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求推荐车保险,谢谢# Automobile - 车轮上的传奇
z*m
1
一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赛维”)4
亿元短期融资券即将顺利兑付。昨日,离“11江西赛维CP001”到期兑付日不到一周,
赛维发布兑付公告,正式启动短融兑付程序。
“11江西赛维CP001”发行于2011年10月17日,发行总额4亿元,票面利率7.59%,
到期兑付日2012年10月21日;主承销商为招商银行,评级机构为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
司(下称“新世纪”)。去年12月初,赛维还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5亿元3年期中票。
根据交易商协会规定,债券发行人通常要在兑付日前5个工作日,通过中国货币网
和登记托管机构网站公布本金兑付和付息事项;全部兑付资金将由上海清算所划付至债
券持有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赛维评级降至BBB+
近年来,作为全球光伏巨头的赛维,深陷亏损泥潭,流动性压力居高不下。2012年
6月底至今,新世纪连续三次下调赛维评级,目前其主体评级已经被降至BBB+,展望为
负面;赛维发行的中票“11赛维MTN1”与短融“11江西赛维CP001”,分别被降至BBB+
和A-2。
今年7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曾独家报道《赛维债务财政兜底 叩问政府企业边
界》,率先揭露江西省新余市政府计划动用财政资金为赛维的一笔信托贷款兜底,赛维
偿债危机浮出水面,引发市场极大关注。
赛维成立于2005年,2007年在美国上市;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短短数年内,
赛维迅速崛起为与无锡尚德比肩的全球光伏巨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性产能过剩的
背景下,光伏产品价格直线下跌,行业经营环境急转直下。
不仅如此,继5月份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美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初裁后,今年9月
,欧盟委员会也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立案调查,导致国内光伏设备制造
行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新世纪上月底公布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受光伏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光伏产品需
求严重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2012年7月赛维开工率环比大幅下滑,硅片、电
池片和组件开工率分别为14%、10%和14%。
从财务数据来看,今年前7月,赛维毛利率为-9.16%,7月单月毛利率为-16.05%,
销售收入与成本倒挂加剧;前7月公司净亏损13.49亿元,7月单月亏损比6月增加2.67亿
元,净亏损呈现扩大趋势。
截至2012年7月末,赛维总资产为280.35亿元,总负债为246.98亿元(其中有息负
债180.6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10%;前7月经营性现金流为-10.74亿元,7月单月
经营性现金流为-7.3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出增加。
“由于短期内待偿还有息债务规模大,因此江西赛维面临突出的流动性风险和偿债
压力。”新世纪并称,同时关注到赛维正在积极寻求企业重组,但短期内实现重组的难
度较大。
基于此,在最新的跟踪评级报告中,新世纪将赛维主体评级由A下调至BBB+,“11
赛维MTN1”由A下调至BBB+,“11江西赛维CP001”由A-1下调至A-2;至此,赛维成为继
福禧、海龙之后,极少数低于A级的短融发行人。
海龙式兜底重演
而赛维短融的最终结局,不过是海龙式兜底的重演。中报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
,赛维拥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为2.962亿美元,而年内将有大约20亿美元债务到期
,其偿债资金缺口庞大,单靠自身力量不可能渡过难关。
另有媒体报道称,今年4月,在江西省政府的推动下,赛维从国家开发银行拿到了
20亿元资金,显示政府兜底早已开始。
除了赛维,另一家短融发行人新中基近日同样爆发了信用危机。上周五,中诚信国
际将新中基主体评级由A降至CC,将“11新中基CP001”的债项评级由A-1下调至B,均列
入继续降级的观察名单。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11日,新中基已经有8笔5.26亿元贷款逾期,其中1026
万元已被银行提交至法院申请重组;到今年底,新中基尚有6.94亿元到期债务需要偿还。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认为,新中基连续两年亏损,资产负债率达到103.58%,已经
基本丧失独立偿债和对外融资能力。招商证券同时指出,为了避免下属企业融资成本和
渠道的恶化,新中基实际控制人新疆建设兵团,对新中基有着较强的支持意愿,并且具
备兜底能力。
“从海龙到赛维,允许银行贷款展期乃至违约,公开发行的债券不违约,已经成为
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共识。”一位资深固定收益研究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银行贷
款规模更为庞大,但由于往往不公开,加上仅涉及少数金融机构,即使贷款出了问题,
影响也较为可控。
然而,截至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还没有出现过一起实质性的违约案例。上述人士表
示,这意味着,一旦某只债券开创违约先河,将震撼整个债券市场,短期内将增加当地
企业发债难度,这是急需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地方政府不愿看到的。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内核还是政府信用,缺乏真正的信用风险定价,投资者只能
根据发行人与政府关系的远近判断风险大小。在政府对违约‘零容忍’的情况下,闭眼
买债成为必然,这不能不说是整个市场的悲哀。”一位基金公司债券交易员说。
avatar
u*r
2
求推荐车保险,谢谢
现在的保险公司实在太差,太过分。
求推荐加州的华人保险代理
avatar
z*h
3
报纸上面找,不一定华人的,找老美的也可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