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雾散去后,马克思主义依然不是社会发展的真理
昨天,驴兄发了长文,宣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断言,整个现代世界,依然在马克思主义前面“发抖”;特别是“最发达的国家”,抖得最厉害。这是我近年在海外中文论坛上,读到的吹捧马克思主义最明显、最专业的一篇文章。从驴兄后来和网友的对话中,得知他以前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专业人士,就是说他不是像网上有些人那样随口乱讲,不值一辩。那么,他的文章,就涉及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本质的问题。这里,想就驴兄的观点,说些自已的不同看法,以期就教于像驴兄这样的专业人士。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学的,只是一名有着普通工科学生背景的技术人员。但对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和其它著作,在青年时代可以说是认认真真地拜读过。别说,还真得感谢那个只提倡读《红楼梦》和马列原著的年代,让自已有所收获。所以自认不是驴兄所指的“被雾迷住双眼”的“根本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人。而且,也是自愿接受驴兄“欺负”的、弄斧到班门的人。
先引驴兄一句话:“东西方共认的是:他(指马克思)结束了古典经济学”。驴兄所谈的“结束”,我理解是指马克思作为新经济学的代表,“结束”了古典经济学,开创了对新时代有指导意义的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不然说它仍是古典学说,怎能对现代社会有指导意义呢。属于新或旧,各派可以有自己不同看法;把“古典”的线画在哪里,也是可以争鸣的话题。但这里的问题,是驴兄所说“东西方共认”;这是为了抬高马克思经济学历史地位的溢美之词。仅举一个为例:美国现代的经济学家,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他算不算著名,我不想说;但至少不是无名之辈),在他的经济学史著作《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中,用五章的篇幅来讨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其后,还有一章讨论马克思同期的经济学家穆勒。所以,“有些”经济学家并不像驴兄说的那样,“共认”是马克思结束的古典经济学。更严重的,是把马克思经济学本身,也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一部分!不知驴兄的“共认”是从何说起的。像这样为溢美的硬伤,在驴兄的大作里屡次出现,不能说是无心之误。
再引驴兄大作:“马克思抽象提炼出劳动价值说。认为商品的价值唯一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这个学说很激进,但马克思把前提设定成现代社会是一个全商品社会。”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为生产这件商品的劳动,这不是马克思的发明。早在他之前的亚当。斯密,和后来的大卫。李嘉图,都有过明确的阐述。马克思的信徒们,没能更改历史事实;同样,驴兄也没犯前面的错误。但他用了“抽象提炼出”这几个字,具体怎么回事,还望驴兄赐教。(人家有个东西在那,你换个方法,还是同一个东西,就成立抽象的了?)这是一。二,更重要的问题是在驴兄所说的“唯一决定于”。在马的生活时代,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下的,交换也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那时要拿个简单手工劳动和计件工资的例子,说明收到五元工资的工人,给产品上增加了10元价值,那这多余的五元,都是工人劳动时创造出来的,所以是唯一的。这么讲,尽管忽略了生产过程中附加在该产品上的其它价值,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以此作为自己经济理论的基石,无视产品价值在其它生产环节、在投资风险、在储藏运输、在买卖等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增值减值事实,孤注一掷,认定这个被占有的“剩余价值”,就是造成工人贫困、资本家富有的“唯一”源泉。从而推论出阶级斗争不可协调,公有制是唯一出路,资本主义终将在全世界范围里全面毁灭这些近似于先知的预言。尽管马克思穷平生的精力,读书万卷,想为自己早期的这个经济理论填补充实,引经据典充满了巨著《资本论》;但先天的不足,如上面提到的“唯一”,还有“把前提设定成现代社会是一个全商品社会”(而事实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在世界的任何国家,都没有一个全部是商品的商品社会。)等等,使他的政治经济理论没有通过他身后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考核---无论在他生活过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还是在他信徒创造的社会主义世界。
驴兄还说,“可以这样说,整个西方经济学,都因为要绕过马克思,而改变了途经。”如果这只是驴兄的个人随想,不提也罢。但如果是负责任的经济理论史,驴兄应该给出站得住脚的证明。就我的一点浅薄知识而言,我认为这不是历史事实。远的不论,就二战后六十多年的世界经济理论而言,就不存在要“绕过马克思”的顾虑。以马克。斯考森(Mark Skousen)的《现代经济学的历程》为例,他例举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每一位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顺便说一句,他把马克思看为了古典经济学的“结束”,而不是马结束了古典经济学),讲解现代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中的蜕变和演化,没有要绕过任何人的意思。更强调的是,当今世界经济状况瞬息万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能概括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变化,很多状态是前所未见的。假如驴兄认为这是事实求是的分析,那从何而来的“绕过”和“发抖”呢?
要说绕过,其实最先要绕过马克思的,正是他的追随者们。对于马克思从自己经济理论中导出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宣传和鼓动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率先给以修正的。这段历史,我想,驴兄一定清楚。就是说,在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批判封杀的同时,一些信奉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也从社会发展并没有按马克思预言那样出现的事实中,从理性看待贫富现象的思考中,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有通过和平、民主、改良和退让,达到缓解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向文明转化的可能性;并积极给予实践。还真要感谢这些“修正主义”者:今天欧洲先进国家的政治体制里,都带有社会民主的基因。在美国,代表着产业工人的工会,也是承传了欧洲社会民主政党的理念政治组织。
我从来不反对把马克思看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和社会实践者。他的共产主义理念,影响过一百多年世界历史的进程,但他理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像你比喻其它理论是“选择把金字塔建在了沙丘上”,过去一百五十年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毛泽东的无产积极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学说---都是建立在“剩余价值”这个沙丘经济理论上的,都是经不起历史长河检验的,所以他们相继都垮了台。百家争鸣,继续信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夸大到能令“最发达国家发抖”的程度,本身不正是那厚厚的意识形态迷雾中的一层吗?
最后和驴兄开个玩笑。有人对马克思不恭,惹恼了驴兄这位受过马列主义正统理论教育的大家,字里行间也暴露出常年信仰教育在思想中沉积。但驴兄的大作,让我联想到驴兄的另一篇大作《五 毛世家》。我是非常喜爱这个系列的,每篇都认真拜读,深深敬仰驴兄的文采和渊博,希望驴兄能继续写下去。同时也想请驴兄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理论和孔丘理论都看成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伟大理论话,那么在你把孔丘弟子维护和发展孔丘理论的言语都归结为《五 毛》的同时,怎么看待马克思理论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呢?也该有个匹配的名字才是,对吧?
请驴兄批评指正,并海涵。
2013年1月24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