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知清浊——钱松# Arts - 艺术殿堂
no
1 楼
在50-70年代,中国画坛出现了“新山水画”,其主要代表
人物之一,便是钱松。
钱松(1899-1985)江苏宜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幼习书
画,19岁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习中西画,多得胡汀鹭先生
(1883-1943年,兼善花鸟山水)指教。毕业后,相继在苏州
中、小学和无锡美专任教,后辗转于江苏各地鬻画。在那战乱频
仍的年代,他靠卖画养六口之家,饱尝了人生的艰辛。这时期的作品,多临摹
沈周、唐寅、石奚谷等人之作,自称那是“未脱离前人窠臼”的时期。
解放后,钱松先后被选为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市人大常委、苏南文联
副主席。1960年出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他兴奋地写道:“画师何幸作今
生,旷代繁华我院新,莫对人民辜厚望,百花齐放力争春。”他以主人翁的姿
态上工厂,下码头,拜谒革命圣地,造访名山大川,一心一意用山水画的形
式,表现新中国的巨变和他的颂美之情。1962年后,他创作了《红岩》、《常
熟田》、《三峡灯》、《陕北江南》等一批著名作品。
人物之一,便是钱松。
钱松(1899-1985)江苏宜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幼习书
画,19岁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习中西画,多得胡汀鹭先生
(1883-1943年,兼善花鸟山水)指教。毕业后,相继在苏州
中、小学和无锡美专任教,后辗转于江苏各地鬻画。在那战乱频
仍的年代,他靠卖画养六口之家,饱尝了人生的艰辛。这时期的作品,多临摹
沈周、唐寅、石奚谷等人之作,自称那是“未脱离前人窠臼”的时期。
解放后,钱松先后被选为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市人大常委、苏南文联
副主席。1960年出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他兴奋地写道:“画师何幸作今
生,旷代繁华我院新,莫对人民辜厚望,百花齐放力争春。”他以主人翁的姿
态上工厂,下码头,拜谒革命圣地,造访名山大川,一心一意用山水画的形
式,表现新中国的巨变和他的颂美之情。1962年后,他创作了《红岩》、《常
熟田》、《三峡灯》、《陕北江南》等一批著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