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重返伊甸园---婚姻和家庭幸福的金钥匙 (11)

重返伊甸园---婚姻和家庭幸福的金钥匙 (11)

博客

生活在恩典中  

        一个体验过恩典的人,一个沐浴在恩典中的人,并且一个能够活出恩典的人,才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和配偶的心,在重返乐园的路上,携手并肩,愉快前行。埃里奥特.欧翰纳博士(Dr Elliott R. Ohannes 精辟地指出如何生活在恩典中的四个方面:认识耶稣基督的“恩典”;明白痛苦和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个好老师;懂得休息。

第一.  认识耶稣基督的恩典,并把它运用在生活当中

负疚感与负罪感

        现代汉语词典对“负疚”一词的解释是:“觉得抱歉,对不起人”;中文网站有人解释“负罪”的意思,是“用比较主观的感觉。当人做了一件自己觉得违反了自己良知的事情,在事后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后悔的情绪。”简单地说,当我们违背了内在行为的标准,来自意识里不认同的信息告诉我们:“现眼!”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了负罪感。通常人们称为“良心发现”。最普遍的负罪感,并不是做错事的罪恶感,更多的是一种自责。所以,负罪感也叫做负疚感,或者内疚感。一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认为罪总是跟违反法律连在一起。所以,在感觉抱歉或者产生后悔的情绪时,负疚感的程度没有负罪感深。

        还有一种负罪感,就是在感觉上做错了。事实上,并没有做错事。比如,一个人本应该在周末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但他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即使人在休息,心里却没有平安。有的人因为基因问题生下一个残疾的孩子,总觉得对不起孩子。

        负罪感是魔鬼的伎俩,是最能够让人痛苦的一种情感。人最容易因为自己的错误、失败、罪过等,身体受折磨、心灵受煎熬。负罪感也是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看不见的敌人,最能把关系搞糟的“杀手”。

     

负罪感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莱帕罗特教授(Prof Les Parrott III)写了一本《爱看不见的敌人--如何战胜负疚感,建立健康关系》一书。他认为负疚感可以形成四种关系模式。有些人只会理性分析,没有同情心,他称这种人为“控制者”。这种人非常懂得怎样满足自己的需要;有些人太有同情心,但是,没有理性的分析能力,称为“讨好者”。这种人善于牺牲自己,满足别人的需要和要求,他们的爱是让他们自己感觉好,是在释放自我的负疚感。有些人既没有理性分析能力,也没有感性的同情心,称为“抑制者”。这种人象“讨好者”一样,承载着太多的负疚感。害怕被人拒绝,生活在焦虑和自我的世界里,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他们就是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有些人既能够理性分析,又有同情心。这种人称为“爱人”。他们肩头上没有负疚的担子,看重爱,又有能力爱。

    夫妻之间使用负罪感作为控制配偶的武器非常普遍。如果一方要离开另一方,另一方往往会用“当年若不是我(我家人)帮助你,你哪有今天的辉煌!”之类的话来要挟对方。即便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时时处处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我们家)有恩于你。所以,你必须永远满足我(我们家)的要求。不然你就是忘恩负义的陈世美!那受恩的一方必然要唯唯诺诺,低头称臣;他(她)必须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地做着被要求做的事情、被希望做的人。他(她)没有自由,活得不再是他(她)自己。这样的婚姻关系里,还有爱的位置吗?

