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更接近作曲家与听众的早期音乐演绎形式 (转自新文化家园)-3-
avatar
更接近作曲家与听众的早期音乐演绎形式 (转自新文化家园)-3-# Arts - 艺术殿堂
c*g
1
记谱还是即兴?
根据在南加州大学讲授早期音乐课程的詹姆斯·泰勒的研究,宗教音乐几乎都是
记谱的,“西方社会最晚在10世纪就已开始采用记谱法。但对我们来说当时的单
声部圣咏歌谱就已十分令人头痛,那种记谱实在难以令人理解。当时的大多数人
并不识字,懂音乐的就更少,记谱都是由教士和僧侣来完成的,那是当时仅有的
会读谱的人。”自14世纪以后,记谱法广为流传,直到16世纪出现了大量的印刷
乐谱。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以即兴形式上演世俗舞曲。我们看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中
演奏音乐的人们,他们几乎都不读谱(事实上也大都并不识谱),例加17世纪早
期法国宫廷弦乐队就是如此。巴尔的摩乐团就是根据帕莱特里那形容的英国混合
乐队组建的,他们的演出曲目由种种仅存的历史碎片记录与即兴演奏组成。因为
当时那些记谱者也是凭自己的演出记忆写的,其中也夹杂着他们自己即兴演奏的
乐段。
“国王之声”乐团总监道格拉斯说:“在16和17世纪的200年里,大部分音乐作
品是即兴的,小提琴手只是被传授他们的声部而不会读谱。如果有一位职业小提
琴手受雇来为节目演出,他将带来专业大提琴手与之一起演奏,他们还会要求雇
佣尽可能多的其他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