玻璃窗画毁于一旦。战后奥地利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工作,修复大教堂由全国九个联邦州共同担当,每个州负责修复大教堂的一部分,终于在1984年完成重新开放。走进大门,立刻感到教堂的雄伟和古朴,两排哥特式的柱子将教堂分为三部分。光线从顶部射下来,照在地面上隐约出现几排文字,为教堂增添了一些神秘感。
教堂的屋顶用两万三千多个彩砖拼成图案,图案中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家徽,还有象征意义的年代字样。在教堂的北塔中有一座称为普默林(Pummerin)的大钟,铜钟重二十吨,原是1683年战胜奥斯曼帝国后用缴获的土耳其人的青铜大炮溶化锻铸而成。原钟在二战的大火中掉下摔得粉碎,现在这座是战后收集残骸重新铸造的。每年元旦新旧交替的时刻,普默林钟会敲响,人们聆听着浑厚的钟声,相互祝福,迎接新年。
教堂内部朴实庄严,两排哥特式的柱子将教堂分为三部分,有大小不一18个祭坛,其中以高坛和维也纳新城祭坛最为有名。
光线从顶部射下来,照在地面上隐约几排文字,为教堂增添了一些神秘感
高坛(High Altar)位于教堂的正面,是教堂巴洛克风格部分的代表,完成于1641-1647年。高坛采用波兰的红色大理石建造。有教堂的主保人圣斯蒂芬、圣徒利奥波德、弗格里安、塞巴斯蒂安、罗克斯以及圣母玛丽亚的形象。最顶端描绘耶稣正等待圣斯蒂芬升天。
维也纳新城祭坛(Wiener Neustadter Altar)位于北殿,1447年受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旨意修建。这里有一套精美的壁画装置,其设计巧夺天工。图案的上方依稀可见弗里德里希三世生前的经典铭志:A.E.I.O.U.,这是德文“ Alles Erdrich ist Österreich Unterliegt”的缩写,翻译成英文就是“ All the world is subject to Austria”——全世界臣服于奥地利。由此可见这位皇帝的雄才大略。如今这座祭坛也成为弗里德里希三世墓碑的墓铭志。
教堂的布道坛上雕刻着4个布道师的半身雕像,他们是四位著名的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格列高利和奥古斯丁。布道坛由教堂建筑师安东尼·皮尔格兰姆(Anton Pilgram)1515年雕刻,4个神父的形象颇具个性。建筑师还将自己的形象塑进布道坛底部。他将石基开一扇窗,自己半倚在窗前,手里还拿着心爱的刻刀。人们将这座雕像称为倚窗眺望人(Fenstergucker)。
一大清早,虔诚的信徒们就开始了晨祷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为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这是一栋高大的方形罗马式建筑,仿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剧院的式样,全部采用意大利出产的浅黄色大理石修筑而成。高大的门楼顶上两端屹立着骑在天马之上的戏剧之神的雕像。正面门楼上有五个拱形的窗台,窗口树立着五个歌剧女神青铜雕像,分别代表: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门楼内的壁画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的精彩场面。它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据说当年建造歌剧院时,维也纳想建造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筑。可是落成以后不尽人意,新闻界批评不断,认为这座歌剧院看上去不够气派,不够巍峨。两位建筑师因此羞愧不已,思想压力太大,结果一位自杀,另一位心脏病发作也死了。然而自从1869年5月,莫扎特的《唐璜》为歌剧院揭开了序幕,跳跃的音符为建筑灌注灵魂精魄,使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我们本想在这里听一场歌剧,可是阴差阳错计划落空,只能叹息一声,下次再来吧。
气派的维也纳歌剧院
夜幕低垂,光影下的歌剧院更为迷人
卡尔教堂(St.Charls’Church)
卡尔教堂又称查理教堂,位于卡尔广场南侧,与金色大厅隔环城大道相望。它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为人瞩目的巴洛克风格教堂,为纪念战胜鼠疫而建。1713年维也纳黑死病猖獗,卡尔六世皇帝(Karl VI)发愿建造一座教堂献给守护生灵抵御瘟疫的前米兰总主教圣波罗梅欧(St.Charls Borromeo)。教堂完工于1737年,是一座华丽又不失典雅的建筑。绿色圆顶和门廊仿造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正面山墙的浮雕描绘1713年维也纳遭受黑死病侵袭的情景,中间是圣波罗梅欧雕像。正门台阶前有两尊天使雕像,左边象征旧约圣经,右边代表新约圣经。山墙前屹立两只仿罗马的图雷真圆柱(Column of Trajan),柱面的螺旋形图案刻着圣波罗美欧的一生,左边代表信念,右边代表勇气。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庄严,主祭坛的灰泥浮雕描绘圣波罗美欧在一群小天使的伴随下升天。穹顶的宗教壁画十分逼真,可以坐电梯登上穹顶,近距离瞻观华美的穹顶壁画。卡尔教堂门口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水池旁边是个公园,有许多小的咖啡馆,人们坐在这里聊天,看书,休息。