    有人说婚外恋可以巩固爱情。因为有婚外恋的人是有过错的一方,所以,他(她)对配偶感到负疚,这样一来他(她)就会主动为自己的过错“买情感单”,对配偶更好。他其实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在行为上给与补偿,以此求得心理平衡。莱帕罗特教授说:“用这种方式能够体验到从负疚感而来的自由,但这是暂时的。会让自己耗尽情感。虽然“买了单”,你却有了被负疚敲诈的感觉。这样的“单”,你会越买越多。埃里奥特欧翰纳博士指出:这种说法有两个误区:第一,它误解了负疚的目的和功能。负疚是在告诉我们有什么地方已经错了!好比我们身体有病痛,需要医治一样。如果你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割破了手,你不会继续用刀割来医治自己。除非你脑子有病。人若以为应该在负疚中生活,那实在是错得离谱。在前面提到的浪子回头的故事里,儿子在花尽了父亲给他的钱,最后沦落到与猪住在一起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他回去见到父亲,受到父亲的热烈欢迎时,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已经得到医治了。第二,负疚对被伤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使他(她)可以继续以此来控制对方免得再出轨,或者有错的一方。这样做,不仅低估了爱和饶恕在关系中的力量,也会让有错一方心生怨恨,最后摧毁感到负疚的一方。不论是真的做错事而负疚,或者是感觉上负疚,都说明内心有伤痛,需要医治,而不是继续伤害。负疚是要得到解决的,决不能成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成了!”祂是在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错了,或者错误的后果已经发生了,一切就该结束了。如果一方不断地挑起有错方的负疚心,试图用负疚作为武器来挽救关系,最终还是令事情更糟而失去关系。

        我想起一个令人心情沉痛的故事。那个在我的记忆里多才多艺、端庄稳重、美丽文静的王小姐,因忧郁症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的事件。在她离异后的日子里,王小姐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视女儿为生命,以至于王小姐从交友,到生活,处处受到母亲的“保护”;不是替女儿拿主意,作决定,就是怪罪女儿不会处理问题、不懂得生活。看到女儿已经香消玉陨,王母悲痛万分,觉得自己管得女儿过于严格,才逼女儿走上绝路。王母在不断地自责中喘残活着。在女儿一年忌日的那天,孤独绝望的王妈妈无法释怀,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负疚感除了影响夫妻之间的关系,恐怕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还是婆媳问题给婚姻带来的灾难。

        提到母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慈祥”、“无私”、“奉献”、“温暖”等。母亲就是爱的代名词。“母亲”一词的崇高与伟大足以让我们踌躇不前,不敢对母亲有负面的想法。生活当中,负罪感其实是有些母亲控制成年儿女使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武器。负罪感可以使人瘫痪,也可以杀人。

        几年以前,一位来美国探亲的母亲,看到儿子每每回家都要先亲吻太太,心中大为不快。有一天,母亲对儿子说:“我无法忍受你每天回家亲你老婆。我今天要看到你给她一巴掌!”儿子从来不抗旨。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是母亲眼中的“好孩子”、“孝顺儿子”。

        但这一回,儿子愣在那里足有两分钟。他感到害怕、无奈、痛苦。他爱他的母亲,也爱他的妻子。何况这是在美国,打人是违法的。

        儿子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听见了汽车的声响。妻子下班回来了!

        母亲又喝斥道:

        “你听见没有? 你如果今天不给她一巴掌,我就一头撞墙死给你看!” 说着,母亲真的从沙发上站起来。

        工作了一天的妻子,这时像往常一样带着疲惫的身体和幸福的期待走到丈夫跟前。冷不防,看见铁青着脸的丈夫突然举起右手,狠狠地朝自己脸上打了下去。

        母亲长长地舒了口气,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震惊的妻子,捂着火辣辣的脸,含着眼泪,抓起了桌上的电话几分钟后,一把铮亮的手铐铐住了儿子的两个手腕上。儿子在母亲面前被警察带走了。后来,这对曾经恩爱的小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

        你相信这位母亲真的会“撞死在墙上吗?”她虽然发誓要伤及自己,用自己的健康、幸福,乃至生命来威胁儿子,但她一般不会这么做。她只是在带儿子入戏而已。但这一招不仅有效,而且最成功。因为她制造了紧张空气,把过错从自己身上推得干干净净,搞得真真假假,让儿子觉得全是自己的错,所以,这个时候必须选择效忠母亲,义不容辞地救母亲脱离痛苦。

