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父亲,忽视的亲情
我是在颠沛流离中长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把我抚养成人,需要很多亲人的努力与奉献,这在美国是很难想象的。
在成长过程中我最羡慕的是什么?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里都有父母,特别是每当节假日来临时,我最盼望的当然是父母能够回来看我。我还是蛮有志气的,在小时候时常提醒自己,或者这样自圆其说:我也有父母,他们只是在遥远而不可触及的地方,虽然后来我的妈妈也沒了。
回想人生,我的父亲与我朝夕相处的最长时段,就是在圣路易斯的七个多月。很多人不可想象,但这是事实。
我出生后就被母亲带到工地养,谁要她太聪明读了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然后送回天门随祖父母长到6岁。祖父母基本上是不识字的,妈妈在外面着急,她决定只身又把我带到四川和十堰的工地,直到我11岁,可惜她带我回到武汉不久就去世了。
我只有又被送回天门几年,待父亲再婚后,我随新的母亲在武汉市第14中学住校。在那里读书我才有可能获得竞争力考取大学,当时天门与武汉的教育水准相差很大。父亲也只能周末见上一次,然后我读大学就逐步独立了。父母长期两地分居,在当时的中国很常见。而这种文化似乎还在中国继续,每次读到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我就心痛。
我也是一路努力考大学,考研究生或忙着出国,抵美国后则是争取留下来。我妈妈来美国的时候说过,圣路易斯的冬天是可以冻死人的,而我与室友当年确实是舍不得开暖气的。
我们以前都很忙,如果不作调整,恐怕一辈子都是忙碌的命。父亲忙挣钱,母亲忙持家。但是回想人生,那些头衔与所谓的成就与亲情相比真算不了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支持从圣路易斯送孩子去新英格兰住宿高中读书的原因,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永远在所谓的名牌之上。
我从来没有教育自己的儿子去当一个好的父亲,但是这次我们见识的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他是日夜守护在待产妻子的病房。
我又觉得他太过细了,这样会比较累。他本性不改,随口可以说出很多临床的数据与指标,有时弄得我们也是一头雾水。
突然回想当年女儿出生时,太太的白人产科医生看见我这个不错的父亲,居然回忆到自己当年差点嫁给了一位UCLA的小中男。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雅美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