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妨来做个binding theory的简单实验
avatar
不妨来做个binding theory的简单实验# AnthroLing - 人类学和语言学
d*u
1
大家说说看,英语里什么时候用he/him,什么时候用himself。不管你怎么总结,我保证
能给你找出反例,嘿嘿。
(只讨论一个句子的情况)
avatar
p*n
2
啥叫binding theory啊?

需要的時候用反身,不需要的時候就不用唄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说说看,英语里什么时候用he/him,什么时候用himself。不管你怎么总结,我保证
: 能给你找出反例,嘿嘿。
: (只讨论一个句子的情况)

avatar
d*u
3
说白了就是告诉你怎么用代词、反身词的
你可以试着总结一下使用规则,会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保证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啥叫binding theory啊?
:
: 需要的時候用反身,不需要的時候就不用唄

avatar
p*n
4
反身用法:
1. 同一句中或聯係上文,第二次出現這個人
2. 強調自身
1 or 2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白了就是告诉你怎么用代词、反身词的
: 你可以试着总结一下使用规则,会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
: 保证

avatar
p*n
5
我英語很爛的,開始肯定總結漏洞很多,慢慢往下捋吧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反身用法:
: 1. 同一句中或聯係上文,第二次出現這個人
: 2. 強調自身
: 1 or 2

avatar
d*u
6
例如,最直观的反应可能是只有在出现过的人名后才能用代词,但是英语里下列句子是正
确的:
When his(i) mother left, John(i) called Mary.
下标(i)表示所指相同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白了就是告诉你怎么用代词、反身词的
: 你可以试着总结一下使用规则,会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
: 保证

avatar
d*u
7

John(i) told Bill(j) that Mary(k) likes himself(*i/*j/*k)
*表示不合语法(病句)
这个是从语义上说的,不好直接转换成句法上的分析,要更明确一些
此外英语的himself有时有“独自一人”的意思,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反身用法:
: 1. 同一句中或聯係上文,第二次出現這個人
: 2. 強調自身
: 1 or 2

avatar
p*n
8
把病句都討論進去?這還有完啊?

不懂了,是讓計算機做填空題的意思?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 John(i) told Bill(j) that Mary(k) likes himself(*i/*j/*k)
: *表示不合语法(病句)
: 这个是从语义上说的,不好直接转换成句法上的分析,要更明确一些
: 此外英语的himself有时有“独自一人”的意思,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avatar
d*u
9
我找出病句是想说明你所设定的条件不符合语言现实
因为我用你的规则能造出不恰当的句子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把病句都討論進去?這還有完啊?
:
: 不懂了,是讓計算機做填空題的意思?

avatar
m*e
10
hoho
我大概知道你在看james huang的哪几篇paper了。。。
^____^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说说看,英语里什么时候用he/him,什么时候用himself。不管你怎么总结,我保证
: 能给你找出反例,嘿嘿。
: (只讨论一个句子的情况)

avatar
d*u
11
hehe, I have not even started reading some of them
Are you studying linguistics too?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hoho
: 我大概知道你在看james huang的哪几篇paper了。。。
: ^____^
:
: 证

avatar
p*n
12
無聊。也許從德語入手還湊合。
要是真能拿這個分析漢語,我考慮發誓不説話了。
avatar
m*e
13
right!
the term paper I wrote for the syntax class last year is about
ziji in chinese.
^___^

我保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hehe, I have not even started reading some of them
: Are you studying linguistics too?

avatar
d*u
14
分析汉语还是挺灵的,只是情况稍微多样化一些
(其实英语碰巧是最简单的,很多欧洲语言都更复杂,但再复杂也没有推翻基于英语生成
的理论,只是样式更多一些)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無聊。也許從德語入手還湊合。
: 要是真能拿這個分析漢語,我考慮發誓不説話了。

avatar
d*u
15
What was your basic argument then?
I'm considering writing about it too, also for a term paper.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right!
: the term paper I wrote for the syntax class last year is about
: ziji in chinese.
: ^___^
:
: 我保