        儿子用坐牢和失去婚姻的代价,保证了母亲演出的成功。

        负疚感,是个强大的武器,不管是控制型,还是殉道型的母亲,她们对于成年子女的婚姻和家庭,都有着同样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成功地牵制住成年的子女,使得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幸福,来换取母亲的满足。

     

负罪感与恩典  

        让人背负沉重的“负罪感”,是一切问题的来源。亚当知道自己作为领导者难逃其责,他没有接受自己应当负的责任,反而拼命压抑自己的负罪感,结果导致他对躲藏这件事情感到愤怒、恐惧和焦虑。正是这个原因让亚当难以忍受和面对。越来越没有能力看到自己的错误,越来越多地产生控制性的和进攻性的性格,进而把责任反射到他的女人身上,为自己辩护,指责夏娃、 指责上帝。而夏娃又指责蛇。他们当中没有人满意自己,没有人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他们只是抱怨别人,让负罪感一个传一个。有一个人患有性功能障碍,夫妻关系十分紧张。他对太太不仅冷淡,进而冷酷。后来,他的太太求助医生,希望能够得到帮助。这个人知道后,到医生那里申辩说,他的妻子如何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如何让他不愿意和她同房。当医生告诉他应该做医学治疗的时候,这个人立即翻脸,责骂医生把他们夫妻关系搞坏了,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四处投诉医生。保罗.敦那医生 Dr. Paul Turnier)指出,有些人内心觉得自己不行,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负罪感,害怕被别人批评,但他们却透过论断、鄙视、固执己见和批评,来发泄并为自己辩护。前面提到的刘澜,从一开始就指责丈夫不关心她、不体谅她、不帮助她做家务、不理解她的劳累,甚至对丈夫暴跳如雷。丈夫不仅用逃避来回应,并且用“令人无法忍受的女人”来回击刘澜。我们所见的夫妻冲突,哪一对不是在互相指责呢?哪一个不是在数落对方的不是呢? 即便是在离婚大战中争夺孩子监护权的夫妻,不也是想以此来证明自己无辜吗?想要抱怨别人,数落对方不是的强迫意念并不能去掉负罪感。这不是解决婚姻失和与冲突的办法。

        伊甸园为人预备了一切,包括选择生活的自由。当人吃了果子以后,原本想成为上帝的人,却在意识里产生了负罪感和羞耻心,在痛苦无助中只能寻求躲藏。莱帕罗特教授形容“许多人生活在一个功能紊乱的情感免疫系统里。”他们不敢像以前那样做回自己,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害怕。敦那医生说:“我们今天的境况就像《圣经》新约中那个把主人给他的钱埋在地下的仆人所说,‘我害怕’”。因此我们不敢表现自己。”许多自我帮助的心理学、哲学的书告诉人们,如何建立自信,以及健康的关系。其实,耶稣的恩典把我们从罪的捆绑下解放,让我们从负罪感、羞耻感和恐惧感中释放出来,让我们在恩典和真理中得到自由。我们因此就可以成为一个有能力去爱,又有能力接受爱的人。

           

悔改与心灵重建      

        耶稣的“恩典”让我们有能力“悔改”。婚姻不是问题,婚姻中的人心才是问题。只有通过悔改和心灵重建,才能够让我们重新与上帝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心理上返回伊甸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修复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意味着我们能够理解上帝的意愿,我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重新感受上帝接受我们、饶恕我们,并为我们的罪付出过生命的代价。因此,我们就会明白,无论自己把生活搞得如何一团糟,但只要我们愿意接受上帝的恩典,接受耶稣免费的礼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希望,都有能力解决情感上的困惑、享受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难于接受基督教关于“罪”的教义。《圣经》关于人格发展的教导与现代心理学的发现非常一致。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人的意识里有一种它不想见到的道德主题呈现的时候,这些负罪的行为和记忆就被驱赶到意识以外。以后这些被压抑的记忆就会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比如,神经质、强迫症、身体的功能性紊乱等。心理学的这个概念叫作“意识的收缩”。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被称作“罪”。《圣经》不像现代心理学来解释意识收缩的过程,而是展现一幅生活的画面,让人看见人自己是如何自然地闭眼不见自己的过犯和痛苦。心理学讲的“恢复意识”,在《圣经》里叫作“悔改”。