卡尔教堂是一座仿造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建筑
主祭坛的灰泥浮雕描绘圣波罗美欧在一群小天使的伴随下升向天堂
街头雕像
维也纳除了各种风格的建筑,精美的雕像也是随处可见。这些雕像代表奥地利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哈布斯堡王朝皇室成员,有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有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一尊尊记载着历史的雕像将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展现给游人。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奥地利帝国第一任皇帝
施瓦岑堡元帅(Schwarzenberg)骑像,施瓦岑堡元帅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奥地利英雄。他是欧洲反法联军总司令,并带领联军大败拿破仑,占领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
歌德(Goethe),德国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
约瑟夫·波普尔(Josef Popper-Lynkeus),奥地利著名作家和发明家
卡尔·伦纳(Karl Renner),奥地利社会党的政治家,被称为“共和国之父”。曾于1919年担任第一奥地利共和国的首任总统。1945年二战之后,建立第二共和国,并担任第一届总统以及第四届总统。
爱德华·休斯(Eduard Suess)奥地利著名地质学家
约瑟夫·瑞塞尔 (Isopho Ressel)奥地利发明家、冒险家,他是螺旋桨的发明者
维也纳科技大学主楼外科学家们的头像环绕
维也纳科技大学
苏联战争纪念碑(Russendenkmal)又称红军纪念碑,建于1949年,以纪念在二战解放维也纳的攻势中阵亡的17000名苏联红军战士。高高的石碑上屹立着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他手持旗帜和盾牌,两眼看向远方。环形拱廊上用俄文刻写:为欧洲的独立解放,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牺牲的红军战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有一座宏伟的喷泉 (Hochstrahlbrunnen),虽说相邻,但喷泉与纪念碑却无半点关系。喷泉的建造是为了庆祝1873年从施蒂里亚阿尔卑斯山到维也纳的第一条输水管道的建成。然而喷泉和纪念碑一起,组成施瓦岑贝格广场上一道雄伟的景色。
劳动者
百水公寓 (Hunderwasser House)
我们在维也纳市内的最后一站是参观这座奇怪的房子,百水公寓。百水公寓外表涂得花花绿绿,坐落在维也纳满街的古典建筑群里,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由于它特奇的外观,打破常规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得它从“出生”以来就倍受争议,然而却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前来参观。百水公寓是由素有“奥地利的高第”之称的奥地利建筑设计师百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设计并参与建造的一座示范公寓。公寓的外墙面上大块大块鲜艳的颜色拼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整个建筑看不到一条直线,窗户也是形状各异,平台和阳台上都种满了植物,充满生机。热爱自然强调环保的百水先生是维也纳著名的艺术家,他原名 Friedensreich Stowasser,因认为水为万物之源,故改名为Hundertwasser,中文直译为百水。后来娶了个日本太太,又给自己取了个日本名字“丰和百水”。百水先生厌恶直线、对称的规则,以曲线、圆球、童趣、绚丽、抽象作为设计风格,并在建筑中揉入环保、生态理念,百水公寓就是他这一理念的代表作。1977年百水先生受维也纳市长的委托建造一座公寓。公寓于1983年开工,他采用大胆的用色、充满冲突和不规则的建筑风格,使得这座建筑具有生命力。建筑的一楼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市场,里面有各色各样的小商店,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中间有慕名前来的游人,但大多数是来此地闲逛的本地人。建筑的上层是公寓,住客大多是艺术家,但因是私人住宅,内部并不开放。
由素有“奥地利的高第”之称的百水先生所设计jian建造的百水公寓与旁边的古典建筑群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
百水公寓的一楼是一个市场,里面挤满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