avatar
m*e
16
Are you interested in looking at some reference I used for the term paper?
I can forward u the reference list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What was your basic argument then?
: I'm considering writing about it too, also for a term paper.
:
: ,

avatar
p*n
17
我覺得漢語很多時候如果不考慮語義的話就是會有很多歧義,
詞彙使用也靈活得多。
比方説,判斷“給”當“把”或者“被”用,不考慮上下文根本沒戲。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分析汉语还是挺灵的,只是情况稍微多样化一些
: (其实英语碰巧是最简单的,很多欧洲语言都更复杂,但再复杂也没有推翻基于英语生成
: 的理论,只是样式更多一些)

avatar
d*u
18
Sure, that'll be very useful
I'm working on the propsal and a reference is required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interested in looking at some reference I used for the term paper?
: I can forward u the reference list
:
: 结

avatar
m*e
19
我觉得要区分discourse level和syntactic level
syntactic theory基本上是不考虑discourse
level...也就是不考虑一个句子之外的context.
如果考虑context的话,很多东西没办法讨论
你觉得呢?

生成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覺得漢語很多時候如果不考慮語義的話就是會有很多歧義,
: 詞彙使用也靈活得多。
: 比方説,判斷“給”當“把”或者“被”用,不考慮上下文根本沒戲。

avatar
m*e
20
i remember i was arguing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inding relationship:
syntactic binding and non-syntactic binding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Sure, that'll be very useful
: I'm working on the propsal and a reference is required

avatar
p*n
21

對呀,所以我覺得漢語有時候就是沒法討論,syntax是死的,説話的人是活的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要区分discourse level和syntactic level
: syntactic theory基本上是不考虑discourse
: level...也就是不考虑一个句子之外的context.
: 如果考虑context的话,很多东西没办法讨论
: 你觉得呢?
:
: 生成

avatar
d*u
22
那是,句法和语义是不能割裂开的,至少目前任何理论都无法将两者割裂开
不过“给我一本书”的给,和“我给打了一下”的“给”实际是两个词
在世界其他任何语言(也许吧)里都不能混用
在语言学研究里也绝对不能当成一个词来处理
在历史语言学里或许可以合并起来考虑语义的转移、衍生等等

生成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覺得漢語很多時候如果不考慮語義的話就是會有很多歧義,
: 詞彙使用也靈活得多。
: 比方説,判斷“給”當“把”或者“被”用,不考慮上下文根本沒戲。

avatar
d*u
23
Sounds interesting
what do you mean by non-syntactic binding here?

paper?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i remember i was arguing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inding relationship:
: syntactic binding and non-syntactic binding

avatar
p*n
24
張三給李四打了一頓
誰打了誰?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句法和语义是不能割裂开的,至少目前任何理论都无法将两者割裂开
: 不过“给我一本书”的给,和“我给打了一下”的“给”实际是两个词
: 在世界其他任何语言(也许吧)里都不能混用
: 在语言学研究里也绝对不能当成一个词来处理
: 在历史语言学里或许可以合并起来考虑语义的转移、衍生等等
:
: 生成

avatar
d*u
25
syntax虽然分析的是句子的结构,但未必直接反应人在造句和解析句子时的实际过程
这两者要区别开来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張三給李四打了一頓
: 誰打了誰?

avatar
d*u
26
一般情况下当然是李四打了张三
在我国大多数方言里也是没有歧义的
标准普通话也没有歧义
北京话可能有歧义,这个原因比较复杂
不过从句法学来说,两种理解里“给”的句法功能是不同的,所以也好解释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張三給李四打了一頓
: 誰打了誰?

avatar
m*e
27
non-syntactic binding may be determined by pragmatic or discourse constraints
or you could divide it into syntactic binding and discourse prominence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Sounds interesting
: what do you mean by non-syntactic binding here?
:
: paper?

avatar
d*u
28
I see. Of course it's a reasonable approach.
In fact I was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like trace deletion and ellipsis, but
that'll make my arguments more controversial.

constraints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non-syntactic binding may be determined by pragmatic or discourse constraints
: or you could divide it into syntactic binding and discourse prominenc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