        “悔改”这个词的解释是换一种思想。它的含义是为未来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向。从字面上讲,改变思想和态度是对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这个改变影响了人的性格,乃至影响整个生命。“悔改”表明一种坚定不移的努力,要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包括接受自己的罪,从骨髓里发出对罪的悲哀,跟着是愉快地修正自己的行为。这说明“悔改”是与过去有关系的。通常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辅导:忘记过去,努力前面。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过去的事情”当然指的是“过去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事情”。人们常用这句话说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既然已经过去,就没必要再提它,以免引起伤心难过和情感波动。就像一首歌中唱道:风中的迷茫,雨中的彷徨,今天都要把它遗忘。人的一生总少不了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伤痛。失去至爱的亲人,拥有的财富,难得的机会,包括离开熟悉的家园和环境、退休、子女离家,失去健康、青春美貌等等,都让我们感到悲伤。能够忘记过去,努力前面,当然是我们所盼望的;耶稣的心理学认为,这正是人不能做到的。那些可怕的记忆并没有被忘记,而是都被压抑到无意识当中了。所以,人才会生病、焦虑、忧郁。

        一般说来,当人遭遇不愉快的,或者伤心的事情时,人会经历否认、愤怒、交涉、忧郁,最后达到内心的平安,接受现实的阶段。当人开始面对失去的时候,人总是会试图否认这一损失。问“为什么是我?”接下来,他就会体验到愤怒的情绪,“这太不公平了!”之后,他就会企盼看到自己期望的发生;尽管在理智上知道是不可能的。当这种企盼破灭后,他就会陷入深深的忧郁当中,感到“生活真是没意思。”最后,他会达到内心的平安,接受现实,努力前面。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但少了这个完全的过程,过去伤心的事情恐怕难以忘怀。比如,有人遭遇婚姻变故,或者被人抛弃。这本是件伤心的事情,但这人还坚持说:“我不在乎,不介意。我全当没有这回事。”那么,这人就只能捆绑在否认的阶段,无法释放自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识你的过去,唤醒记忆,当面跟你的记忆讲话。之后,你才能不受它的控制,也就是做到了忘记过去。这是获得良好精神健康的经历。如果你能够看清自己所受过的伤痛,曾有过的怨恨,通过长时间内在挣扎,在风暴般的精神防卫后说声“对不起”,你的未来就会像使徒保罗说的“圣灵的果子”就会从那声“对不起”中流淌出来。这不仅解决了过去的问题,也给与现在唯一的机会。悔改只有从内心认罪,从与上帝亲密的面对面交流中,从圣灵的促动中才能达到。

        能够识别“自我意识”的时候,就是通向“悔改之路”的时候。《约翰福音》记载了一个要拿石头砸死淫妇的故事。有一个女人行淫时被人捉拿,当地的宗教人士以及民众要用石头把她砸死。人们把这个女人带到耶稣跟前,抛开社会道德和标准,用神圣的启示--摩西律法来挑战耶稣:是不是该将这个女人处死。耶稣想了想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小,一个一个地出去了。”(约翰福音81-9

        在这个故事里,一方是犯了奸淫罪的女人,另一方是法利赛人,也就是学者、 神学家、道德卫士。耶稣没有否认女人的罪,对女人,祂讲了上帝的赦免,拿去了女人的负罪感;但同时,祂的话却唤醒了那些指责女人的所谓道德家和自以为是的裁判官们,激起那些人压抑着的负罪感。那些人悄悄走开说明他们承认自己也有罪。用心理学的术语:上帝涂掉了我们的罪,但是,祂把我们带到压抑的罪的意识里。有一位医生形容悔改是一个罪涂清了,另一个罪被唤醒,人的心理和精神就得到康复了。

        这就是耶稣“恩典”的宗教。耶稣把“恩典”给了那个颤栗发抖的女人,因为这个女人意识到自己有罪。她没有自己的期望、没有自己的骄傲、没有来自自己的信心,她只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只能谦卑下来,承认自己不是超人,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没有能力像耶稣一样在水面上行走。耶稣的“恩典”可以打破负罪感的恶性循环,使人走向悔改之路 ,让人性得到解放、得到超越、得到升华,从负罪感中解脱获得自由。《圣经》记载了杀人犯摩西,最后成为以色列民族的杰出领袖,带领以色列民众从苦难的埃及出发,经历千辛万苦,到达上帝的应许之地。因为害怕,三次否认和耶稣有关系的胆小鬼彼得,以及双手曾沾满圣徒鲜血的保罗,后来,都成为最伟大的“宣教士”,毕生传扬福音,为主献身。

        没有人见过上帝,耶稣的言行为我们展示出上帝的慈爱。祂没有因着我们的罪和失败,以及能力不足就不爱我们。这份无私的,完全的爱让我们产生悔改的动力,改变生活的方式,让我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现在,婚姻辅导越来越流行,婚姻的课程也越来越多。但是,为什么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家庭破裂的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寻求婚姻辅导的人,都是在婚姻已经快要破裂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是,因为缺乏对婚姻辅导的了解,经常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当事人都想拉婚姻辅导师站在自己的一边,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怪罪辅导师;第二,一触及到深层问题,当事人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就感到受到威胁。他们很害怕暴露自己的思维和内心世界,只是希望辅导师行一个奇迹,让他们因经年累月的冲突和矛盾以及遭到毁坏的婚姻,一夜间修补完善。这其实是非常不现实的,充其量只不过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对婚姻辅导师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他们希望的奇迹没有发生的话,他们要么指责辅导师没本事,要么中止辅导。第三,当事人往往不明了,也难以接受黎明之前是黑暗的道理。即在事情好转之前,总要有一段更糟糕的日子。第四,心理学可以解释婚姻问题,给予当事人良好的建议和道德上的忠告。但是,生活不是靠忠告和道德约束可以改变的,而是要有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上帝的恩典。这就是心理学和基督教的差别。有的时候人们在接受辅导时,不仅不会听到悔改的信息,反而鼓励当事人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各种借口开脱。理性的解释和对罪的否认,只能摧毁人对道德责任的感觉,阻止人心的解放。那些因长期争吵或冷战使婚姻走到尽头的夫妻,如果他(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看清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妻子(丈夫),使夫妻关系不断恶化,明白自己是因为害怕,采用种种防卫的方法,他(她)就会积极配合医生(辅导师),寻求治疗,也懂得如何善待配偶。

        我们需要更好的辅导:即《圣经》讲的“悔改”。面对面来到上帝的面前,接受来自上帝的灵气,在灵魂深处进行自我剖析,接受责备,进而改变自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克麦克敏教授(Dr. Mark McMinn)所言,“学校所教的治疗系统和训练没有认罪的语言,没有提供认罪和救恩的机会。”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看到自己内心的罪和需要,他没有办法真正走向医治和重建。没有悔改,不会有改变;没有改变,就不会有美满的婚姻。改变需要勇气、需要时间的锤炼、需要痛苦的磨练;需要冒险地通过一段黑暗才能见到光明。

        人们把婚姻比作一个能够让人在疲倦时安息的港湾。但是,还要明白,这个安息的港湾不是为懒惰的人预备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牺牲、悔改和改变、才能营造这个安静的避风港。

        耶稣说:“我们若不变成小孩子,断不能进入上帝的国。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不在心理上回到孩童时代,理解我们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理解我们的成长过程对我们性格发展的影响,我们无法解放自己,进行心灵重建。阿云是一个聪明过人、非常能干的女子。在生活中,不论谁遇到困难,阿云会主动慷慨解囊,给予全力的帮助。然而,阿云喜怒无常的“大小姐”脾气也常常让大家对她敬而远之。阿云结婚后跟随丈夫移民美国,经常为了芝麻大的事情跟先生大发雷霆,或因着一点点小事大声训斥孩子。阿云的先生称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阿云自己也总觉得心里有股莫名奇妙的火难以控制。她觉得先生不关心她、不理解她、不懂得爱她。阿云越是追着先生“讲清楚”,先生越是躲避不搭理她。而先生越不跟她讲话,她就越是难过和痛苦,脾气发的也越大。经常在朋友们面前数落先生的不是,跟人诉苦,使他们的婚姻走到几乎要破裂的边缘。

    后来,阿云接受了心理治疗,看到自己身上多年来存在的感情空缺:阿云的母亲是个孤儿,妈妈生下她就因病去世,爸爸远走他乡。“无望”和“无助”的概念早早地种植在阿云母亲幼小的心中,使她成为一个极其容易受伤的人,一个总让人感到可怜兮兮的受害人。阿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也不懂得如何安慰母亲。阿云的童年就是在母亲的喜怒无常中长大的,她戏称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碰到母亲的哪一根神经。”阿云认识到她的母亲从不理会阿云的情感需要,不仅对她冷漠,还经常喝斥她、讥笑她,从未给过她安全感、信任感、所属感。阿云长大以后也像母亲那样,有着像变幻无穷的天气一样的情绪,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大雨瓢泼。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容易导致她的情绪波动。当她不知道如何处理内心的情绪时,她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愤怒,或者像林妹妹一样忧伤悲痛。她用发脾气来告诉先生:关心我、照顾我、呵护我。阿云说她看到自己“就像母亲一样神经兮兮的”。她坦诚“一直试图在先生身上得到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的母爱。上帝的恩典给我了力量看清楚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我的婚姻美满幸福。” 

    回首过去岁月,心理创伤的体验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对婚姻的概念,对爱的理解和表达,对家庭的依赖,以及我们的性情等,都与这些内在因素有着紧密地联系。年复一年,我们往自己的心里储藏了仇恨、恐惧、痛苦、不满、疑惑,阻碍了我们进行深层的自我发现。结果,让我们发展了很多扭曲的思想,让我们好坏不辨。这就是弗洛伊德关于人“内在冲突” 理论的贡献。敦那医生说人的性格让“使徒保罗看见了,弗洛伊德描述了。”不同的是,心理分析会给人下一个结论,定一个名称。耶稣的恩典全盘接受一个人,使他得到心灵释放。读者会在后面的“人生老师”一章会更多地了解心理治疗与精神指导之间的联系。

        如果不打开心门,过去的生活依然延续,依然是个威胁。有些人寄希望到了教会,藉上帝行一个神迹,以为只要接受耶稣基督,就立刻成为一个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成为新的了”。有一个传道人很自豪地向人介绍他的教会“不存在婚姻家庭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一向上帝祷告就好了”。心理学家荣(Carl Gustav Jung)告诉我们:在心理上没有旧的,新的。没有什么真的会死掉。就连保罗身上也有根刺。一个人可以因为神圣的光照让他暂时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但此后,他依然会恢复老样子,或者活着的不再是这个人自己,而是一个带着面罩的人。因为当一个人压抑他的过去,试图成为一个新造的人的时候,他就落入神经质的状态。一个人的稳定成长可以因着圣灵地感动,让他产生认罪悔改之心,之后寻求专业帮助,开始心灵的医治过程;或者在接受专业帮助的过程中,感受到圣灵的启示,成为“新造的人”。但是,首先要做的是打开心门。不把窗户打开,怎么能让阳光照进来?《圣经》上说,“把旧酵除净,成为新团”。显然,我们要做的是先打开心门,除净旧酵,愿意接受神圣的亮光,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才能让阳光照进来,才能成为新酵。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forhong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